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光二极管光源模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606471 阅读:2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7-22 12:13
一种发光二极管光源模组,其包括多个发光二极管,至少一色彩感应元件及一控制模组。所述多个发光二极管分别发出不同波长的光线。所述发光二极管光源模组在各发光二极管的半幅角出光方向上分别形成有反射区域。所述色彩感应元件侦测由所述反射区域反射的各波长光线的强度。所述控制模组根据所述色彩感应元件侦测的各波长光线的强度调整各发光二极管的驱动电流。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发光二极管光源模组在多个发光二极管的半幅角出光方向上分别形成反射区域,通过色彩感应元件侦测由所述反射区域反射到色彩感应元件上的各波长光线的强度,根据侦测的各波长光线的强度调整各发光二极管的驱动电流,从而调整各发光二极管的发光强度,使混光后的光线色温比较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发光二极管光源模组
技术介绍
在照明领域中,稳定的色温是光源模组的一个重要的品质特征。一般来说,白光可以采用红、绿、蓝三色光混合形成,形成白光的红、绿、蓝三色光的强度比一般为2 6 1。在常温下,发光二极管的发光强度与输入电流具有线性关系,然而在实际应用中,发光二极管的发光强度一般会随着温度的改变而改变,因此在利用多个发光二极管进行混光的过程中,红、绿、蓝三色光的强度比例会根据温度的改变而发生变化,从而会影响光源模组发出的白光的色温,造成色温不稳定。另外,由于发光二级管存在使用寿命问题,其发光强度会因为使用时间的增加而逐渐衰减,从而也会影响到光源模组发出的光线的色温。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色温稳定的发光二极管光源模组。一种发光二极管光源模组,其包括多个发光二极管,至少一色彩感应元件及一控制模组。所述多个发光二极管分别发出不同波长的光线。所述发光二极管光源模组在各发光二极管的半幅角出光方向上分别形成有反射区域。所述色彩感应元件侦测由所述反射区域反射的各波长光线的强度。所述控制模组根据所述色彩感应元件侦测的各波长光线的强度调整各发光二极管的驱动电流。相较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发光二极管光源模组在多个发光二极管的半幅角出光方向上分别形成反射区域,通过色彩感应元件侦测由所述反射区域反射到色彩感应元件上的各波长光线的强度,根据侦测的各波长光线的强度调整各发光二极管的驱动电流,从而调整各发光二极管的发光强度,使混光后的光线色温比较稳定。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发光二极管光源模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方式中的发光二极管光源模组结构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发光二极管光源模组 10发光二极管100紫外光发光二极管 110红光发光二极管120蓝光发光二极管130荧光片200绿色荧光粉210反射层220色彩感应元件300控制模组400反射膜500反射区域510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实施方式一请参阅图1,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方式提供的发光二极管光源模组10包括多个发光二极管100、荧光片200、至少一色彩感应元件300以及控制模组400。所述多个发光二极管100包括紫外光发光二极管110、以及位于所述紫外光发光二极管Iio两侧的红光发光二极管120和蓝光发光二极管130。根据发光二极管的特性,其半幅角方向上的发光强度为其正向发光强度(最大发光强度)的1/2。在本实施方式中,对于所述紫外光发光二极管110来说,定义半幅角方向的光线A,其与紫外光发光二极管110的正向发光方向的夹角为ω。对于所述红光发光二极管120来说,定义半幅角方向的光线B,其与红光发光二极管120的正向发光方向的夹角为φ。对于所述蓝光发光二极管130来说,定义半幅角方向的光线C,其与蓝光发光二极管130的正向发光方向的夹角为θ。