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秧盘移栽秧苗的设备和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625 阅读:2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移栽机,其特征为具有: 一个具有许多小格的秧盘,这些小格被用来容纳由营养介质构成的芯杆及从其上长出的秧苗,所说小格各有一个排出孔并排列成为多个纵行,所说各纵行被秧盘底面上沿纵向延伸的分档槽相互分隔开; 一个具有后侧和前侧的加载机架,用来可滑动地支承所说秧盘使所说秧盘的底面面向所说加载机架的后侧; 一个装在所说加载机架后侧附近的可快速脱开的分档转筒支承机架; 多根以相互间隔开的平行关系环绕一个圆周排列的分档杆,它们形成一个具有内部空腔和中心轴线的分档转筒,所说分档转筒可旋转地并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说可快速脱开的分档转筒支承机架上并保持在一个相对于所说加载机架的位置上使所说分档杆能与所说分档槽咬合; 用来使所说分档转筒环绕其中心轴线间歇地旋转并在接续的芯杆顶出位置上正确地咬合的装置;以及 一个装在所说分档转筒支承机架上的芯杆顶出机构,以便用来将芯杆从所说秧盘上顶出。(*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从秧盘移栽秧苗的设备和方法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自动移栽机。更具体点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从秧盘或秧板(秧盘和秧板为在本行业中可互相通用的名词)移栽秧苗的机构,而秧苗是在该秧盘中生长或连盘在一输送带上被传送以便发放到将秧苗移栽到田地的装置上。现有技术的移栽机具有与带秧苗的秧盘的端和边咬合或与这种秧盘背面的单个接触点咬合的分档机构。因此,这种以前使脾的移栽机需要有一能将秧苗从与分档机构离开的秧盘上顶出的机构。这种以前的移栽机的固有缺点为秧苗顶出设备与专用秧盘内的秧苗的各行常会发生不对准的现象。这种不对准是由于秧盘内秧苗的各行之间的中心距或一个盘上秧苗的末一行与第二个接续被送到秧苗顶出位置的盘上秧苗的第一行之间的中心距发生变化而造成的。以前的移栽机是在第一秧盘完全出空后依靠重力将第二秧盘送入使与分档机构接触的。因此,夹在两个秧盘之间的泥土或蔓叶常会使秧苗顶出机构与秧盘内秧苗的各行发生明显的不对准;这种不对准能造成许多有百害而无一利的误动作。以前的移栽机所用的送进机构需要采用硬塑料秧盘而不能采用例如泡沫聚苯乙烯那样的材料制成的秧盘,因为这种材料性质比较-->柔软,缺乏足够的强度来抵挡这种送进机构所发出的力。但泡沫聚苯乙烯的秧盘是适宜采用的,因为它们的重量很轻,费用较低。本专利技术的移栽机适宜装在一种支承车辆如拖拉机上,该车辆须能沿一直行移动并设有插秧装置,该装置须能接受来自本专利技术的秧苗并用传统方式将它们插入到泥土内。以前的移栽机的一些缺点在本专利技术中都被克服,办法是设有一个分档机构和一个秧苗或芯杆顶出机构,它们能在相互之间并相对于秧盘上的共同基准面正确地定位。本专利技术所用的那种泡沫聚苯乙烯秧盘为一具有较长的纵长尺寸和一较短的横向尺寸的长方形。每一秧盘具有多个秧苗小格,该秧苗小格容纳着由营养介质构成的芯杆并排列成为具有一定行距的、相互垂直的纵行和横行构成的秧苗小格矩阵。每一秧苗小格都有一个位在中央的排出孔设在秧盘的底面上。这些秧盘还在其底面上的相邻秧苗小格纵行之间设有穿越底面相当大的部分的驱动凹槽(在本专利技术的设备中秧盘被放在垂直平面的方向上)。按照本专利技术的移栽机的分档机构具有一个适宜与秧盘上的驱动凹槽咬合的可旋转的分档转筒和安排得可使分档转筒分档的驱动装置,从而可使秧盘沿着一条预先确定的与秧苗小格纵行垂直的直立途径一档一档地顺次移动。在分档转筒每一次停留时,整个一条纵行秧苗便被从秧盘向外顶出。在较优的实施例中,驱动凹槽就是位在秧苗小格纵行两侧的设在秧盘底面上的平行的分档凹槽,因此在每一稻秧小块纵行之间都有一条驱动凹槽。驱动凹槽在秧盘的底面上向上延伸,而该底面与秧苗从秧盘伸出的顶侧处在反对的地位。可旋转的分档转筒为一从动的空心圆筒,其上设有多根平行的沿纵向延伸的圆柱形杆,这些杆限定了圆筒形的外围,并且每一根-->杆都与空心圆筒的旋轴轴线平行,因此可被驱动并与秧盘上的驱动凹槽咬合。