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花檵木提取物在制备愈伤药物中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598874 阅读:1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7-22 00: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白花檵木提取物在制备促进伤口愈合药物中的用途。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大鼠皮肤割伤模型(incision?wound?model)和切除伤模型(excision?wound?model)两种国际常用体内模型研究白花檵木粗提物的促愈合作用,实验证实可显著促进大鼠皮肤愈合速度,缩短伤口愈合时间,增加伤口愈合强度,促进伤口处细胞及血管新生;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发现:将白花檵木粗提物进一步分离提取的组分中,石油醚层,乙酸乙酯层和正丁醇层促进伤口愈合作用较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白花檣木提取物在制备愈伤药物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皮肤创伤是人类常见的健康问题,大致分为开放式和封闭式两类,其中开放式创伤包括擦伤,撕裂伤,射伤,割伤,切除伤和手术伤等,封闭式创伤包括挫伤、挤压伤、扭伤、 震荡伤、关节脱位和半脱位、闭合性骨折、闭合性内脏伤等。皮肤最主要功能是作为天然屏障,防止机体外液流失,保护机体免受外界环境干扰和侵害。皮肤创伤是一种常见的健康问题,自古有之,并且发生率较高,如处理不当,会引起严重问题甚至死亡。因此,寻找促进伤口愈合的药物,是药物研发领域最古老,也是最重要的挑战之一。白花檣木(Loropetalum chinens)又称白花檣木,是檣木的一种,是金缕梅科 (Hamamelidaceae)檣木属的常青灌木植物,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白花檣木始载于《植物名实图考》,具有“愈合止血、涩肠止泻、生肌、消炎、镇痛”之功效,应用于治疗创伤出血。尽管白花檣木的历史记载、民间用药及相关研究报道均显示白花檣木止血愈合、促进伤口愈合效果显著,但其功效的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尚不清楚。未见有报道用白花檣木的提取物制备促进伤口愈合的药物。因此,对白花檣木进行促皮肤愈合研究,寻找有效成分,对于寻找皮肤创伤治疗药物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开发一种用白花檣木提取物为原料制备具有促进伤口愈合的作用的药物。所述白花檣木包括白花檣木植物的花、茎、叶、枝。所述白花檣木的提取物,是用药物可接受的溶剂对白花檣木进行浸提所得的粗提物。所述白花檣木提取物优选的提取方法是将白花檣木鲜材料破碎,采用组合菌酶解方法获得白花檣木生物破壁产物,采用动态温浸法提取16小时,得到提取浸膏;先用醇提水沉法去除绿素等脂溶性杂质,再用水提醇沉法去除糖类等水溶性杂质,得到白花檣木粗提物,重量为原料重量的5. 5-6%。所述生物组合菌(名称代号D424),为景德板鸡(ZL92108674. I)制作时的发酵粉, 来源于江西景德板鸡实业公司保存的原菌种荷兰株芽孢。本专利技术人以白花檣木及其分离产物为研究对象,采取国际常用的呋喃西林作为阳性对照,以大鼠皮肤割伤和切除伤作为研究模型展开实验,观察白花檣木促大鼠皮肤伤口愈合作用,并对有效组分进行促愈合作用筛选,为白花檣木促皮肤愈合物质基础研究奠定工作基础。本专利技术采用的研究方法是I、采用液质联用对白花檣木可能的化学成分进行初步分析;2、对白花檣木粗提物采用大鼠皮肤割伤模型(incision wound model)和切除伤模型(excision wound model)两种国际常用体内模型研究其促愈合作用。割伤模型,是指用锐利刀片将皮肤或其他组织割开,能以最小的并行损伤快速破坏组织完整性。割伤后伤口大小与多种因素有关,如皮下脂肪,伤口处张力大小以及动物种属等。通过机械方式使伤口闭合,伤口恢复迅速,并且疤块组织生成最少。处理伤口时无论是用绷带,缝合还是夹住的方法,主要目的均是为了将组织间缝隙缩小至最小,使伤口边缘能通过肉芽组织和表皮再生而迅速愈合。因此,这种创伤模型最适合于分析伤口愈合强度; 由于受到伤口愈合时体积或面积的限制,该模型不适合用于组织学检测或生化及表皮再生的评估。