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液压悬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593711 阅读:1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7-21 12: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发动机悬置。一种发动机液压悬置,包括底座和、橡胶主簧、上架和发动机固定支架,橡胶主簧和底座之间设置有主液室、副液室以及连通主液室和副液室的液流通道,上架和底座构成抱夹在橡胶主体上的环形结构,发动机固定支架的一端固接在橡胶主体的同环形结构所在平面相平行的端面上,发动机固定支架的另一端设有安装发动机用的安装孔或螺栓,发动机固定支架、主液室和副液室三者从上而下依次排列。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能适应高度空间较小的车型内的发动机的安装且抗剪切能力好的发动机液压悬置,解决了现有的发动机悬置抗剪切能力差和减震效果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具有减震功能的发动机悬置,尤其涉及一种发动机液压悬置,属于汽车零部件领域。
技术介绍
为了克服发动机的振动所引起的车体振动而导致车辆的乘坐舒适性下降的问题, 在汽车制作吋,通过具有减震功能的发动机悬置将发动机安装在车体上。最初的具有减震功能的发动机悬置是通过利用橡胶的内摩擦特性来吸收车辆的振动,起到减震的作用。在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为201517580U、授权公告日为2010年6月30日、名称为 “发动机橡胶悬置”的专利文献中公开了ー种通过橡胶进行减震的发动机悬置,该悬置包括硫化在一起的外套、内套和位于内套和外套之间的橡胶层,使用时将该悬置套在将发动机固定在车体上的螺栓上并使发动机支撑在该悬置上,通过橡胶的弹性变形来达到减震效TN ο中国专利公告号为2069808U、公告日为1991年1月23日、名称为“发动机悬置” 的专利文献中公开了另ー种通过橡胶进行减震的发动机悬置,该悬置包括筒状底座、容置在底座内的橡胶软垫和支撑在橡胶软垫上的螺母。实用时底座固定在车体上,通过螺丝配合所述螺母将放大机固定在该悬置上。通过橡胶软垫的弹性变形来实现减震效果。在中国专利号为20071009M57X公开日为2007年12月沈日、名称为“轿车发动机右悬置装置”的专利文献中公也公开了ー种通过减震垫(多为橡胶垫)进行减震的发动机悬置。该悬置主要包括立板(底座)、固定在立板上的缓冲块和设置在缓冲块上端的限位螺杆。使用时立板固定在右纵梁上、承载壁固定在限位螺杆上,发动机固定在承重壁上。通过缓冲块的弹性变形来实现减震效果。由于仅通过橡胶的内摩擦性来减震,效果欠佳,为了进一歩提高悬置的减震效果设计出了液压悬置。液压悬置主要包括橡胶主簧、底座和位于底座与橡胶主簧二者内的两个室体,两个室体通过液流通道连通。使用时在两个室体内注入减震液。车体振动时橡胶主簧变形起到吸能减震作用的同吋,位于橡胶主簧内的室体受到挤压而产生体积改变,迫使减震液经液流通道在两个腔体内反复运动,减震液流经液流通道时自身之间及减震液同液流通道之间产生摩擦而将振动所产生的机械能转变为热能而起到减震吸能的作用。在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为201970840U、公告日为2011年9月14日、名称为“发动机悬置”的专利文献中公开了ー种液压式的发动机悬置。该悬置包括橡胶主簧、位于橡胶主簧下端的后盖(底座)、设置在橡胶主簧和后盖之间的液压减震単元,所述后盖上设有车体固定螺丝,所述橡胶主体的远离后盖的一端设有发动机固定螺丝。使用时后盖通过车体固定螺丝连接在车体上,发动机通过发动机连接螺丝连接在橡胶主体上。本专利技术和发动机以层叠的方式固定在车体上。在中国专利号为200810061566x公开日为2008年10月15日、名称为“阻尼可调式发动机悬置减震装置”的专利文献中公开一种液压悬置,该悬置主要包括主簧和设置在主簧下端的底座,以及位于主簧和底座之间的液压减震单元,在底座的下表面上设有向下延伸的下连接螺钉,主簧的上端面设有向上延伸的上连接螺钉。设有时下连接螺钉同车体相连接,上连接螺钉同发动机相连接。