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薄锂离子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592586 阅读:1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7-21 08:33
一种超薄锂离子电池,包括设置有正极耳的正极片以及设置有负极耳的负极片,所述的正极片包裹于PP或PE膜袋中,所述的负极片对折包裹于该PP或PE膜袋外部。所述的PP或PE膜袋由PP或PE膜对折而成,对折后两边通过热熔粘合形成袋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PP或PE膜袋可通过机械设备自动化进行制作,减少了人工制作形成的不稳定因素,提高了产品质量以及生成效率。(*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ー种超薄锂离子电池改进技木。
技术介绍
当前,超薄锂离子电池是采用改性PP或PE膜、正极极板焊接极耳、改性PP或PE 膜、负极极板焊接极耳和改性PP或PE依次层叠形成的电池芯,在使用铝塑复合物进行封装,这种エ艺结构エ序复杂,不便于人工操作、效率及合格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便于机器设备自动化作业、 制作方便的超薄锂离子电池本技术采用如下方案实现ー种超薄锂离子电池,包括设置有正极耳的正极片以及设置有负极耳的负极片, 所述的正极片包裹于PP或PE膜袋中,所述的负极片对折包裹于该PP或PE膜袋外部。其中,所述的PP或PE膜袋由PP或PE膜对折而成,对折后两边通过热熔粘合形成袋体。本技术的PP或PE膜袋可通过机械设备自动化进行制作,減少了人工制作形成的不稳定因素,提高了产品质量以及生成效率。附图说明图I为技术实施例横截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施例另一角度截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施例PP或PE膜袋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ー 步详细描述如附图1、2所示。本实施例设计的超薄锂离子电池包括带有正极耳11的正极片 I以及通过对折包裹于正极片I外的负极片2,负极片2上帯有负极耳21,并且,在正极片I 与负极片2之间设置有PP或PE膜隔离。为了便于采用机械设备加工该PP或PE膜以及组装电池,该PP或PE膜设计为袋状,形成PP或PE膜袋3。如附图3所示。制作吋,首先将PP或PE膜对折,然后将两边热熔粘合,形成袋体,将正极片I放入 PP或PE膜袋3中,同时使正极耳21延伸出袋体外,在将负极片2对折包覆于PP或PE膜袋3外表,然后在PP或PE膜袋3开口中间粘贴高温胶布4固定,由此形成超薄锂离子电池电芯。本设计将隔离正极片与负极片的隔膜预先制成PP或PE膜袋,从而可采用机械设备制作,減少人工控制不稳定因素,提高效率,使装配简单化。以上为本技术的其中具体实现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技术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 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显而易见的替换形式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ー种超薄锂离子电池,包括设置有正极耳(11)的正极片(I)以及设置有负极耳(21) 的负极片(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正极片包裹于PP或PE膜袋(3)中,所述的负极片对折包裹于该PP或PE膜袋外部。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超薄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PP或PE膜袋由PP或 PE膜对折而成,对折后两边通过热熔粘合形成袋体。专利摘要一种超薄锂离子电池,包括设置有正极耳的正极片以及设置有负极耳的负极片,所述的正极片包裹于PP或PE膜袋中,所述的负极片对折包裹于该PP或PE膜袋外部。所述的PP或PE膜袋由PP或PE膜对折而成,对折后两边通过热熔粘合形成袋体。本技术的PP或PE膜袋可通过机械设备自动化进行制作,减少了人工制作形成的不稳定因素,提高了产品质量以及生成效率。文档编号H01M10/0525GK202339947SQ20112052663公开日2012年7月18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16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16日专利技术者张均光 申请人:惠州市恒泰科技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均光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市恒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