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工程轮胎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624098 阅读:1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7-31 23: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不会出现气密层气鼓脱层、使用寿命更长的新型工程轮胎,包括气密层、轮胎胎里、位于所述气密层外侧的轮胎胎侧防擦线和胎肩切线;所述气密层与轮胎胎里之间增加一层粘结气密层,所述轮胎胎侧防擦线与胎肩切线之间有一定距离,所述轮胎胎侧防擦线的厚度为12~18mm。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新型工程轮胎,在气密层与轮胎胎里之间增加一层粘结气密层,既提高了轮胎胎里与气密层的粘合性能,又进一步防止轮胎漏气;并且使轮胎胎侧防擦线与胎肩切线间隔一段距离,从而增加了轮胎胎侧防擦线的厚度,提高了轮胎侧面抗刺、抗划伤的能力,提高了工程轮胎的使用寿命。(*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工程轮胎。
技术介绍
现有的工程轮胎通常采用在轮胎胎里贴合一层氯化丁橡胶气密层。氯化丁橡胶气密层虽然气密性能优良,但与轮胎胎里的粘着性较差,在轮胎生产或使用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气密层气鼓脱层,影响轮胎的质量;并且现有的工程轮胎,在设计时,胎侧防擦线厚度为 2 4mm,当工程车辆在非道路的苛刻环境中使用,尤其是在矿山、森林等野外作业时,轮胎胎侧经常被一些矿石、树桩等锐物刺坏,影响轮胎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不会出现气密层气鼓脱层、使用寿命更长的新型工程轮胎。实现本技术目的的一种新型工程轮胎,包括气密层、轮胎胎里、位于所述气密层外侧的轮胎胎侧防擦线和胎肩切线;所述气密层与轮胎胎里之间增加一层粘结气密层, 所述轮胎胎侧防擦线与胎肩切线之间有一定距离,所述轮胎胎侧防擦线的厚度为12 18mm。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技术的一种新型工程轮胎,在气密层与轮胎胎里之间增加一层粘结气密层,即提高了轮胎胎里与气密层的粘合性能,又进一步防止轮胎漏气;并且使轮胎胎侧防擦线与胎肩切线间隔一段距离,从而增加了轮胎胎侧防擦线的厚度,提高了轮胎侧面抗刺、抗划伤的能力,提高了工程轮胎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实施例如下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一种新型工程轮胎,包括气密层1、轮胎胎里3、位于所述气密层1外侧的轮胎胎侧防擦线4和胎肩切线5 ;所述气密层 1与轮胎胎里3之间增加一层粘结气密层2,所述轮胎胎侧防擦线4与胎肩切线5之间有一定距离,所述轮胎胎侧防擦线4的厚度为12 18mm。本技术的一种新型工程轮胎,在气密层1与轮胎胎里3之间增加一层粘结气密层2,即提高了轮胎胎里3与气密层1的粘合性能,又进一步防止轮胎漏气;并且使轮胎胎侧防擦线4与胎肩切线5间隔一段距离,从而增加了轮胎胎侧防擦线4的厚度,提高了轮胎侧面抗刺、抗划伤的能力,提高了工程轮胎的使用寿命。上面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技术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技术设计精神前提下,本领域普通工程技术人员对本技术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技术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工程轮胎,包括气密层、轮胎胎里、位于所述气密层外侧的轮胎胎侧防擦线和胎肩切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密层与轮胎胎里之间增加一层粘结气密层,所述轮胎胎侧防擦线与胎肩切线之间有一定距离,所述轮胎胎侧防擦线的厚度为12 18mm。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不会出现气密层气鼓脱层、使用寿命更长的新型工程轮胎,包括气密层、轮胎胎里、位于所述气密层外侧的轮胎胎侧防擦线和胎肩切线;所述气密层与轮胎胎里之间增加一层粘结气密层,所述轮胎胎侧防擦线与胎肩切线之间有一定距离,所述轮胎胎侧防擦线的厚度为12~18mm。本技术的一种新型工程轮胎,在气密层与轮胎胎里之间增加一层粘结气密层,既提高了轮胎胎里与气密层的粘合性能,又进一步防止轮胎漏气;并且使轮胎胎侧防擦线与胎肩切线间隔一段距离,从而增加了轮胎胎侧防擦线的厚度,提高了轮胎侧面抗刺、抗划伤的能力,提高了工程轮胎的使用寿命。文档编号B60C13/00GK202345294SQ20112041888公开日2012年7月25日 申请日期2011年10月28日 优先权日2011年10月28日专利技术者朱德昭 申请人:湖南大成轮胎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德昭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大成轮胎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