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二氯苯腈的生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630276 阅读:3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8-03 12: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3,4-二氯苯腈的生产方法,将固定床内填入催化剂,先进行320~420℃的通氧预处理反应10~14小时,然后由泵进入3,4-二氯甲苯,同时进入氨气,反应得到3,4-二氯苯腈粗品;所述催化剂是由氧化钠、氧化钡、二氧化硅、氧化锶、氧化钙混合后经110~130℃预处理6~12小时后成形,再经600~750℃烧结8~12小时制得。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简便、易操作、效果好,产品收率可达88%以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3,4- 二氯苯腈的生产方法。
技术介绍
现有的3,4- 二氯苯腈的生产方法复杂,收率低,不易操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法简便、易操作、效果好的3,4- 二氯苯腈的生产方法。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3,4-二氯苯腈的生产方法,其特征是将固定床内填入催化剂,先进行32(T420°C 的通氧预处理反应1(T14小时,然后由泵进入3,4- 二氯甲苯,同时进入氨气,反应得到 3,4-二氯苯腈粗品;所述催化剂是由下列重量百分比的组分混合后经11(T13(TC预处理 6^12小时后成形,再经60(T750°C烧结8 12小时制得氧化钠2 5%氧化钡10 25%二氧化硅50 70%氧化锶0. 5^1%氧化钙10 25%。氨的用量为3,4- 二氯甲苯重量的I. 2^1. 6倍。3,4-二氯苯腈粗品还经精馏处理。本专利技术方法简便、易操作、效果好,产品收率可达88%以上。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I :一种3,4-二氯苯腈的生产方法,其特征是将固定床内填入催化剂,先进行32(T420°C (例320°C、360°C、42(rC)的通氧预处理反应10 14小时,然后由泵进入3,4-二氯甲苯,同时进入氨气,反应得到3,4- 二氯苯腈粗品,再经精馏处理,得到成品;所述催化剂是由下列重量百分比的组分混合后经11(T130°C (例110°C、120°C、13(rC)预处理6 12小时后成形, 再经 60(T750°C (例 600°C、660°C、75(rC)烧结 8 12 小时制得氧化钠2%氧化钡15%二氧化硅57. 5%氧化银0. 5%氧化韩25%。3氨的用量为3,4-二氯甲苯重量的I. 3倍。产品收率可达88%以上,精馏产品含量达99%以上。实施例2:所述催化剂是由下列重量百分比的组分混合后经11(T13(TC (例110°c、120°c、13(rc) 预处理6 12小时后成形,再经60(T750°C (例600°c、660°c、75(rc)烧结8 12小时制得氧化钠3%氧化钡25%二氧化硅51%氧化银1%氧化钙20%。氨的用量为3,4-二氯甲苯重量的I. 6倍。其余同实施例I。产品收率可达88%以上,精馏产品含量达99%以上。实施例3:所述催化剂是由下列重量百分比的组分混合后经11(T13(TC (例110°c、120°c、13(rc) 预处理6 12小时后成形,再经60(T750°C (例600°c、660°c、75(rc)烧结8 12小时制得 氧化钠5%氧化钡10%二氧化硅70%氧化银0. 7%氧化钙14. 3%。氨的用量为3,4-二氯甲苯重量的I. 6倍。其余同实施例I。产品收率可达88%以上,精馏产品含量达99%以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3,4-二氯苯腈的生产方法,其特征是将固定床内填入催化剂,先进行 32(T420°C的通氧预处理反应1(T14小时,然后由泵进入3,4-二氯甲苯,同时进入氨气,反应得到3,4-二氯苯腈粗品;所述催化剂是由下列重量百分比的组分混合后经11(T130°C预处理6 12小时后成形,再经60(T750°C烧结8 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陶坤山于海军杨建明邱历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市东昌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