所述紫外光发光二极管110、红光发光二极管120以及蓝光发光二极管130的半幅角方向的光线Α、Β以及C的光强度分别为所述紫外光发光二极管110、红光发光二极管120以及蓝光发光二极管130的正向发光强度的1/2。所述荧光片200遮挡在所述多个发光二极管100的出光光路上,所述荧光片200中与所述紫外光发光二极管110相对应的区域内含有绿色荧光粉210,所述荧光片200的其余部分不含有荧光粉。所述紫外光发光二极管110激发所述荧光片200中的绿色荧光粉210产生绿光,所述绿光与所述红光发光二极管120和蓝光发光二极管130发出的红光以及蓝光混合,可以产生白光。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荧光片200中还含有光扩散离子。所述荧光片200的表面与所述紫外光发光二极管110、红光发光二极管120以及蓝光发光二极管130的半幅角方向的光线Α、Β以及C相交的区域分别涂敷有一层反射层220,形成多个反射区域。所述反射层220也可以设计为朝向所述发光二极管100方向弯曲的弧形,从而可以增加所述反射层的聚光功能。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反射层220为高反射膜或者部分穿透部分反射膜。所述色彩感应元件300用于感测所述多个发光二极管100发出的经所述反射层220反射的不同波长光线的强度。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色彩感应元件300的数量为两个,其分别位于所述紫外光发光二极管110与所述红光发光二极管120之间以及所述紫外光发光二极管110与所述蓝光发光二极管之间。所述紫外光发光二极管110激发所述绿色荧光粉产生的部分绿光、所述红光发光二极管120产生的部分红光以及所述蓝光发光二极管130产生的部分蓝光由所述反射层220反射到所述色彩感应元件300上,所述色彩感应元件300侦测反射到其上的绿光、红光以及蓝光的强度。所述控制模组400与所述色彩感应元件300连接,其根据所述色彩感应元件300侦测的不同波长光线的强度确定各波长光线强度的比例,并根据原设定的各波长光线强度的比例,调整各发光二极管100的驱动电流。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制模组400根据所述色彩感应元件300侦测的红光、绿光以及蓝光的强度来确定红光、绿光以及蓝光强度比例,然后根据原设定的红光、绿光以及蓝光的强度的比例,分别调整所述紫外光发光二极管110、红光发光二极管120以及蓝光发光二极管130的驱动电流,使所述红光、绿光以及蓝光强度比例满足原设定的比例。由于所述各发光二极管100的半幅角方向上的光线强度为各发光二极管100正向发光强度的1/2,因此根据发光二极管这一特性,将各发光二极管100半幅角方向反射的光线作为参考光源,并通过所述色彩感应元件300侦测的光强度与原先所设定的光强度进行比较,来调整所述各发光二极管100的驱动电流,进而调整各发光二极管100的发光强度,使所述发光二极管光源模组10能够提供稳定的色温。当然能够想到的是,所述多个发光二极管100并不限定为本实施方式中的紫外光发光二极管110、红光发光二极管120以及蓝光发光二极管130,也可以根据需要混合的光线的颜色来确定各发光二极管100的发光波长。实施方式二请参阅图2,所述发光二极管光源模组10的第二实施方式与所述实施方式一相似,二者区别在于,在第二实施方式中,所述发光二极管光源模组10的所述荧光片200表面贴附有一层反射膜500。所述反射膜500与所述紫外光发光二极管110、红光发光二极管120以及蓝光发光二极管130的半幅角方向的光线A、B以及C相交的区域形成有反射区域510,其余区域是透明区域。所述紫外光发光二极管110激发所述荧光片200中的绿色荧光粉210产生的部分绿光、所述红光发光二极管120发出的部分红光以及所述蓝光发光二极管130发出的部分蓝光分别由所述反射膜500上的反射区域510反射到所述色彩感应元件300中,所述控制模组400根据所述色彩感应元件300侦测的各颜色光线的强度,调整各发光二极管100的电流强度。相较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发光二极管光源模组在多个发光二极管的半幅角出光方向上分别形成反射区域,通过色彩感应元件侦测由所述反射区域反射到色彩感应元件上的各波长光线的强度,根据侦测的各波长光线的强度调整各发光二极管的驱动电流,从而调整各发光二极管的发光强度,使混光后的光线色温比较稳定。可以理解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坚信
申请(专利权)人: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