但是现有的具有减震功能的发动机悬置都具有以下设计盲区与不足之处都是在悬置的底端设置同车体进行连接的连接件、在悬置的顶端设置同发动机进行连接的连接件,通过悬置将发动机连接在车体上时,发动机位于悬悬置的正上方,使得发动机和悬挂的二者占用的高度较大,在小型车上为了实现发动机的安装,只有通过降低悬置的高度来实现,而悬置缩小后,橡胶主簧和内部的液压腔体也要随之缩小,使得悬置的减震功能变差, 车辆的乘坐舒适性变差;抗剪切能力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能适应高度空间较小的车型内的发动机的安装且抗剪切能力好的发动机液压悬置,解决了现有的具有减震功能的悬置通过降低减震性能来适应高度空间较小的车型内的发动机的安装所导致的乘坐舒适性差的问题和现有的发动机悬置抗剪切能力差的问题。以上技术问题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解决的一种发动机液压悬置,包括底座和设置在底座上的橡胶主簧,所述橡胶主簧和所述底座之间设置有主液室和副液室,主液室和副液室之间设有液流通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架和发动机固定支架,所述上架和底座构成环形结构,所述环形结构抱夹在所述橡胶主体上,所述发动机固定支架的一端固接在所述橡胶主体的同所述环形结构所在平面相平行的端面上,所述发动机固定支架的另一端设有安装发动机用的安装孔或螺栓,所述发动机固定支架、主液室和副液室三者从上而下依次排列。使用时底座和/或上架同车体连接在一起,发动机通过发动机支架上的安装孔或螺栓同发动机支架相连接,从而使得发动机和悬置位于两个竖直面内,且发动机的下端低于悬置的上端,降低发动机和悬置连接在一起时的总高度。通过设计上架且使上架和底座构成一个环状结构并抱夹在橡胶主簧上,克服了发动机的水平振动所产生的扭曲力对橡胶主簧的剪切破坏作用,而现有的结构受到剪切时,硫化在橡胶主簧内的用于固定发动机的螺栓或螺母容易同橡胶主体之间脱开。底座和上架可以设计为可拆卸连接去提高本专利技术组装和维护时的方便性。作为优选,所述橡胶主簧设有连接孔,所述发动机固定支架可拔插地连接在所述连接孔内。不将发动机固定支架同橡胶主簧硫化在一起,而设计为可插拔的方式,发动机固定支架可以单独进行更换,将本专利技术的除发动机固定支架外的其它部件设计为通用形式而发动机固定支架根据车型的不同而设计为不同的形式,提高本专利技术的通用性和降低模具开发成本。作为优选,所述连接孔内硫化有连接套,所述发动机支架通过所述连接套同所述连接孔连接在一起。设置连接套,使得发动机支架不易从橡胶主簧内脱落,如果直接插在橡胶上,由于橡胶的弹性,发动机固定支架易产生脱落现象。作为优选,所述发动机支架和所述连接套之间设有卡扣,所述发动机固定支架通过所述卡扣卡接在所述连接套内。有了卡扣以后,连接套和发动机固定支架之间可以设计为间隙配合。进ー步提高发动机固定支架装配到橡胶主体上时的方便性。作为优选,所述环形结构设有至少两个贯通所述底座和上架的第一车体连接孔, 所述第一车体连接孔位于所述橡胶主簧的两侧,所述底座和上架通过所述第一车体连接孔连接在一起。使用时通过螺栓穿过第一车体连接孔后将本专利技术固定在车体上,同时该螺栓也一并将环形结构抱紧在橡胶主簧上。非使用状态时,本专利技术的各个部件可以拆开存放,存放时方便;通过相同的连接孔来同时实现本专利技术同车体之间的连接和底座同上架之间的连接,结构简单、装配时方便。作为优选,所述上架的上端设有第二车体连接孔,所述第一车体连接孔和第二车体连接孔呈三角形分布。使用时,还通过螺栓穿过第二车体连接孔后将本专利技术同车体连接在一起。根据三点确认ー个平面的原理,本专利技术同车体之间的连接更加平稳。本专利技术还包括皮碗,所述橡胶主簧的下端面上设有凹腔,所述底板设有贯通上下端面的通孔,所述通孔内设有台阶和阻力板,所述通孔的下端通过所述皮碗密封,所述橡胶主簧的下端面密封贴合在所述台阶上,所述阻カ板和所述凹腔围成所述主液室,所述阻カ 板、所述通孔和所述皮碗三者围成所述副液室,所述阻カ板上设有构成所述液流通道的阻力板部缝隙。使用时在被皮碗、凹腔和通孔三者围成的腔体内注满减震液(现有常用的减震液为乙ニ醇),当发动机的振动引起主液室的容积大小变化时,减震液经液流通道在主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美杰张军范倩倩潘美蕾章阳贺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泛亚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