一种改善铸铁高速切削性能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639028 阅读:2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8-04 14: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改善铸铁高速切削性能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控制铸铁C、Si、Mn、P、S以外的其他元素的总量不超过铸铁的0.7%;步骤二、分析铸铁各元素的成分,分别确定Cr、Mo、Ti、N、S元素的含量;步骤三、计算Cr和Mo的比值,Ti和N的比值;步骤四、判断Cr和Mo的比值是否大于2,Ti和N的比值是否在0.5%至1.5%的范围,S元素的含量是否低于0.09%;步骤五,通过增加Cr、Mo、Ti或N的量满足上述条件。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铸铁各元素之间的交互作用,不必刻意控制材料中微量元素存在的量,放宽对材料中微量元素的要求,不需用高纯净材料即可保证高速切削加工性能,可节约资源、扩大了材料的使用范围,显著地降低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冶炼
,尤其涉及。
技术介绍
现代工业生产中,为保证机件的生产效率和加工精度,通常采用如下两方面的技术手段一方面是不断提高机床主轴的转数进行高速切削,如精镗汽车缸体缸孔时,需要机床的转数高达两万转;另一方面是不断增加不换刀一次加工的零件数量。 上述的技术手段对铸铁材料的高速切削加工性能提出了更加苛刻的要求。对于铸铁材料本身而言,由于其耐磨性等使用性能和高速切削加工性是相互矛盾的,保证耐磨性则加工性差,保证加工性则耐磨性差,解决这样的矛盾至关重要。铸铁的高速切削加工性能主要由加工时断屑情况和铸铁的组织决定。加工时断屑情况良好时可以满足高速切削加工性能,S元素是影响断屑的主要元素,当S元素含量低于0. 09%时加工时不易断屑,满足不了高速切削加工的要求,现有技术中只控制铸铁中S元素的上线,不控制下线。组织中决定高速切削加工性能好坏的是组织中硬质点形态、大小、分布、数量,影响它们的主要是杂质元素的种类和含量,现有技术中的控制方法是分别独立控制每一个元素的含量,不让他们生成硬质点。但是,为保证高速切削加工性能,各元素允许存在的含量非常低,对铸铁材料来说这样低的量根本达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宏郑堤王义强王龙山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