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钢结构住宅的Z形偏心支撑格构式钢管柱组合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689418 阅读:1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1-09 04: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钢结构住宅的Z形偏心支撑格构式钢管柱组合墙,钢结构住宅具有多个第一结构梁、第二结构梁以及第三结构梁,第二结构梁以及第三结构梁分别垂直于第一结构梁,Z形偏心支撑格构式钢管柱组合墙包括第一暗墙、第二暗墙以及第三暗墙,第一暗墙沿第二结构梁的长度方向延伸且交汇于第一结构梁,第二暗墙沿第三结构梁的长度方向延伸且交汇于第一结构梁,第三暗墙沿第一结构梁方向延伸且两端分别与第一暗墙以及第二暗墙交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住宅建筑内柱体破坏室内空间整体性和适用性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格构式钢管柱组合墙,具体涉及一种特别适用于钢结构住宅的Z形偏心支撑格构式钢管柱组合墙
技术介绍
在我国传统粗放型住宅建设模式下,住宅建设对人工依赖程度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低,并导致严重的环境污染,一定程度上形成了住宅产业化和绿色住宅建筑的倒逼机制。同时,我国钢铁行业产能严重过剩,未来很长时间内钢材价格将在低位徘徊。因而,多高层钢结构住宅应运而生。具体地,如图5至图6,在钢结构住宅的不同墙体的位置,由于其结构柱I’的横截面尺寸较大,结构梁或墙体90的交接处会有一个柱体的角O’伸入房间内,从而破坏了室内空间的整体性和适用性。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缺陷,现提供一种用于钢结构住宅的Z形偏心支撑格构式钢管柱组合墙,完善与住宅钢结构相匹配的性能要求和构造规定,以解决现有住宅建筑内柱体破坏室内空间整体性和适用性的问题,提高墙体的装配化程度,形成符合产业化要求的墙体产品和连接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一种用于钢结构住宅的Z形偏心支撑格构式钢管柱组合墙,钢结构住宅具有多个第一结构梁、第二结构梁以及第三结构梁,第二结构梁以及第三结构梁分别垂直于第一结构梁,Z形偏心支撑格构式钢管柱组合墙包括第一暗墙、第二暗墙以及第三暗墙,第一暗墙沿第二结构梁的长度方向延伸且交汇于第一结构梁,第二暗墙沿第三结构梁的长度方向延伸且交汇于第一结构梁,第三暗墙沿第一结构梁方向延伸且两端分别与第一暗墙以及第二暗墙交汇,第一暗墙、第二暗墙以及第三暗墙均包括:节点柱,位于第一暗墙、第二暗墙以及第三暗墙的端部;位于不同高度的至少第一连接梁以及第二连接梁,第一连接梁以及第二连接梁分别连接于相邻节点柱之间;斜支撑,包括第一连接端以及第二连接端,第一连接端连接于第一连接梁与节点柱的交点,第二连接端连接于第二连接梁与节点柱的交点;沿第一连接梁长度方向的下翼缘板与沿节点柱长度方向的中心线延长交汇于第一中心点;沿第二连接梁长度方向的上翼缘板与沿节点柱长度方向的中心线延长交汇于第二中心点;沿斜支撑长度方向的中心线自第一连接端延长交汇于第一中心点;沿斜支撑长度方向的中心线自第二连接端延长交汇于第二中心点。本技术用于钢结构住宅的Z形偏心支撑格构式钢管柱组合墙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节点柱之间的斜支撑形成桁架结构,替代现有的结构柱与梁进行连接,从而形成暗墙组合墙,在满足梁柱连接节点位置的强度要求的同时,又可以避免结构柱凸出于室内。优选地,斜支撑具有多个,位于不同高度的相邻两个斜支撑相互平行。优选地,斜支撑具有多个,位于不同高度的相邻两个斜支撑相互交叉。优选地,节点柱为方形钢管柱且内部浇筑混凝土,第一连接梁、第二连接梁以及结构梁为工字梁。【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用于钢结构住宅的Z形偏心支撑格构式钢管柱组合墙中第一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对应于图1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对应于图2中A-A截面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为在图3基础上第二实施例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图5为现有住宅建筑转角处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6为现有住宅建筑边墙处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利于对本技术的结构的了解,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进行说明。实施例一:参照图1,为本技术用于钢结构住宅的Z形偏心支撑格构式钢管柱组合墙中第一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参照图2,为对应于图1的平面结构示意图。