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磨损叠螺式污泥脱水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633364 阅读:4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8-03 21: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磨损叠螺式污泥脱水机,包括变径旋转轴、动环、定环和变螺距桨叶,动环和定环交错设置,定环固定在设备机架上,变径旋转轴上设有一个偏心环,偏心环通过平键固定在变径旋转轴上,偏心环外套有轴承,轴承通过三叉形轴承座同动环固定螺栓连接,定环内径大于动环内径,动环内径大于变螺距桨叶外径。动环偏心圆周摆动通过偏心环的转动而带动的,变螺距桨叶外经小于动环内圆直径,消除了变螺距桨叶顶压动环的现象,解决了动环与变螺距桨叶的磨损问题,延长了核心零部件正常工作寿命,降低了设备维修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固液分离的污泥脱水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无磨损叠螺式污泥脱水机
技术介绍
传统的叠螺式污泥脱水机可广泛用于如下领域(I)养猪场废水、食品加工废水等废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有机污泥(2)电镀废水,印染废水,含切削油废水,涂料废水等废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无机污泥;(3)从蔬菜残渣、果皮、食物残渣等处理对象中分离出液体;(4)处理陆上及海上石油开采污水过程中所产生的污泥。该类设备现场应用效果很好,经其脱水的污泥,含水量较用传统板框压滤机脱水的污泥低3 5%,很受用户欢迎。但是,该类设备由于主要零部件磨损太快,因而造成维修频度过密,加之维修困难,使设备的经济技术指标不高。目前该类设备受结构上的限制,主要应用于小规模项目。 如果将该类设备用于更大规模项目,首先要降低维修频度,并降低维修难度,必须对叠螺式污泥脱水机现行机械结构作重大变动。叠螺式污泥脱水机的脱水过程是这样的(见图I)一片定环IA和一片动环2A交叉安装,分别用螺栓穿心固定;并使定环IA的内径稍大于动环2A的内径,动环2A的内径稍小于变螺距螺旋轴桨叶IlA的外径,每块动、定环之间留有一定间隙。如此装配后,动环2A和定环IA的内径组合成一个封闭的圆柱形腔体。 腔体内有一变螺距螺旋轴桨叶11A,当变螺距螺旋轴桨叶IlA转动时,卷裹未经处理的污泥向前推进。在推进的过程中,桨叶的螺距渐渐变小,使得桨叶间的容积变小;加上转动桨叶的转动轴5A直径渐渐变大,造成桨叶螺距间的容积变得更小。容积变小的结果就将污泥中的水分挤压出来。被挤压出的水沿动环2A和定环IA之间的间隙流出圆柱形腔体,顺管道排出。干污泥继续推进,直至出泥口被收集。定环IA和动环2A之间的间隙用来排出挤出水,但是污泥在推进时,很容易堵在这个缝隙上,造成出水不畅,影响脱水效果。为了克服这个缺点,使定环IA和动环2A在接触平面上做上下左右的摆动式位移,在位移时推开堵塞在缝隙上的污泥,以保持出水通道畅通。 这个办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为了使动环IA和动环2A产生摆动式位移,目前的实施手段是固定动环2A的螺栓和动环的安装孔之间留有几毫米的间隙,加上动环2A的内径小于变螺距桨叶IlA几毫米,当变螺距桨叶IlA旋转时,变螺距桨叶IlA的外缘会将动环2A依次向四周顶压而产生几毫米的位移,因为在位移时能推开堵塞在缝隙上的污泥,以保持出水通道畅通。理论上这个办法很好,确实达到了目的。但是在使用中产生了新的问题由于变螺距桨叶IlA外缘在挤压动环2A内圆时是点接触,接触点上压强非常大;加上动环2A和变螺距桨叶IlA的材料均是不锈钢,硬度都很软,如此的顶压极易造成双方的变形和磨损。又因为变螺距桨叶IlA 的厚度远大于动环2A的厚度,当变螺距桨叶IlA顶压动环2A时,动环2A内圆受到的破坏远甚于变螺距桨叶11A,会出现卷边、变形和定环IA卡死等现象,直接造成设备损坏,产生了前面所说的维修频度过密的后果。另外,传统的叠螺式污泥脱水机在刚投入运行时,由顶挤而产生的位移尚能符合设计要求,但随着时间的延长,动环的磨损和变形日趋严重,动环的位移量将会减小,污泥挤出水的外流量会受到严重影响。为了改善动环与变螺距桨叶外缘磨损严重的问题,中国专利申请号为 200910057373. I的申请文件公开了一种螺旋式固液分离机,采用升降机构使动环上下移动。它包括螺旋轴、定环、动环,螺旋轴与定、动环交错叠加成虑体,动环与导杆相连接,导杆套在导杆套内,螺旋轴两端设有偏心段,连杆套接在偏心段上,导杆和连杆相连接,螺旋轴带动偏心段旋转,进而带动连杆做偏心运动,连杆的偏心运动带动导杆做直线运动,进而驱使动环做上下直线运动。