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化液化石油气钢瓶外壁的抛丸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615338 阅读:1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7-27 01: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净化液化石油气钢瓶外壁的抛丸机,它包括机身、转轴、抛头。所述机床是一种凸字形壳体构件,其凸部横截面呈三角形屋顶形,机身内置两根纵向平行相间的转轴构成纵向输送机构。所述机身顶部左右斜面安装两组相对的抛头,同一组两只相对斜置的抛头中心夹角α=280~350,两条中心线交汇点在卧置工件朝下的外壁处,位于右侧的抛头内置抛丸轮右旋,位于左侧的抛头内置抛丸轮左旋,两只不同旋向的抛丸轮组成钢丸宽幅喷射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多点双向斜置结构,钢丸呈锐角撞击工件表面,清洁效率高,更重要的是无清洁盲区。(*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作金属表面处理的设备,具体地讲,本技术涉及一种净化液化石油气钢瓶外壁的抛丸机
技术介绍
液化石油气钢瓶是一种用量很大的民用产品,其表面设有涂层。在涂层喷涂之前通常要作瓶体表面处理,即表面除锈和去氧化皮,清洁后大大增加瓶体表面与涂层的附着力,直接改善液化石油气钢瓶的表面质量。现有技术的液化石油气钢瓶外壁抛丸处理机通常设有一对卧置抛头,钢丸从两侧抛出撞击随输送带运动的液化石油气钢瓶外壁,凡被撞击到的瓶体外壁都能得理想清洁度。但是,液化石油气钢瓶是曲面体,直面抛出的钢丸不能均匀撞击瓶体外壁,造成清洁效果不一致,甚至有一些盲区得不到有效清洁。由于现有技术不能实现瓶体外壁均匀清洁,故所作的涂层附着力有差异,附着力小的涂层在使用过程中易起层脱落,此问题是影响液化石油气钢瓶表面质量的问题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针对现有技术抛丸有盲区的问题,提出一种多点双向斜置抛头的净化液化石油气钢瓶外壁的抛丸机,该机结构合理、简单,抛丸切入式接触工件外壁,清洁效率高、喷射区面积大、无清洁盲区。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技术目标。净化液化石油气钢瓶外壁的抛丸机,它包括机身、转轴、抛头。所述机身是一种凸字形壳体构件,其凸部横截面呈三角屋顶形,机身内置两根纵向平行相间的转轴构成纵向输送机构。所述抛头配置的电机尾部朝外侧。其改进之处在于所述机身顶部左右斜面安装两组相对的抛头,同一组两只相对斜置的抛头中心线夹角α =28° 35°,两条中心线交汇点在卧置工件朝下的外壁处,位于右侧的抛头内置抛丸轮右旋,位于左侧的抛头内置抛丸轮左旋,两只不同旋向的抛丸轮组成钢丸宽幅喷射区。上述结构中,抛头抛出的钢丸喷射区长度大于或等于工件瓶体的长度。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积极效果I、结构简单、制造容易;2、多点双向斜置结构,钢丸呈锐角撞击工件表面,清洁效率高;3、两组抛头从不同方向抛丸,钢丸喷射区大,无清洁盲区。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结构主视示意图。图2是图I的俯视图。图3是图I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根据附图并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I所示的净化液化石油气钢瓶外壁的抛丸机,它包括机身I、转轴2、抛头3。所述机身I是一种凸字形壳体构件,其凸部横截面呈三角屋顶形,机身I内置两根纵向平行相间的转轴2构成纵向输送机构。所述抛头3配置的电机3. I尾部朝外侧。所述机身I顶部左右斜面安装两组相对的抛头3,同一组两只相对斜置的抛头3中心线夹角a =28° 35°, 本实施例中a =30°。两条中心线交汇点在卧置工件4朝下的外壁处,位于右侧的抛头3内置抛丸轮3. 2右旋,位于左侧的抛头3内置抛丸轮3. 2左旋,两只不同旋向的抛丸轮3. 2组成钢丸宽幅喷射区3. 3。两侧成a =30°夹角的钢丸宽幅喷射区3. 3同时作用于工件4外壁, 钢丸呈锐角撞击工件4外壁,清洁效率高,无清洁盲区。权利要求1.一种净化液化石油气钢瓶外壁的抛丸机,它包括机身(I)、转轴(2)、抛头(3);所述机身(I)是一种凸字形壳体构件,其凸部横截面呈三角屋顶形,机身(I)内置两根纵向平行相间的转轴(2)构成纵向输送机构;所述抛头(3)配置的电机(3. I)尾部朝外侧;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身(I)顶部左右斜面安装两组相对的抛头(3),同一组两只相对斜置的抛头(3) 中心线夹角a =28° 35°,两条中心线交汇点在卧置工件(4)朝下的外壁处,位于右侧的抛头(3)内置抛丸轮(3. 2)右旋,位于左侧的抛头(3)内置抛丸轮(3. 2)左旋,两只不同旋向的抛丸轮(3. 2)组成钢丸宽幅喷射区。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净化液化石油气钢瓶外壁的抛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抛头(3)抛出的钢丸喷射区(3. 3)长度大于或等于工件(4)瓶体的长度。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净化液化石油气钢瓶外壁的抛丸机,它包括机身、转轴、抛头。所述机床是一种凸字形壳体构件,其凸部横截面呈三角形屋顶形,机身内置两根纵向平行相间的转轴构成纵向输送机构。所述机身顶部左右斜面安装两组相对的抛头,同一组两只相对斜置的抛头中心夹角α=280~350,两条中心线交汇点在卧置工件朝下的外壁处,位于右侧的抛头内置抛丸轮右旋,位于左侧的抛头内置抛丸轮左旋,两只不同旋向的抛丸轮组成钢丸宽幅喷射区。本技术采用多点双向斜置结构,钢丸呈锐角撞击工件表面,清洁效率高,更重要的是无清洁盲区。文档编号B24C3/14GK202344402SQ20112047605公开日2012年7月25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25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25日专利技术者朱奇伟, 朱海荣 申请人:姜堰市越海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奇伟朱海荣
申请(专利权)人:姜堰市越海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