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海东专利>正文

一种压缩机地热供暖系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595828 阅读:3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7-21 18:5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压缩机地热供暖系统装置,其特征在于:是由热源、加热体、水箱、集热探头、压缩机、导入管、发热体和地热管道组成,热源与水箱连接,在水箱内设置加热体和集热探头,水箱通过导入管与压缩机连接,压缩机通过导入管与发热体及地热管道连接,在导入管内设有氟利昂超导介质。加热体是采用金属制成的加热棒,或采用半导体热敏材料或长丝碳纤维制成的加热体。水箱内部盛有耐高温、耐低温的玻璃水。集热探头为螺旋形状的金属管制成。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节能、环保、无空气污染、低碳、热效率高的特点,改变了水暖供暖集中被动供暖的方式,可独立控制、安装使用方便、无跑漏现象、性能安全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采用压缩机做驱动制热供暖技术,特别涉及一种压缩机地热供暖系统装置
技术介绍
经过长期采暖的实践证明,水暖供暖利用空气对流冷热交换,使房间不干燥、不潮湿,是目前国内最理想的有利于身体健康供暖的方式。传统的水暖供暖,都是集中供暖采用锅炉管道,需要修建锅炉房、安装锅炉、铺设送水管道远距离管道送水,从而造成空气污染、 热能大量消耗,浪费了煤、水、电,生产中还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等问题。近年来,随着电力供应紧张状况的缓解,以电力为能源的采暖设施如电暖器逐渐受到人们的青睐,电暖器虽避免了空气污染,但存在耗电量大、室内空气干燥、散热面小、散热器温度不均勻、散热器温度不持久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克服了上述存在的缺陷,目的是为满足北方冬季采暖的需求,提供一种节能、环保、低碳、热效率高、性能安全的压缩机地热供暖系统装置。本专利技术压缩机地热供暖系统装置内容简述本专利技术压缩机地热供暖系统装置,其特征在于是由热源、加热体、水箱、集热探头、压缩机、导入管、发热体和地热管道组成,热源与水箱连接,在水箱内设置加热体和集热探头,水箱通过导入管与压缩机连接,压缩机通过导入管与发热体及地热管道连接,在导入管内设有氟利昂超导介质。加热体是采用金属制成的加热棒,或采用半导体热敏材料或长丝碳纤维制成的加热体。水箱的外壳采用金属制成,内部盛有耐高温、耐低温的玻璃水。集热探头为螺旋形状的金属管制成。发热体为螺旋形状的金属管。地热管道内盛有耐高温、耐低温的玻璃水。采用电或太阳能对水箱内的玻璃水加热,热能通过导入管内的氟利昂超导介质高速传输到压缩机内,通过压缩机做驱动,热能经过发热体快速转换放大后,传输到地热管道终端,在地热管道内的耐高温、耐低温的玻璃水介质接受热能后迅速升温,使地热管道散热供暖。本专利技术压缩机地热供暖系统装置,具有节能、环保、无空气污染、低碳、热效率高的特点,改变了水暖供暖集中被动供暖的方式,可独立控制、安装使用方便、无跑漏现象、性能安全可靠。附图说明图1是压缩机地热供暖系统装置结构示意图1、是热源、2是加热体、3是水箱、4是集热探头、5是压缩机、6是导入管、7是发热体、8是地热管道。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压缩机地热供暖系统装置是这样实现的,下面结合附图做具体说明。见图 1,压缩机地热供暖系统装置,是由热源1、加热体2、水箱3、集热探头4、压缩机5、导入管 6、发热体7和地热管道8组成,热源1与水箱3连接,在水箱3内设置加热体2和集热探头 4,水箱3通过导入管6与压缩机5连接,压缩机5通过导入管6与发热体7、地热管道连接, 在导入管6内设有氟利昂超导介质。热源1采用电或太阳能加热。加热体2是采用金属制成的加热棒,或采用半导体热敏材料或长丝碳纤维制成的加热体。水箱3的外壳采用金属制成,内部盛有耐高温、耐低温的玻璃水。集热探头4为螺旋形状的金属管制成。发热体7为螺旋形状的金属管。地热管道8内盛有耐高温、耐低温的玻璃水。本专利技术缩机地热供暖系统装置,采用电或太阳能对水箱3内的玻璃水加热,热能通过导入管6内的氟利昂超导介质高速传输到压缩机5内,通过压缩机5做驱动,热能经过发热体7快速转换放大后,传输到地热管道8终端,在地热管道8内的耐高温、耐低温的玻璃水介质接受热能后迅速升温,使地热管道8散热供暖。安装时,将水箱3、压缩机5固定后,铺设地热管道8,通过导入管6进行连接,经过确认无泄露后在导入管6内加入耐高温、耐低温的氟利昂超导介质进行传导,接通电源压缩机5工作,同时压缩机地热供暖系统装置进行运行状态,水箱3和地热供暖8的温度实现自动温控状态。权利要求1.一种压缩机地热供暖系统装置,其特征在于是由热源(1)、加热体( 、水箱(3)、集热探头G)、压缩机(5)、导入管(6)、发热体(7)和地热管道⑶组成,热源⑴与水箱(3) 连接,在水箱C3)内设置加热体( 和集热探头,水箱C3)通过导入管(6)与压缩机(5) 连接,压缩机( 通过导入管(6)与发热体(7)及地热管(8)道连接,在导入管(6)内设有氟利昂超导介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地热供暖系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热体O) 是采用金属制成的加热棒,或采用半导体热敏材料或长丝碳纤维制成的加热体。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地热供暖系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箱(3)的外壳采用金属制成,内部盛有耐高温、耐低温的玻璃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地热供暖系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集热探头为螺旋形状的金属管制成。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地热供暖系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发热体(7) 为螺旋形状的金属管。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地热供暖系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地热管道(8) 内盛有耐高温、耐低温的玻璃水。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地热供暖系统装置,其特征在于采用电或太阳能对水箱(3)内的玻璃水加热,热能通过导入管(6)内的氟利昂超导介质高速传输到压缩机 (5)内,通过压缩机( 做驱动,热能经过发热体(7)快速转换放大后,传输到地热管道(8) 终端,在地热管道(8)内的耐高温、耐低温的玻璃水介质接受热能后迅速升温,使地热管道 (8)散热供暖。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压缩机地热供暖系统装置,其特征在于是由热源、加热体、水箱、集热探头、压缩机、导入管、发热体和地热管道组成,热源与水箱连接,在水箱内设置加热体和集热探头,水箱通过导入管与压缩机连接,压缩机通过导入管与发热体及地热管道连接,在导入管内设有氟利昂超导介质。加热体是采用金属制成的加热棒,或采用半导体热敏材料或长丝碳纤维制成的加热体。水箱内部盛有耐高温、耐低温的玻璃水。集热探头为螺旋形状的金属管制成。本专利技术具有节能、环保、无空气污染、低碳、热效率高的特点,改变了水暖供暖集中被动供暖的方式,可独立控制、安装使用方便、无跑漏现象、性能安全可靠。文档编号F24D15/00GK102538060SQ20101057560公开日2012年7月4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7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7日专利技术者刘振洋, 李海东 申请人:李海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振洋李海东
申请(专利权)人:李海东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