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气子午线轮胎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627568 阅读:1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8-01 20: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不仅在帘布层的卷起端而且在胎圈包布内侧端也能够抑制脱层等故障,并且胎圈部的耐久性优异的充气子午线轮胎。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充气子午线轮胎,具备:帘布层(4),在其配置于一对胎圈部(1)的胎圈芯(1a)之间延伸,并在该胎圈芯(1a)周围向轮胎径向外侧卷起;胎圈包布(6),其以在胎圈芯(1a)周围从轮胎宽度方向内侧至外侧包覆帘布层(4)的方式配置。其中,位于轮胎宽度方向内侧的胎圈包布(6)的内侧端(6Ei),配置于在轮胎径向比帘布层(4)的卷起端(4E)更靠外侧的位置,并且朝向轮胎径向外侧顶端变细的加强胶(10)以与内侧端(6Ei)的轮胎径向外侧邻接的方式设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胎圈部耐久性优异的充气子午线轮胎
技术介绍
一直以来,在充气子午线轮胎中,特别是用于工业车、工程车等重量较重的车辆的轮胎中,在胎圈芯周围可能以卷起的帘布层的卷起端为起点引起脱层等故障,为提高胎圈部的耐久性,通常设置胎圈包布。胎圈包布以在胎圈芯周围从轮胎宽度方向内侧至外侧包覆帘布层的方式配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4)。另外,本专利技术人得知通过将位于轮胎宽度方向内侧的胎圈包布内侧端配置在比帘布层卷起端更靠近轮胎径向外侧的位置,由此能够缓和向帘布层卷起端的应力集中,从 而能够抑制脱层的发生。这样设置胎圈包布的方法本身也被专利文献1、2、4公开。但是,发现在这种情况下容易以胎圈包布内侧端为起点发生脱层等故障。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I :特开昭53-119501号公报专利文献2 :特开平5-319035号公报专利文献3 :特开平6-191240号公报专利文献4 :特开2005-297927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仅在帘布层的卷起端而且在胎圈包布内侧端也能够抑制脱层等故障,并且胎圈部耐久性优异的充气子午线轮胎。解决问题的方法本专利技术人,为达成上述目的,反复专心研究发现关于帘布层卷起端的故障,以作用在布层帘线上的张力所引起的压缩和拉伸变形为主,而在胎圈包布内侧端上的故障,以向轮胎周方向的剪切变形为主。本专利技术是基于这样的认识而做出的,并采用如下构成来达成上述目的。S卩,本专利技术的充气子午线轮胎,帘布层,其在配置于一对胎圈部的胎圈芯之间延伸,并在该胎圈芯周围向轮胎径向外侧卷起;胎圈包布,以在所述胎圈芯的周围从轮胎宽度方向内侧至外侧包覆所述帘布层的方式配置。其中,位于轮胎宽度方向内侧的胎圈包布的内侧端,配置于在轮胎径向上比所述帘布层的卷起端更靠外侧的位置,并且朝向轮胎径向外侧顶端变细的加强胶,以与所述胎圈包布的内侧端的轮胎径向外侧邻接的方式设置。在本专利技术的充气子午线轮胎中,由于胎圈包布的内侧端配置于在轮胎径向比帘布层的卷起端更靠外侧的位置,因此,能够抑制帘布层卷起端的脱层等故障。而且,朝向轮胎径向外侧顶端变细的加强胶,以与胎圈包布内侧端的轮胎径向外侧邻接的方式设置,由此轮胎旋转时利用加强胶的锤作用来限制向胎圈包布的轮胎周方向的剪切变形,从而能够抑制在该胎圈包布内侧端的脱层等故障。此处,所谓加强胶的锤作用是指,加强胶将胎圈包布的内侧端压向轮胎径向内侧而像锤那样发挥作用。也就是说,在本专利技术中,加强胶具有朝向轮胎径向外侧顶端变细的形状,由于轮胎的内压作用,加强胶被摁压在轮胎径向内侧,从而将邻接的胎圈包布内侧端压向轮胎径向内侧。利用这样的锤作用,能够限制胎圈包布向轮胎周方向的剪切变形,从而能够抑制在胎圈包布内侧端上的故障的发生。在上述说明中,优选地,在所述胎圈包布的内侧端的位置,所述加强胶的厚度在3mm以上,并且从所述胎圈包布的内侧端到所述加强胶的顶端的距离在30mm以上。