虽然改善了动环与变螺距桨叶磨损严重的问题,但是污泥的出水通道只限于动环和定环作相对位移时所形成相切线处,(见图7),出水通道小,污泥容易堵塞在出水缝隙处,导致出水不通畅,影响脱水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的污泥脱水机动环磨损严重、导致设备维修频繁以及污泥堵塞出水通道、导致出水不通畅等问题,提供了一种无磨损叠螺式污泥脱水机。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无磨损叠螺式污泥脱水机,包括变径旋转轴、动环、定环和变螺距桨叶,变螺距桨叶套接在变径旋转轴上,动环和定环交错设置,动环通过动环固定螺栓连接,定环通过定环固定螺栓连接并通过定环固定螺栓固定在设备机架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变径旋转轴上设有一个偏心环,偏心环通过平键固定在变径旋转轴上,偏心环外套有轴承,轴承通过三叉形轴承座同动环固定螺栓连接,定环内径大于动环内径,动环内径大于变螺距桨叶外径。所述的相邻动环之间设有垫块,垫块的厚度大于定环的厚度,动环和垫块通过动环固定螺栓连接。所述的变螺距桨叶和变径旋转轴采用中碳钢制作,且变螺距桨叶和变径旋转轴的表面喷涂有铬层,作防腐处理。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的动环的偏心圆周摆动是通过偏心环的转动而带动的,且变螺距桨叶的外经小于动环的内圆直径,消除了变螺距桨叶顶压动环的现象,解决了动环与变螺距桨叶的磨损问题,这是本专利技术的“无磨损”新概念;动环的偏心圆周摆动,所产生的动环和定环相切线远多于上下位移产生的相切线,污泥挤出水外流畅通,提高了整机的工作效率;克服了传统技术的缺陷,大大延长了核心零部件(定环、动环、桨叶)的正常工作寿命,降低了设备的运行费用;减少转动轴电机的功率配置,节省了能耗;由于零部件的工作负荷大为减轻,可以将整机的制造精度提高一个台阶,整机的工作效率也提高了一个台阶。实施本专利技术的成本极为低廉。附图说明图I是传统污泥脱水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动环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定环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5是传统污泥脱水机定环和动环相对位移挤出水外流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脱水过程中动环偏心摆动轨迹示意图图7是采用升降机构使动环上下移动的轨迹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现在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专利技术有关的构成。这些实施例应理解为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而不用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在阅读了本专利技术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专利技术作各种修改,这些等效的变化和修饰同样落入本专利技术所限定的保护范围。如图2、3所示,偏心环8通过平键6固定在变径旋转轴5上,偏心环8外圆套有轴承9,用三叉形轴承座10将其同动环固定螺栓3连接,轴承9安装轴承封盖7 ;三根固定螺栓3穿孔安装动环2,相邻安装的动环之间放置垫块12,垫块12的厚度大于定环I的厚度, 将需要安装的动环2用螺母并紧,使其定环2组群成为一个刚性组件。当变径旋转轴5转动时,带动偏心环8转动,偏心环8通过轴承9及三叉轴承座10带动动环2组群作偏心圆周摆动,不需要变螺距桨叶11顶压动环2 了。这就是本专利“无磨损”概念。图3中可见变螺距桨叶11外缘直径小于动环2的内圆直径,使得动环组群2在作偏心圆周摆动时不会与变螺距桨叶11相碰。如图4所示,定环I组群的安装较为简单,只需将其穿孔安装在三根定环安装螺栓 4上,中间无垫片,为空套安装,三根定环安装螺栓4固定在设备机架上。当定环I组群和动环2组群相互交叉安装完成后,这二个组件能平滑、顺畅的作相对平面移动。如图I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道广张文标张亚雷黄永宽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同臣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