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复合功能材料
,涉及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锂离子电池是继铅酸电池、镉镍电池以及镍氢电池之后新一代二次电池,具有工作电压高、容量大、自放电少、循环寿命长、无记忆效应、无环境污染和工作温度范围宽等显著优点,做为电源更新换代产品,被认为是高容量、大功率电池的理想之选,是21世纪的绿色环保电源。自问世以来已广泛应用于移动电话,笔记本电脑等便携式电子设备以及电动汽车中,预计在未来的航空航天领域,人造卫星以及区域电子综合信息系统等诸多领域中, 大容量的锂离子电池将会在能源技术方面得到广泛的应用。作为提供大量自由脱嵌/嵌入锂离子的正极材料,对于提高锂离子电池的工作电压、比能量和循环寿命等电化学性能至关重要,也是研究者研究的重点。目前,国内为研究人员都在积极研究开发具有高电压、高容量和良好可逆性能的正极材料。目前已经商业化生产的正极材料主要有锰酸锂、镍酸锂和钴酸锂等(化学通式为 LiMO2, M = Mn、Ni或Co等)由于受到理论比容量和原材料的限制,制约了其成为理想的正极材料,因此,开发一种全新的、高比能量、无污染、具有优秀循环特性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宁,窦延军,何泓材,陈海军,
申请(专利权)人:电子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