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高能量密度锂离子电池负极的梭形四氧化三铁/碳复合材料;属于纳米材料的制备及锂离子电池应用领域。
技术介绍
开发锂离子电池的关键之一是寻找合适的电极材料,使电池具有足够高的锂嵌入量和很好的锂脱嵌可逆性,以保证锂离子电池的大容量和长循环寿命,从而促进锂离子电池在电动机车、智能电网等方面的应用。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金属氧化物例如TiO2, W2O3, SnO2等已经被证明具有可逆储锂的性能。后来法国Tarascon小组(Nature, 2000,407,496.)发现纳米结构过渡金属氧化物MOx (M = Co,Fe,Ni等)可以与锂反应具有电化学活性,进而可逆的储锂,其容量大约为500 1000mAh/g,高于商用的碳负极材料,这对于发展新一代大容量锂离子电池有着重要的实用意义,随后过渡金属氧化物负极材料引起了广大学者的兴趣。但是,经过研究发现此类氧化物负极材料在充放电过程中首次库伦效率比较低(Energy Environ. Sci. , 2011,4,2682-2699),容量损失较高,部分高达40 %,而且循环性能差,所以提高首次库伦效率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