切除伤模型,这种伤口指的是目标区域中有较大体积的组织被移除掉,根据严重程度,切除伤又可细分为胶带粘除伤,起泡,撕裂伤,全切除伤等。全切除模型指将表皮和真皮全部切除,直达皮下脂肪层,出血及体液流失更为严重,而且更易被感染。这种模型具有多种优势,如伤口体积较大,真皮组分均参与愈合过程,只在伤口边缘开始表皮再生,以及可以对伤口位置进行生化、组织学及细胞增殖研究等。在这一模型中,以初始伤口面积或体积为基础的伤口愈合速率也是经常被研究的指标。3、对白花檣木粗提取进行进一步提取将上述白花檣木粗提物用乙醇提取,将乙醇提取物用水分散,再分别用选自石油醚、乙酸乙酯或正丁醇的有机溶剂萃取。并采用大鼠皮肤割伤模型对不同溶剂萃取后所得的提取物进行促愈合作用的筛选结果I、白花檣木提取物可显著促进大鼠皮肤愈合速度,缩短伤口愈合时间,增加伤口愈合强度,促进伤口处细胞及血管新生;2、白花檣木分离提取组分中,石油醚层,乙酸乙酯层和正丁醇层促皮肤愈合作用较强,提示白花檣木的促愈合作用物质极性较小。结论白花檣木具有明显促愈合作用,促愈合作用物质极性较小,主要分布在石油醚层,乙酸乙酯层和正丁醇层。附图说明图I是白花檣木提取物紫外检测色谱图,其中Red 254nm, Blue 285nm, Green 360nm.;图2是白花檣木提取物的离子色谱图Black :m/z 191 (奎尼酸的母核);Blue :m/ z 285 (山萘酹/木犀草素的母核);Red:m/z 301(槲皮黄酮的母核);Green :m/z 316(杨梅酮的母核).;图3ELC增加切割伤模型恢复第10日的创面皮肤牵拉张力,*P < 0. 05,***P < 0. 001,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 < 0. 05,与阳性药组比较.数据表示为均值土标准差.η =5 ;图4ELC缩短切除伤模型的创面完全愈合时间,*Ρ < 0. 05,< 0. 001,与空白对照组比较;#Ρ < 0. 05,与阳性药组比较.数据表示为均值土标准差.η = 5 ;图5大鼠切除伤创面恢复过程图像记录;图6大鼠切除伤模型的新生皮肤组织染色切片,模型组(A),ECL组(B) (40X);图7大鼠切除伤模型的新生皮肤组织⑶34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模型组(A),ECL组 ⑶(40X);图8切割伤模型恢复第10天的创面皮肤的牵拉张力,*P < O. 05,< O. 001,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数据表示为均值土标准差.η = 5 ;图9切割伤模型恢复第8日的创面皮肤牵拉张力,*Ρ < O. 05,***Ρ < O. 001,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数据表示为均值土标准差.η = 5。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I白花檣木粗提物的提取及化学成分分析I、白花檣木粗提物的提取将白花檣木鲜材料破碎,采用组合菌酶解方法获得白花檣木生物破壁产物,采用动态温浸法提取16小时,得到提取浸膏;先用醇提水沉法去除叶绿素等脂溶性杂质,再用水提醇沉法去除糖类等水溶性杂质,对白花檣木的粗提物初步分离纯化,得到粗提物,重量为原料重量的5. 5-6%。所述组合菌酶解所用菌种是荷兰株芽孢,来源于景德板鸡发酵粉,由江西景德板鸡实业公司生产。原菌种荷兰株芽孢是唯一不产生肠毒素的菌种,经培养,在二次代谢中分离出 D429,过程是肉汤斜面培养。石腊封存2个月后再次分离菌体,并组扩大培养,然后再分离, 最后经扩群,提取其浮生藻,冻干成活性菌体粉。(菌种培养基为肉汤琼脂等)。具体方法按中国专利200910242020. 9和200910242037. 4的方法操作。2、白花檣木化学成分分析一、样品制备精称粗提粉末I. 06mg, lmL50%甲醇溶解,过O. 45 μ m微孔滤膜,即得。~■、色谱条件高效液相色谱仪=Agilent 1200系列高效液相色谱仪(美国AgilentTechnologies公司),包括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四元梯度泵,在线脱气机,自动进样器。色谱柱YMC-Pack Pro C18(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浩元李晓滨曲淑娟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徳宇集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