结合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钢结构住宅的Z形偏心支撑格构式钢管柱组合墙,钢结构住宅中多个第一结构梁2、第二结构梁2’以及第三结构梁2”,第二结构梁2’以及第三结构梁2”分别垂直于第一结构梁2,两个第一结构梁2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Z形偏心支撑格构式钢管柱组合墙包括第一暗墙9、第二暗墙9’以及第三暗墙9”,第一暗墙9沿第二结构梁2’的长度方向延伸且交汇于第一结构梁2,第二暗墙9’沿第三结构梁2”的长度方向延伸且交汇于第一结构梁2,第三暗墙9”沿第一结构梁2方向延伸且两端分别与第一暗墙9以及第二暗墙交汇9’交汇,其中,第一暗墙9、第二暗墙9’以及第三暗墙9”均包括:多个节点柱3,分别位于第一暗墙9、第二暗墙9’以及第三暗墙9”的端部;位于不同高度且相互平行的至少第一连接梁5以及第二连接梁5’,第二连接梁5’位于第一连接梁5之下,第一连接梁5以及第二连接梁5’的两端分别连接于相邻节点柱3之间且宽度小于或等于节点柱3;多根斜支撑6,包括第一连接端以及第二连接端,第一连接端连接于节点柱3与第一连接梁5的交点,第二连接端连接于节点柱3与第二连接梁5’的交点。如图2所示,较为优选地,节点柱3为方形钢管柱且内部浇筑混凝土,第一连接梁5、第二连接梁5’以及结构梁2为工字梁。另外,可进一步对节点柱3上对应不同高度结构梁2的位置加设第一加强套筒,对节点柱3对应不同高度结构梁2的位置加设第二加强套筒,将结构梁2焊接连接于第二加强套筒,第一连接梁5以及第二连接梁5’焊接连接于第一加强套筒与第二加强套筒之间,以此,增加连接强度。如图3所示,具体地,沿第一连接梁5长度方向的下翼缘板与沿节点柱3长度方向的中心线延长交汇于第一中心点,沿第二连接梁5’长度方向的上翼缘板与沿节点柱3长度方向的中心线延长交汇于第二中心点,沿斜支撑6长度方向的中心线自第一连接端延长交汇于第一中心点,沿斜支撑6长度方向的中心线自第二连接端延长交汇于第二中心点,使得结构强度更佳。其中,位于不同高度的相邻两个斜支撑6相互交叉。实施例二:参照图4所示,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本实施例的不同点在于,位于不同高度的相邻两个斜支撑6相互平行。其他结构基本与实施例一相同,因而不再此多加赘述。以上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中普通技术人员可根据上述说明对本技术做出种种变化例。因而,实施例中的某些细节不应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定,本技术将以所附权利要求书界定的范围作为保护范围。【主权项】1.一种用于钢结构住宅的Z形偏心支撑格构式钢管柱组合墙,所述钢结构住宅具有第一结构梁、第二结构梁以及第三结构梁,所述第二结构梁以及所述第三结构梁分别垂直于所述第一结构梁,其特征在于,所述Z形偏心支撑格构式钢管柱组合墙包括第一暗墙、第二暗墙以及第三暗墙,所述第一暗墙沿所述第二结构梁的长度方向延伸且交汇于所述第一结构梁,所述第二暗墙沿所述第三结构梁的长度方向延伸且交汇于所述第一结构梁,所述第三暗墙沿所述第一结构梁方向延伸且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暗墙以及所述第二暗墙交汇,所述第一暗墙、所述第二暗墙以及所述第三暗墙均包括: 节点柱,位于所述第一暗墙、所述第二暗墙以及所述第三暗墙的端部; 位于不同高度的至少第一连接梁以及第二连接梁,所述第一连接梁以及所述第二连接梁分别连接于相邻所述节点柱之间; 斜支撑,包括第一连接端以及第二连接端,所述第一连接端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梁与所述节点柱的交点,所述第二连接端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梁与所述节点柱的交点; 沿所述第一连接梁长度方向的下翼缘板与沿所述节点柱长度方向的中心线延长交汇于第一中心点; 沿所述第二连接梁长度方向的上翼缘板与沿所述节点柱长度方向的中心线延长交汇于第二中心点; 沿所述斜支撑长度方向的中心线自所述第一连接端延长交汇于所述第一中心点; 沿所述斜支撑长度方向的中心线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钢结构住宅的Z形偏心支撑格构式钢管柱组合墙,所述钢结构住宅具有第一结构梁、第二结构梁以及第三结构梁,所述第二结构梁以及所述第三结构梁分别垂直于所述第一结构梁,其特征在于,所述Z形偏心支撑格构式钢管柱组合墙包括第一暗墙、第二暗墙以及第三暗墙,所述第一暗墙沿所述第二结构梁的长度方向延伸且交汇于所述第一结构梁,所述第二暗墙沿所述第三结构梁的长度方向延伸且交汇于所述第一结构梁,所述第三暗墙沿所述第一结构梁方向延伸且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暗墙以及所述第二暗墙交汇,所述第一暗墙、所述第二暗墙以及所述第三暗墙均包括:节点柱,位于所述第一暗墙、所述第二暗墙以及所述第三暗墙的端部;位于不同高度的至少第一连接梁以及第二连接梁,所述第一连接梁以及所述第二连接梁分别连接于相邻所述节点柱之间;斜支撑,包括第一连接端以及第二连接端,所述第一连接端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梁与所述节点柱的交点,所述第二连接端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梁与所述节点柱的交点;沿所述第一连接梁长度方向的下翼缘板与沿所述节点柱长度方向的中心线延长交汇于第一中心点;沿所述第二连接梁长度方向的上翼缘板与沿所述节点柱长度方向的中心线延长交汇于第二中心点;沿所述斜支撑长度方向的中心线自所述第一连接端延长交汇于所述第一中心点;沿所述斜支撑长度方向的中心线自所述第二连接端延长交汇于所述第二中心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强苗冬梅马荣全梁建军董继勇冯国军孙学峰王浩葛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