这种外形可使驱动装置与凹槽之间的接触面积成为最大并将分档转筒所生的合成机械力分散到秧盘表面的大面积上。因此在分档时秧盘必须承受的压力载荷就被分散到一大面积上而被降低,从而像泡沫聚苯乙烯那样的材料就能采用而不会损坏秧盘表面。这样,分档转筒的较优实施例便是将多个分档杆以间隔开而平行的关系排列在一个圆周的周围,从而形成一个具有内部空腔和一条可环绕旋转的中心轴线的圆筒形分档转筒。分档转筒可旋转地被装在转筒支承机架上并位在转筒每一端的滚轮支承着,这些滚轮与转筒的外周接合,从而总是能将转筒保持在正确的径向和直线位置上。转筒支承机架还可使分档转筒快速而有效地更换以便适应尺寸不同的秧盘。在支承机架上还支承着一个芯杆顶出机构,该机构具有装在销钉安装梁上的一直行芯杆顶出销,并定位在分档转筒的内部空腔内,而销钉安装梁则与分档转筒的中心轴线平行。芯杆顶出销能够移动到与位在秧盘上两个相邻分档凹槽之间的秧苗小格纵行的泥土芯杆的下端接触,从而可将秧苗从秧盘上向外顶出以便放置在输送带上,该输送带将秧苗带到传统的插秧装置上,当支承车辆沿着直行移动时该插秧装置便可将秧苗插成一行。本专利技术的秧盘还在其底面上设有一个位在中间的、与分档凹槽垂直的横向对准凹槽,其外形正好与分档转筒上圆形中环的外圆周匹配。这个对准凹槽可在分档凹槽所提供的基准表面之外另外提供一个基准表面以便将秧盘保持在相对于分档转筒的轴线和芯杆顶出机构来说为正确的位置上。-->在较优的实施例中,秧盘被安排在垂直平面的方向上,而分档机构适宜用来使秧盘向下在一垂直布置的秧盘支承组合件或加载机架上分档,这样稻秧小块就从秧盘上水平地被顶出。上面提到的由秧盘底面上的横向对准凹槽和纵向分档凹槽提供的基准基面可确保在芯杆顶出销与位在每一小格底部中心的排出孔两者之间能够准确地对准。芯杆顶出机构装在分档转筒支承机构上并设有一个与分档转筒中心轴线平行的销钉安装梁。芯杆顶出销由销钉安装梁支承着以便用来使顶出销能够一致地沿轴向进入到每一秧苗小格的底部内,然后与每一个要从秧盘顶出的芯杆的中心线对准。包括空心分档转筒、芯杆顶出机构和一个用来转动分档转筒并驱动芯杆机构的动力源在内的整个机构被布置成一个单元,并作为一个单元用一可绕枢旋转地安装着的分档转筒机架和一可快速组装并拆卸的保持装置连结到秧盘加载机架上。对于具有不同秧苗小格的不同的秧盘尺寸或秧盘,只要更换分档转筒及/或芯杆顶出机构,便可容易地适应。除了重力以外需要有一个较大的保持力以便能够使秧盘从它们在加载机架上的初始加载位置准确地和一致地向下移动到立即可在分档转筒上正确地咬合并定位的位置。这个力是由一个或多个构造与分档转筒相似的向下加载转筒提供的,它们位在分档转筒的垂直方向之上的分开的可绕枢旋转的支承机架上。本专利技术最好在阅读下面关于较优实施例的详细说明时参考附图来取得理解,在所有的附图中,相同的标号代表相同的元件。其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较优实施例的前立面图。图1A为较优实施例在左侧立面图。-->图1B为从图1A中箭头B—B的方向看去的部分的后立面图。图1C为从图1B中箭头C—C的方向看去的视图。图1D为一与图1A相似的视图,但用来示出支承机架和分档转筒在不被驱动的位置上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可将秧板加载到设备上或快速地从设备上卸载。    图1E为较优实施例的右侧立面图,图中示出装在向下加载器转筒支承机架上的气缸和返回弹簧。图2为示出上面的向下加载转筒对秧板用的垂直导向装置的关系的垂直剖视图。图2A为移栽机的前立视图,图中示出一个上面的秧盘被向下加载转筒垂直向下地推动并与一个下面的秧盘接触,其时下面的秧盘与分档转筒咬合,秧苗正从该秧盘上被顶出。图2B为与图2A相似的移栽机的前立视图,图中示出在下面的空秧盘被排除之前开动锁定气缸将上秧盘锁定时上、下秧盘的相对位置。图3为本专利技术所用秧盘的底平面图。图3A为图3的秧盘的前立视图。图3B为图3A中从3—3线看去的秧盘的端立面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向下加载转筒及其相关的驱动装置的较优实施例的后透视图。图5为与秧盘底面上的分档凹槽咬合的向下加载转筒的较优实施例的侧立视图。图5A示出向下加载转筒安装时所用的方式。图6为分档转筒及其相关的支承滚轮的侧立视图。-->图7为分档转筒的一端及其支承滚轮的前立视图。图8为分档转筒的另一个实施例的透视图。