若采用该构成,就能确保加强胶的体积,提高上述锤作用的实际效果,并能够很好地抑制胎圈包布内侧端的脱层等故障。在上述说明中,优选地,所述加强胶具有沿着所述胎圈包布从内侧端向轮胎径向内侧延伸的延伸部。若采用该构成,能够容易一体处理胎圈包布和加强胶,因此,具有能够提高轮胎成形时的操作性、避免空气从构件之间具有高度差的部位混入的优点。在上述说明中,优选地,所述加强胶的所述胎圈包布的内侧端的周边部分、夹在所述胎圈包布和所述帘布层之间的部分,由比该加强胶的轮胎径向外侧部分模量更高的橡胶形成。若采用该构成,能够提高抑制胎圈包布内侧端的故障的效果。附图说明图I是显示本专利技术充气子午线轮胎的一例的轮胎子午线半剖视图。图2是放大显示图I的轮胎胎圈部的图。图3是用于说明加强胶结构的示意图。图4是显示本专利技术其他实施方案的加强胶的剖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案进行说明。如图1、2所示的充气子午线轮胎T具备一对胎圈部I ;胎侧部2,其从胎圈部I向轮胎径向外侧延伸;胎面部3,其与胎侧部2的轮胎径向外侧端相连而构成踏面。在胎圈部I上配置有由集束体构成的环状胎圈芯la,该集束体是将覆盖橡胶的胎圈钢丝积层卷绕而形成的;位于该胎圈芯Ia的轮胎径向外侧的三角胶条lb。帘布层4在配置于一对胎圈部I的胎圈芯Ia之间延伸,并在该胎圈芯Ia的周围向轮胎径向外侧卷起。4E是该帘布层4的卷起端。帘布层4是用顶覆橡胶覆盖排列在与轮胎周方向大致垂直相交方向的布层帘线而形成的。作为布层帘线,适合使用钢丝帘线,聚酯、人造纤维、尼龙、芳族聚酰胺等有机纤维帘线。在帘布层4内侧设置有构成轮胎T内周面的内衬层5。内衬层5具有阻止填充在轮胎内的气体透过的功能。胎圈包布6(chafer)以在胎圈芯Ia周围从轮胎宽度方向内侧至外侧包裹帘布层4的方式配置。6Ei是位于轮胎宽度方向内侧的胎圈包布6的内侧端,6Eo是位于轮胎宽度方向外侧的胎圈包布6的外侧端。胎圈包布6是通过用顶覆橡胶覆盖相对于轮胎径向倾斜(例如,安装规定轮辋时20-50° )排列的帘线来形成的。该帘线可以是有机纤维帘线,但从提高补强效果的观点出发,优选钢丝帘线。 在该轮胎T中,胎圈包布6的内侧端6Ei配置于在轮胎径向上比帘布层4的卷起端4E更靠外侧的位置。由此,能够有效地抑制帘布层4的卷起端4E的脱层等故障。该位置关系,只要在规定轮辋上安装时成立就可以。所谓在规定轮辋上安装时是指,安装在根据轮胎尺寸由JATMA确定的标准轮辋上,设成由JATMA确定的内压的状态。轮胎转动时(行驶时)的帘布层4中,特别是在高内压下的使用过程中,因内压引起的布层帘线的张力,压缩和拉伸变形成为主导。内压引起的张力不会像作用于帘布层4那样作用于胎圈包布6,并且加之如上所述的内侧端6Ei和卷起端4E之间的位置关系,由此适当抑制帘布层4的变形,从而抑制卷起端4E上的故障。不过,在这样配置的胎圈包布6中,伴随帘线倾斜角度变化的向轮胎周方向的剪切变形成为主导,可能在内侧端6Ei产生故障。于是,在该轮胎T中,将向轮胎径向外侧顶端变细的加强胶10与胎圈包布6内侧端6Ei邻接而设置在其轮胎径向外侧。该加强胶10从内侧端6Ei逐渐减小厚度、同时向轮胎径向外侧延伸。轮胎旋转时,受到轮胎的内压作用而向轮胎径向内侧被摁压的加强胶10将内侧端6Ei压向轮胎径向内侧,像锤那样发挥作用。由此,能够限制胎圈包布6向轮胎周方向的剪切变形,从而能够抑制以内侧端6Ei为起点的脱层等故障的发生。在本实施方案中,将胎圈包布6的外侧端6Eo配置于在轮胎径向上比该胎圈包布6的内侧端6Ei、帘布层4的卷起端4E更靠内侧的位置。由此,可以避开行驶时变形较大的位置而配置外侧端6Eo,并能够防止由在该外侧端6Eo上产生的变形引起的耐久性降低的现象。在本实施方案中,例示了加强胶10由胶垫11、边缘带12和加强带13构成且以内侧端6Ei为基准上下分别以X、Y的距离延伸的例子。其中,对锤作用有所贡献的是图3中虚线所示的从轮胎径向外侧与胎圈包布6内侧端6Ei邻接的三角部分10a。因此,如果考虑起到抑制内侧端6Ei上的故障的效果,也可以仅由这样的三角部分IOa来构成加强胶10。加强胶10具有的三角部分IOa以夹在帘布层4和内衬层5之间的方式设置。从提高锤作用的实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儿玉纪彦
申请(专利权)人:东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