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郑海涵专利>正文

座椅新型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626941 阅读:1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8-01 05: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座椅新型结构,包括座椅主体和设置在座椅主体上的头靠枕,其特征在于:所述头靠枕与座椅主体可折叠连接,以使头靠枕可往前或往后折叠收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座椅新型结构通过将头靠枕与座椅主体可折叠连接,可使头靠枕可往前或往后折叠收起,从而在该座椅没有乘客乘坐时,可将头靠枕向前或向后折叠收起,让后排乘坐的乘客不会因为前排的头靠枕阻碍视线。(*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ー种座椅新型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汽车的使用越来越普遍,在汽车中为了乘坐的舒适性,通常在汽车的座椅上均会设置头靠枕,当前排没有乘客时,该头靠枕即成为后排乘客挡住视线的阻碍,给后排乘客造成乘坐的压抑感和视线的不通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座椅新型结构,该座椅新型结构不仅结构简单、 设计合理,而且有利于提高后排乘客视线的通透性。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本技术座椅新型结构,包括座椅主体和设置在座椅主体上的头靠枕,其特征在于所述头靠枕与座椅主体可折叠连接,以使头靠枕可往前或往后折叠收起。上述头靠枕与座椅主体可折叠连接为铰接。上述头靠枕体下端设有与座椅主体上端铰接杆铰接的杆体,所述座椅主体上的铰接杆套设在座椅主体上端的管件内,所述铰接杆可沿管件伸縮滑动。上述头靠枕体下端设有与座椅主体上端铰接杆铰接的杆体,所述座椅主体上设有限位块以限制头靠枕体摆转角度。上述座椅主体上部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铰接有管件,所述头靠枕体下端设有杆体,所述杆体套设在管件内。上述头靠枕与座椅主体的可折叠连接是通过设置在头靠枕与座椅主体之间的形状记忆材料来实现。本技术座椅新型结构通过将头靠枕与座椅主体可折叠连接,可使头靠枕可往前或往后折叠收起,从而在该座椅没有乘客乘坐时,可将头靠枕向前或向后折叠收起,让后排乘坐的乘客不会因为前排的头靠枕阻碍视线。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构造示意图;图2是图I的A部放大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ニ的构造示意图;图4是图2的B部放大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三的构造示意图;图6是图5的C部放大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座椅新型结构,包括座椅主体I和设置在座椅主体上的头靠枕2,头靠枕2与座椅主体I可折叠连接,以使头靠枕可往前或往后折叠收起。头靠枕2与座椅主体I的可折叠连接可以是通过铰接的方式进行可折叠连接。实施例一,上述头靠枕体2下端设有与座椅主体I上端铰接杆3铰接的杆体4,座椅主体I上的铰接杆4套设在座椅主体I上端的管件5内,所述铰接杆3可沿管件5伸缩滑动。在使用时,当该座位上有乘客时,将杆体4和铰接杆3的铰接处一起推入管件5中, 使头靠枕体2无法摆转;该座位上没有乘客时,将杆体4和铰接杆3的铰接处从管件5中拉出,使头靠枕体2往前侧或后侧摆转,即避免了阻碍后排乘客的视线。实施例二,上述头靠枕体2下端设有与座椅主体I上端铰接杆301铰接的杆体 401,所述座椅主体I上设有限位块6以限制头靠枕体2摆转角度,在使用时,当该座位上有乘客时,头靠枕体2摆正使用,由于限位块6的限制,头靠枕体2不会继续往后摆转;当该座位上没有乘客时,将头靠枕体2往前侧摆转折叠,即避免了阻碍后排乘客的视线。实施例三,上述座椅主体上部设有凹槽7,所述凹槽7内铰接有管件501,所述头靠枕体2下端设有杆体402,所述杆体402套设在管件501内,在使用时,当该座位上有乘客时,头靠枕体2摆正使用,由于管件501铰接在凹槽7内,由于凹槽处顶部9的限位,使头靠枕体不会继续后摆,满足正常的头靠使用;当该座位上没有乘客时,将头靠枕体2往前侧摆转折叠,即避免了阻碍后排乘客的视线。头靠枕2与座椅主体I的可折叠连接还可以通过设置在头靠枕与座椅主体之间的形状记忆材料来实现。形状记忆材料可随使用者的意愿对其进行任意角度的折叠或摆正。本技术座椅新型结构通过将头靠枕与座椅主体可折叠连接,可使头靠枕可往前或往后折叠收起,从而在该座椅没有乘客乘坐时,可将头靠枕向前或向后折叠收起,让后排乘坐的乘客不会因为前排的头靠枕阻碍视线。本技术座椅可以用在车辆的副驾驶位上,或具有后排座椅的车辆上均可, 以及为避免阻碍后排座位者视线的座椅上,等等。本技术虽然已有较佳实施例揭示如上,但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凡依本专利技术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专利技术的涵盖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座椅新型结构,包括座椅主体和设置在座椅主体上的头靠枕,其特征在于所述头靠枕与座椅主体可折叠连接,以使头靠枕可往前或往后折叠收起。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座椅新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头靠枕与座椅主体可折叠连接为铰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座椅新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头靠枕体下端设有与座椅主体上端铰接杆铰接的杆体,所述座椅主体上的铰接杆套设在座椅主体上端的管件内,所述铰接杆可沿管件伸缩滑动。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座椅新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头靠枕体下端设有与座椅主体上端铰接杆铰接的杆体,所述座椅主体上设有限位块以限制头靠枕体摆转角度。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座椅新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主体上部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铰接有管件,所述头靠枕体下端设有杆体,所述杆体套设在管件内。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座椅新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头靠枕与座椅主体的可折叠连接是通过设置在头靠枕与座椅主体之间的形状记忆材料来实现。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座椅新型结构,包括座椅主体和设置在座椅主体上的头靠枕,其特征在于所述头靠枕与座椅主体可折叠连接,以使头靠枕可往前或往后折叠收起,本技术座椅新型结构通过将头靠枕与座椅主体可折叠连接,可使头靠枕可往前或往后折叠收起,从而在该座椅没有乘客乘坐时,可将头靠枕向前或向后折叠收起,让后排乘坐的乘客不会因为前排的头靠枕阻碍视线。文档编号B60N2/48GK202345448SQ20112045167公开日2012年7月25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15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15日专利技术者郑海涵 申请人:郑海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海涵
申请(专利权)人:郑海涵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