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郑家伟专利>正文

实验室静态排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601807 阅读:1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7-22 04: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实验室静态排气装置,其特征是:包括气井、排气主干道、室内排气管道和设置在室内排气道上的空气调节阀等。气井置于室外与地面垂直,排气主干道的一端与气井连通,室内排气管道与排气主干道连通。与现有排气系统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节能能源:实验室静态排气系统利用实验设备产生的热能、人体释放的热能以及实验过程产生的热能为动力,而不使用电力,所以节约了大量能源;2、节约资金:无需电力设备及其它实验设备,不使用电力,因此节约了资金;3、优化了环境,保护了实验设备,促进了人体健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排气,具体是实验室静态排气装置
技术介绍
排气是实验室安全的重要环节之一,对实验室清洁、室内仪器设备的寿命和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健康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常见排气方式有第一种为自由扩散式排气将门窗打开,以室外气排出室内空气。其不足之处在于排气慢且不完全,室内顶部残存淤气;第二种为窗外直排式排气用排气扇将室内气体直接排至室外,有一定效果,但影响室内外美观,安装受限;第三种为管道强排式排气通过排气管道将室内气体压至室外,效果不错。不足之处在于采用大功率排气扇,消耗大量能源,且噪音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节能、环保、成本低、结构简单、易于制作的实验室静态排气装置。实现本专利技术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实验室静态排气装置,主要包括气井、排气主干道、室内排气管道、空气调节阀和气井盖等,气井一般置于室外,与地面垂直,有一定高度,顶端戴上气井盖,侧面与排气主干道相接;排气主干道的一端与气井连通,另一端与室内排气管道相接;室内排气管道一端与排气主干道连通,另一端与空气调节阀相接。所述气井俗称烟@,是与地平面垂直且有一定高度的排气管道,一般由砖砌或水泥混凝土预制,内壁平整,顶端设有气井盖,侧面与排气主干道相接。所述排气主干道由竖直短管和水平长管通过连接管接合组成“ 形(即“烟斗”形)的管道。竖直短管置于气井内,排气口向上;水平长管设置在实验室旁,与室内排气管道相接。所述室内排气管道布设在室内,管道的一端穿过墙壁与排气主干道连通,另一端与室内空气调节阀相连。根据需要一个实验室可设一个或多个室内排气管道。本装置利用实验室内仪器设备运行产生大量的热能和工作人员散发的热能使室内空气温度升高,体积增大,浮力增大,形成向上的压力,使室管道内空气定向向上流动,将室内“淤气”排出室外,同时,控制室内空气有序定向流动,为“静态”排气系统提供了有利条件。实验室静态排气能将实验室内的“淤气”连续排到室外,保证室内空气保持清新,这对实验室工作人员身体健康和实验室仪器设备寿命都有十分重要意义。与现有排气系统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节能能源实验室静态排气系统利用实验设备产生的热能、人体释放的热能以及实验过程产生的热能为动力,而不使用电力,所以节约了大量能源;2、节约资金无需电力设备及其它复杂贵重实验设备,不使用电力,因此节约了资金;3、优化了环境,保护了实验设备,促进了人体健康。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排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一个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但不是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如图1所示,一种实验室静态排气装置,包括气井1、排气主干道2、室内排气管道3、空气调节阀4和气井盖5等。气井1是与地平面垂直的砖块结构或水泥混凝土预制结构的排气管道。以四层楼建筑为例,气井高约为15米,井外径约为80X70cm(砖砌)或60X50cm (混凝土预制),井洞内尺寸约为50X40cm,井洞截面积约为2000cm2,内壁以水泥砂浆涂平,气井顶端设一个“帽子”即气井盖5,气井盖5下缘与气井顶端相距40 cm。排气主干道2为“^”形管道,外直径为^cm,内直径为25cm,即内孔截面积500cm2。竖直短管2_1设在气井内,高约50cm,开口向上;水平长管2-2位于实验室旁,其高度在实验室的顶部,与室内排气管道水平相接。室内排气管道是设在实验室内楼顶板之下的水平管道,外管直径为11cm,即内孔截面积为100cm2,管道末端设空气调节阀。空气调节阀为控制室内空气流量大小的单向阀门,与外管直径为Ilcm的室内排气管道相匹配。各管道之间用连接管紧密连接。本专利技术在选材上,气井外壁系用一般砖块砌成或水泥混凝土预制,依所需排气量确定其排气管横截面积,气井内壁平整;排气主干道和室内排气管道系采用防火、隔热的塑料管,其横截面积依所需排气量而定;排气主干道、室内排气管道和空气调节阀之间的连接管也采用防火、隔热的塑料管;空气调节阀系调节管道启闭和排气量大小的塑料或金属结构。本专利技术在结构上,采用了流体动力学中“管道流体‘高速-低压’原理”设计的负压抽吸结构及防止空气倒流的“ 形结构,为静态排气系统提供了结构上的保证。权利要求1.一种实验室静态排气装置,其特征是包括气井、排气主干道、室内排气管道和设置在室内排气道上的空气调节阀,气井置于室外与地面垂直,排气主干道的一端与气井连通, 室内排气管道与排气主干道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验室静态排气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气井与地平面垂直,气井顶端设有与气井顶端有距离的气井盖。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验室静态排气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排气主干道为由竖直短管和水平长管通过连接管组成“ 形的管道,竖直短管置于气井内,水平长管设置在实验室内。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验室静态排气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室内排气管道的一端与排气主干道连通,每个室内排气管道上部设有空气调节阀。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实验室静态排气装置,其特征是包括气井、排气主干道、室内排气管道和设置在室内排气道上的空气调节阀等。气井置于室外与地面垂直,排气主干道的一端与气井连通,室内排气管道与排气主干道连通。与现有排气系统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节能能源实验室静态排气系统利用实验设备产生的热能、人体释放的热能以及实验过程产生的热能为动力,而不使用电力,所以节约了大量能源;2、节约资金无需电力设备及其它实验设备,不使用电力,因此节约了资金;3、优化了环境,保护了实验设备,促进了人体健康。文档编号B08B15/00GK102553878SQ20121004304公开日2012年7月11日 申请日期2012年2月24日 优先权日2012年2月24日专利技术者施文祥, 梁丹, 郑家伟 申请人:施文祥, 梁丹, 郑家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家伟梁丹施文祥
申请(专利权)人:郑家伟梁丹施文祥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