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玻璃池炉的偏心式流液洞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611811 阅读:2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7-26 13: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玻璃池炉的偏心式流液洞结构,包括加料口、熔化池、流液洞、工作池和料道,加料口位于熔化池的单侧,熔化池和工作池之间通过流液洞相连通,料道与工作池相连通,玻璃池炉的中心线为熔化池和工作池的中心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流液洞的中心线不在玻璃池炉的中心线上,偏向于加料口一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与传统的玻璃池炉的流液洞结构相比,由于流液洞不设置在玻璃池炉的中心线上,而是偏向于加料口一侧,这样配合料的在炉内的行程增长,配合料在炉内停留时间增加,配合料熔化、澄清、均化的时间就越长,从而大幅度提高玻璃液的出料量和质量。(*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玻璃池炉的偏心式流液洞结构,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的玻璃行业。
技术介绍
玻璃窑炉是一种生产玻璃或者玻璃制品的一种高温窑炉,马蹄焰池炉作为玻璃窑炉的一种得到广泛应用。通常,马蹄焰池炉采用的是单侧加料方式,且流液洞与熔化池中心在一条线上一种同心式流液洞。单侧加料的马蹄焰池炉具有占地面积少、投资少、设备利用率高、孔口溢流损失少、热效率高等优点。但是单侧加料的马蹄焰池炉也有许多不足由于流液洞与熔化池中心在一条线上导致配合料行程较短,从而容易产生加料口对面的池墙砖易腐蚀及加料口另一侧的供料道在临界状态下易产生气泡等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即具有配合料行程较长,提高玻璃液的出料量及质量的一种玻璃池炉的偏心式流液洞结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玻璃池炉的偏心式流液洞结构,包括加料口、熔化池、流液洞、工作池和料道,加料口位于熔化池的单侧,熔化池和工作池之间通过流液洞相连通,料道与工作池相连通,玻璃池炉的中心线为熔化池和工作池的中心线,流液洞的中心线不与玻璃池炉的中心线重合且偏向于加料口一侧;进一步,所述的流液洞的横截面积小于熔化池和工作池的横截面积;进一步,所述的料道至少在一个以上。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本技术中流液洞不设置在玻璃池炉的中心线上,而是偏向于加料口一侧,这样配合料的在炉内的行程增长,配合料在炉内停留时间增加,配合料熔化、澄清、均化的时间就越长,从而大幅度提闻玻璃液的出料量和质量。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请参阅图I所示,一种玻璃池炉的偏心式流液洞结构,包括加料口 I、熔化池2、流液洞3、工作池4和料道5,加料口 I位于熔化池2的单侧,熔化池2和工作池4之间通过流液洞3相连通,玻璃池炉的中心线为熔化池2和工作池4的中心线,料道5与工作池4相连通,料道5有两个并以玻璃池炉的中心线为中心对称分布,流液洞3的中心线不与玻璃池炉的中心线重合且偏向于加料口 I 一侧,同时流液洞3的横截面积小于熔化池2和工作池4的横截面积。权利要求1.一种玻璃池炉的偏心式流液洞结构,包括加料口、熔化池、流液洞、工作池和料道,加料口位于熔化池的单侧,熔化池和工作池之间通过流液洞相连通,料道与工作池相连通,玻璃池炉的中心线为熔化池和工作池的中心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流液洞的中心线不在玻璃池炉的中心线上,偏向于加料口一侧。2.按照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玻璃池炉的偏心式流液洞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流液洞的横截面积小于熔化池和工作池的横截面积。3.按照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玻璃池炉的偏心式流液洞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料道至少在一个以上。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玻璃池炉的偏心式流液洞结构,包括加料口、熔化池、流液洞、工作池和料道,加料口位于熔化池的单侧,熔化池和工作池之间通过流液洞相连通,料道与工作池相连通,玻璃池炉的中心线为熔化池和工作池的中心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流液洞的中心线不在玻璃池炉的中心线上,偏向于加料口一侧。本技术与传统的玻璃池炉的流液洞结构相比,由于流液洞不设置在玻璃池炉的中心线上,而是偏向于加料口一侧,这样配合料的在炉内的行程增长,配合料在炉内停留时间增加,配合料熔化、澄清、均化的时间就越长,从而大幅度提高玻璃液的出料量和质量。文档编号C03B5/20GK202346882SQ201120453079公开日2012年7月25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16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16日专利技术者刘作武, 张国礼, 陈兴孝 申请人:重庆莱弗窑炉技术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兴孝刘作武张国礼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莱弗窑炉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