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583826 阅读:2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7-20 02:58
一种雨刷,包含一雨刷架,以及一连接壳体。该雨刷架呈杆状并包括一顶面、一底端、一由该顶面向下凹陷且具一开口的容置槽,以及两个位于相反端且共同界定出该容置槽的侧壁,各该侧壁包含至少一第一接合部;该连接壳体设置于该容置槽内并与该雨刷架相接合,该连接壳体包括一上表面、一凸设于该上表面的接合凸块,及两个分别与所述两个侧壁抵接的侧接合壁,各该侧接合壁包含至少一可分离地卡接于该第一接合部的第二接合部,当该连接壳体与该雨刷架相接合时,该上表面的高度低于该开口的高度,且该顶面的最高点至该底端的距离大于该上表面至该底端的距离。本雨刷有效地降低整体高度,使行车时的风阻降低,并能更贴合于挡风玻璃面进行清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ー种雨刷,特别是指一种可以有效降低整体安装高度的雨刷。
技术介绍
以往的雨刷大多仅能配合使用于特定车种,换句话说就是固定的车型要配合固定型号的雨刷使用,使用者在选择使用上往往会受到限制。因此,市面上有厂商开发出能适用不同车型的雨刷,如申请号为 “201010201114. 4”的中国专利申请案与美国专利公开号“ US20100205763”,以及欧盟专利公开号“EP1884424A1”皆分别公开一种能适用不同车型的雨刷,方便使用者选择使用,但仍有缺点亟待改善。如,前述专利案雨刷的整体安装高度较高,如此ー来不仅会増加行车时的风阻,也有造成摆动不順的可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有效降低整体高度的雨刷。本专利技术雨刷,包含一雨刷架,以及ー连接壳体。该雨刷架呈杆状并包括ー顶面、一底端、一由该顶面向下凹陷的容置槽,及两个位于相反端且共同界定出该容置槽的侧壁,各该侧壁包含至少ー第一接合部,并令该容置槽形成有ー开ロ。该连接壳体设置于该容置槽内并与该雨刷架相接合,该连接壳体包括一上表面、ー凸设于该上表面的接合凸块,及两个分别与该雨刷架的两个侧壁抵接的侧接合壁,各该侧接合壁包含至少一可分离地卡接于该第一接合部的第二接合部。当该连接壳体设置于该雨刷架吋,该连接壳体的上表面的高度低于该雨刷架的开ロ的高度,且该雨刷架的顶面最高点至该雨刷架的底端的距离大于该连接壳体的上表面至该雨刷架的底端的距离。较佳地,所述两个侧壁分别位于前后两端,各该第一接合部为ー卡块,各该第二接合部为ー卡接于该卡块底端的卡钩。较佳地,各该侧壁还包含一可供按压以推动该卡钩脱离该卡块的释锁钮。较佳地,该雨刷架还包括两个形成于该顶面且位于该容置槽左右两侧的凹槽,该连接壳体还包括两个分别连接于所述两个侧接合壁左右两端的侧连接壁,各该侧连接壁具有一水平壁部,及ー凸设于该水平壁部底端且卡接于各该凹槽内的凸部。较佳地,该雨刷架还包括两个分别连接于所述两个侧壁左右两端的侧安装壁,所述两个侧安装壁其中一者形成有一卡槽,其中另ー者形成有一扣槽,该扣槽具有一形成于该顶面的上缺ロ,该连接壳体还包括两个分别连接于所述两个侧接合壁左右两端的侧连接壁,所述两个侧连接壁其中一者具有一卡接于该卡槽内的凸块,其中另ー者具有一可经由该上缺ロ扣接于该扣槽的扣钩,再者,各该第一接合部及释锁钮皆邻近于该扣槽,且各该卡钩皆邻近于该扣钩。较佳地,所述两个侧壁分别位于前后两端,所述两个侧壁分别为一高度较高的第 ー侧壁,及一高度低于该第一侧壁高度的第二側壁,该第一侧壁的第一接合部为ー卡槽,该第二侧壁的第一接合部为ー卡块,所述两个侧接合壁的第二接合部分别为ー卡接于该卡槽内的凸块,及一卡接于该卡块底端的卡钩。较佳地,该卡槽高度高于该卡块高度,且该第二侧壁包含一可供按压以推动该卡钩脱离该卡块的释锁钮。较佳地,所述两个侧壁分别位于左右两端,各该第一接合部为ー滑接槽,该滑接槽具有ー侧向开ロ,各该第二接合部为一可经由该侧向开ロ卡接于该滑接槽内的滑接块。较佳地,该雨刷架还包括一连接于所述两个侧壁间用以供该连接壳体抵接的挡止壁,以及ー连接于所述两个侧壁底端的底壁,该底壁具有ー滑槽;该连接壳体还包括一形成于底侧面且可对应卡接于该底壁的滑槽的滑接凸柱。