图9为图8中分档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栽机,其特征为具有:一个具有许多小格的秧盘,这些小格被用来容纳由营养介质构成的芯杆及从其上长出的秧苗,所说小格各有一个排出孔并排列成为多个纵行,所说各纵行被秧盘底面上沿纵向延伸的分档槽相互分隔开;一个具有后侧和前侧的加载机架,用来可滑动地支承所说秧盘使所说秧盘的底面面向所说加载机架的后侧;一个装在所说加载机架后侧附近的可快速脱开的分档转筒支承机架;多根以相互间隔开的平行关系环绕一个圆周排列的分档杆,它们形成一个具有内部空腔和中心轴线的分档转筒,所说分档转筒可旋转地并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说可快速脱开的分档转筒支承机架上并保持在一个相对于所说加载机架的位置上使所说分档杆能与所说分档槽咬合;用来使所说分档转筒环绕其中心轴线间歇地旋转并在接续的芯杆顶出位置上正确地咬合的装置;以及一个装在所说分档转筒支承机架上的芯杆顶出机构,以便用来将芯杆从所说秧盘上顶出。2.权利要求1的移栽机,其特征为还具有:一个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说加载机架前侧的秧苗蔓叶分离梳片组合件,所说组合件具有多个以直立、平行而间隔开的关系排列的梳片,当所说秧盘移动以致与所说分档转筒咬合时,所说梳片可在所说秧盘内的秧苗之间通过;以及一条安装用来走向和离开所说加载机架的输送带,以便在其上设置抓取芯杆的装置并将芯杆运送到种植位置。3.权利要求1的移栽机,其特征为还具有:多根以相互间隔开的平行关系环绕一个圆周排列的向下加载杆,它们形成一个具有中心轴线的向下加载转筒;一个装在所说加载机架后侧附近而可绕枢旋转的向下加载转筒支承机架,所说支承机架可旋转地并可拆卸地将所说向下加载转筒支承在所说分档转筒的垂直方向之上的一个位置上,以便在朝向所说加载机架的后侧运动时,所说向下加载杆可与所说分档槽咬合,而在离开所说加载机架的后侧运动时,所说向下加载杆可从所说分档槽内脱开;用来使所说向下加载转筒间歇地旋转的装置,以便当所说向下加载杆与所说分档槽咬合时可驱使所说秧盘向下向着所说分档转筒移动;以及用来将所说向下加载器支承机架拉向所说加载机架的装置。4.权利要求1的移栽机,其特征为,所说分档转筒在两端各有一个圆形的端环与所说分档杆连接,还有一个圆形的中环与所说分档杆的中点连接,所说端环和中环都垂直于所说分档杆,并都与所说分档转筒具有同一的中心轴线;所说秧盘的底面上具有一条对准槽,所说对准槽垂直于所说分档槽并具有一个正好与所说圆形中环的外圆周面匹配的轮廓形态,从而给所说秧盘提供一种相对于所说分档转筒和所说芯杆顶出机构而定位的装置。5.权利要求1的移栽机,其特征为,所说芯杆顶出机构具有多个芯杆顶出销和一个销钉安装梁,所说安装梁将所说顶出销安装成为一行并使它们相互之间的距离基本上等于所说小格内的排出孔相互之间的距离;还有一对动力气缸分别装在所说销钉安装梁的两端;有一可快速脱开的机架支承着所说动力气缸,所说可快速脱开的机架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说分档转筒支承机架上使所说销钉安装梁与所说分档转筒的中心轴线保持着平行的关系并使它通过所说分档转筒的内部空腔,这样在启动所说动力气缸时便可使所说销钉安装梁相对于所说分档转筒而移动,所说顶出销便可在两根与所说秧盘上的分档槽咬合的相邻分档杆之间通过而进入到一行所说排出孔之内,从而可使一行芯杆从所说秧盘内顶出。6.权利要求1的移栽机,其特征为,所说芯杆顶出机构具有:多个芯杆顶出销;一个销钉安装梁,它将所说顶出销安装成为一行并使它们相互之间的距离基本上等于所说小格内的排出孔相互之间的距离;一个连接在所说销钉安装梁一端的直线轴承;一根可滑动地支承着所说直线轴承的轴;一个连接到所说销钉安装梁另一端的轭架;一根可滑动但不可转动地支承着所说轭架的杆;一个以间隔开而平行的关系支承着所说轴和所说杆的可快速脱开的机架,所说销钉安装梁则在所说轴和所说杆之间延伸并以其两端分别连接在所说轴和所说杆上。分别使所说直线轴承和所说轭架沿着所说轴和所说杆移动的装置;以及所说可快速脱开的机架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说分档转筒支承机架上使所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杰夫·威廉姆斯
申请(专利权)人:斯彼德林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