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螺纹加工机床的对刀模块及其方法,具体是一种。
技术介绍
内螺纹是螺母的重要结构特征,它对实现螺母的功能(动力转换功能、定位功能、 同步功能等)起着关键性作用,因此在螺母的生产过程中必须保证内螺纹的加工精度。在螺母内螺纹滚道的加工过程中,一般需要经过多次磨削才能达到加工标准,这就要求砂轮在每次磨削时都必须是从内螺纹螺旋线的起点切入,也就是要求实现对内螺纹滚道中心的定位,即对刀得到内螺纹滚道中心的轴向位移值,令内螺纹滚道中心与砂轮切削面重合,这样,砂轮磨削就能够满足加工要求,否则会损坏已经磨好的螺纹滚道,造成“乱扣”,从而影响到螺母的内螺纹精度,甚至导致工件失效报废,所以在螺母磨削加工过程中必须对螺纹滚道进行准确高效的自动对刀。目前,我国的生产厂家在滚珠螺母、转向器螺母等的磨削加工过程中,对螺母内螺纹滚道主要采用人工操作的接触式方法对刀,存在着较多弊端劳动强度大、对刀精度和效率不高、易受主观因素影响、造成精细刀具的磨损破坏和工件的接触伤害等;另一方面,数控机床中的自动对刀系统主要是针对外螺纹而设计的,且多是基于接触式的原理。以内螺纹滚道为对象的非接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禹林,冯虎田,周斌,张传剑,欧屹,李春梅,陶卫军,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