较佳地,所述两个侧壁分别位于左右两端,所述两个侧壁的第一接合部分别为ー 卡槽及一滑接槽,该滑接槽具有ー侧向开ロ,所述两个侧接合壁的第二接合部分别为ー卡接于该卡槽内的凸块,及一可经由该侧向开ロ卡接于该滑接槽内的滑接块。较佳地,该雨刷架还包括一连接于所述两个侧壁间用以供该连接壳体抵接的挡止壁。较佳地,该雨刷架还包括一连接于所述两个侧壁底端的底壁,及一设置于该底壁上的弹性扣件,该弹性扣件可解除锁定地卡接于该连接壳体相反于该挡止壁的一端。较佳地,该雨刷还包含ー摆动杆,该摆动杆包括一本体,以及ー连设于该本体的底侧面的枢接柱;该连接壳体的接合凸块形成有一可供该摆动杆的枢接柱可转动地扣接的扣较佳地,该雨刷还包含一设置于该雨刷架底端的刷条,且该雨刷架的顶面的最高点至该刷条底端的距离大于该连接壳体的上表面至该刷条底端的距离。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该连接壳体设置于该雨刷架的容置槽内且该连接壳体的大部分体积皆位于该容置槽中,可有效地降低安装后的整体高度。附图说明图1是ー立体分解图,说明本专利技术雨刷的第一较佳实施例;图2是ー立体图,说明该雨刷的第一较佳实施例中连接壳体与雨刷架的接合情况;图3是ー立体組合图,说明该雨刷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組合情况;图4是一部分前视图,说明该雨刷的第一较佳实施例中摆动杆与连接壳体组装于雨刷架上的情况;图5是ー立体图,说明本专利技术雨刷的第二较佳实施例;图6是ー立体分解图,说明该雨刷的第二较佳实施例中连接壳体与雨刷架分开的状态;图7是ー立体图,说明该雨刷的第二较佳实施例的組合方式;图8是ー立体图,说明本专利技术雨刷的第三较佳实施例;图9是ー立体图,为图8的后视状态,说明该雨刷的第三较佳实施例;图10是ー立体分解图,说明该雨刷的第三较佳实施例中连接壳体与雨刷架分开的状态;图11是一部分立体图,为图10中连接壳体的后视状态;图12是一前视图,说明本专利技术雨刷的第四较佳实施例;图13是ー立体分解图,说明该雨刷的第四较佳实施例中连接壳体与雨刷架分开的状态;图14是ー立体图,说明本专利技术雨刷的第五较佳实施例;图15是ー立体分解图,说明该雨刷的第五较佳实施例中连接壳体与雨刷架分开的状态;图16是ー立体图,说明该雨刷的第五较佳实施例的組合方式。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在本专利技术被详细描述前,要注意的是,在以下的说明内容中,类似的组件是以相同的编号来表示。參阅图1及图2,为本专利技术雨刷200的第一较佳实施例,雨刷200包含一雨刷架2、 一连接壳体3、一摆动杆4,以及ー刷条5。雨刷架2呈杆状并包括ー顶面21、一底端四、一由顶面21中间处向下凹陷的容置槽22,及两个分别位于前后两相反端且界定出容置槽22 的侧壁23。再者,容置槽22具有ー开ロ 221,且各侧壁23包含两个第一接合部231。刷条 5是设置于雨刷架2的底端四,刷条5用以刮除挡风玻璃上的水渍或脏污。连接壳体3设置于容置槽22内并与雨刷架2相接合,连接壳体3包括一上表面31、 一凸设于上表面31的接合凸块32、两个分别用以与雨刷架2的两个侧壁23抵接的侧接合壁33,及两个分別连接于两个侧接合壁33左右两端的侧连接壁34。连接壳体3的接合凸块32形成有ー呈U形状的扣槽321。各侧接合壁33包含两个第二接合部331,各第二接合部331可分离地卡接于各第一接合部231。本实施例中,各侧壁23的第一接合部231为ー卡块;各侧接合壁33的第二接合部 331为一可对应地卡接于该卡块底端的卡钩,通过第一接合部231与第二接合部331相卡接,使得连接壳体3能组装并固定于容置槽22内。此外,各侧壁23具有两个可供按压的释锁钮232,各释锁钮232位置与各卡钩位置相对应并可推动卡钩脱离卡块,借此,能解除卡钩与卡块的卡接状态,以便将连接壳体3拆离雨刷架2。雨刷架2还包括两个形成于顶面21且位于容置槽22左右两侧的凹槽对,各侧连接壁;34具有一水平壁部341,及一凸设于水平壁部341底端用以卡接于各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古原钦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鸿益雨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