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种排肥通畅的丘陵旱地带式套作小麦免耕播种施肥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635388 阅读:2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8-03 23: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排种排肥通畅的丘陵旱地带式套作小麦免耕播种施肥机,其开沟器包括开沟器柄和开沟刀;开沟刀为尖角形,开沟刀的尖端向前探出且与水平面呈锐角,且开沟刀背面的中部具有破土刃;开沟刀两翼较短,为光滑凹面;开沟器柄为圆形加厚无缝钢管;开沟器具体为四行,且宽窄行横向设置。开沟刀设置的破土刃能够轻松地对粘性土壤进行开沟,而且,其双翼短,且表面光滑,对土壤的搅动小,而圆形加厚无缝钢管制作的开沟器柄能够为开沟器提供足够的支撑力;另外,开沟器为四行横向设置,各个开沟器柄之间的间距具有宽窄行设计,能够减少开沟阻力,又加强了机具自身的通过性,有效避免地播种机堵塞断垄的现象,从而保证了排种和排肥的通畅性。(*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农业机械
,更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排种排肥通畅的丘陵旱地带式套作小麦免耕播种施肥机
技术介绍
西南地区是我国的第三大 小麦优势产区,涵盖四川、重庆、云南、贵州4省市,该区域地势起伏,地理地貌以山地和丘陵为主,地块狭小,道路、水利等基础设施差,机械化操作不便。由于该区热量条件三熟不足,两熟有余,故多以间套作种植为主,"小麦/玉米/大豆"和“小麦/玉米/甘薯”是主推的套作种植模式。间套种植继承了我国耕作制度的优良传统,具有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增加全年粮食产量等诸多优点,但也存在技术复杂、用工多、不便于机械化、种植成本高、效益低等弊端。在当前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农业劳动力日趋紧张的情况下,小麦生产越见粗放,产量低,效益差,个别地方还出现耕地撂荒的现象。发展机械化播种,既可解放劳动力,又可确保播种质量,提高产量,使高产和高效真正得到统一,是确保丘区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在北方平原,小麦是我国第一个实现全程机械化的作物。但是南北方地理地貌、气候、土壤差异大,北方机械并不适用于南方,故必须研制适用于南方丘陵的小型机械,而实现机械化播种则是其发展的第一步。同时,由于南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樊高琼郑亭吴维雄陈溢吴中伟杨文钰马荣朝李金刚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农业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