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浸胶张力辊组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622781 阅读:2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7-31 08: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浸胶张力辊组合装置,包括张力辊,浸胶辊和张力整理辊,张力辊和浸胶辊均采用凹槽结构,可以把纤维束机械的分开,但又不至于完全把纤维束打散,高黏度树脂可以浸透到纤维束内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有效保证树脂均匀浸渍纤维效果,从而确保在后续加工中得到高性能产品。(*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张力辊组合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用在玻璃钢缠绕成型、拉挤成型生产过程中的浸胶张力辊组合装置
技术介绍
玻璃钢缠绕成型、拉挤成型生产过程中,纤维束会预先通过浸胶槽,浸上树脂浆料,然后围绕既定模具缠绕,或通过模具型腔加热固化成型,因此,纤维束浸溃树脂浆料的效果会直接影响最终产品质量。目前通用的纤维束浸溃树脂的办法是在浸胶槽内设置张力辊组合,拉紧纤维束, 使纤维束平铺成一个平面,借此可以把树脂挤压浸润到纤维束内部,但这样仍无法把纤维束分开,使黏度稍大的树脂完全浸润纤维束。中国专利CN 201793923U公开了一种卧式纤维缠绕装置,特点是设置了多个可灵活调节张力大小的张力辊,可有效调节确保纤维束的树脂含量,多余树脂方便回收,其缺点是不能确保树脂浸润到纤维束内部,浸溃时黏度大的树脂极有可能停留在表面。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使树脂浸透纤维束、尤其适用于黏度大的树脂的浸胶张力辊组合装置。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浸胶张力辊组合装置,包括张力辊、浸胶辊和张力整理辊,所述的张力辊设在浸胶辊的前后两侧,所述的张力整理辊设在浸胶辊后侧的张力辊的后部,所述的张力辊和浸胶棍表面均为凹槽结构。所述的张力辊的表面为线圈凹槽结构或斜螺纹凹槽结构,凹槽之间的间距小于纤维束的宽度。所述的浸胶辊的表面为间断的线圈凹槽结构,凹槽之间的间距小于纤维束的宽度。所述的张力整理辊的表面为平滑面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在张力辊上设置了线圈凹槽或螺纹槽,在浸胶辊上设置了间断式线圈凹槽,可以把纤维束机械地分开,但又不至于完全把纤维束打散,因而高黏度树脂可以浸透到纤维束内部,后面的张力整理辊可以控制高黏度树脂及其附带的固体颗粒的含量。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浸胶张力辊组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采用线圈凹槽结构张力辊的正面示意图;图3为采用斜螺纹凹槽结构张力辊的正面示意图;图4为采用间断线圈凹槽结构浸胶辊的正面示意图。图中,0为纤维束、I为张力辊、2为浸胶辊、3为张力整理辊。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实施例一种浸胶张力辊组合装置,如图I所示,包括张力辊I、浸胶辊2及张力整理辊3。 张力辊I设在浸胶辊2的前后两侧,张力整理辊3设在浸胶辊2后侧的张力辊I的后部。张力辊I和浸胶辊2的表面均为凹槽结构。其中,张力辊I的表面为线圈凹槽结构或斜螺纹凹槽结构,如图2和图3所示,凹槽之间的间距小于纤维束的宽度。浸胶辊2的表面为间断的线圈凹槽结构,如图4所示,凹槽之间的间距小于纤维束的宽度。张力整理辊3的表面为平滑面结构。本技术的工作过程可表述为纤维束0通过导纱孔进入浸胶槽,然后经至少一组张力辊I整理,通过浸胶辊2浸溃树脂,再通过至少一组张力辊I再次整理并充分浸溃,然后通过张力整理辊3控制树脂吸收量,最后纤维束由导纱孔穿出进入下一道工序。权利要求1.一种浸胶张力辊组合装置,包括张力辊(I)、浸胶辊(2)和张力整理辊(3),所述的张力辊(I)设在浸胶辊(2)的前后两侧,所述的张力整理辊(3)设在浸胶辊(2)后侧的张力辊(I)的后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张力辊(I)和浸胶辊(2)的表面均为凹槽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浸胶张力辊组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张力辊(I)的表面为线圈凹槽结构或斜螺纹凹槽结构,凹槽之间的间距小于纤维束的宽度。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浸胶张力辊组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浸胶辊(2)的表面为间断的线圈凹槽结构,凹槽之间的间距小于纤维束的宽度。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浸胶张力辊组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张力整理辊(3)的表面为平滑面结构。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浸胶张力辊组合装置,包括张力辊,浸胶辊和张力整理辊,张力辊和浸胶辊均采用凹槽结构,可以把纤维束机械的分开,但又不至于完全把纤维束打散,高黏度树脂可以浸透到纤维束内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可有效保证树脂均匀浸渍纤维效果,从而确保在后续加工中得到高性能产品。文档编号B29C70/52GK202344835SQ20112039320公开日2012年7月25日 申请日期2011年10月16日 优先权日2011年10月16日专利技术者吴超 申请人:上海杰事杰新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超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杰事杰新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