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药液体制剂及其制法(处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581567 阅读:4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7-19 12:2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中药液体制剂及其制法,该液体制剂是由如下方法制成的:金银花250-350份、连翘250-350份、藿香160-240份、艾叶70-130份、薄荷70-130份、紫草160-240份、生甘草70-130份。按处方量称取上述中药,加水煎煮,蒸馏提取,同时收集挥发油,煎液合并,浓缩,醇沉,回收乙醇至无味,搅拌加入挥发油及氯化钠、枸橼酸钠、枸橼酸、聚山梨酯-80、苯甲酸钠、甜菊糖等,加水定容,过滤,滤液灭菌,分装,制成液体制剂。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剂工艺简单,质量稳定可控,疗效明显;口腔直接给药生物利用度高、吸收快、使用方便、患者依从性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中药液体制剂,具体涉及ー种用于治疗手足ロ病及外感类疾病的中药液体制剂及其制法,属于医药

技术介绍
中医理论认为外感病证的主要证候有邪在肺卫、湿邪困脾、肠道湿热、邪在少阳以及肺热证、胆热证、胃热证、腑实证、膀胱热证等。这些证候的共同特征是具有季节性、发病急、病程短,均不外是由于外邪袭表、外邪人里和外邪留恋引起相应脏腑功能失常所致的证候。主要包括感冒、外感发热、湿阻、痢疾、疟疾等。外感病证是外邪所伤,所以外感病证的治疗要点,首先是及时有效地祛除外邪。随外邪性质和证候特征不同,而分别采用疏风、散寒、清热、化湿、祛暑、通腑、截疟等治法。其次要调理失常的脏腑功能。调理脏腑功能不仅有助于促进失调的脏腑功能早日恢复,也有助于祛除外邪。手足ロ病是ー种常见的以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疾病,多发于小儿,主要表现为充血性疱疹或丘疹,周围红润疼痛,且多发于手、足、口腔而得名,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炎等并发症,个别重症患儿如果病情发展快,可导致死亡。手足ロ病已在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暴发和流行。近年来在中国的发病率显著升高,并呈现季节性流行和全年散发趋势,并有重症病例及死亡病例报告,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和影响。中国在2008年5月将其规定为法定报告管理的丙类传染病。手足ロ病是全球性传染病,世界大部分地区均有此病流行的报道。1957年新西兰首次报道该病。1958年分离出柯萨奇病毒,1959年提出手足ロ病命名。早期发现的手足ロ 病的病原体主要为Cox A16型,1969年EV71在美国被首次确认。此后EV71感染与Cox A16 感染交替出现,成为手足ロ病的主要病原体。对于手足ロ病的治疗,西医主要以对症支持治疗、加强护理和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为主;传统中医理论中尚未见有手足ロ病之病名,本病是以发热、手足ロ部位出现疱疹或皮疹为特征而命名,中医上对普通型治疗原则为清热解毒、化湿透邪,所以清热、解毒、化湿为其主要的治疗手段。目前手足ロ病尚无特异性治疗方法,以支持疗法为主,绝大多数患者可自愈。然而少数患者预后效果差,可出现死亡例,主要是因为后期并发症严重,抢救不及时造成的。按照传统及现代中医学理论,手足ロ病病位在肺、脾、心三脏,其病基特点为实、 热、湿。外感时邪疫毒侵犯人体,卫表被遏,肺气失宜,故见发热、咳嗽、流涕。素体湿热内蕴、 心经火盛,内外交争,心经之火上蒸于口舌,脾胃湿热熏蒸于四肢,则发为疱疹。湿热执蕴积脾胃,运化失调,则出现胃纳欠佳和恶心呕吐等。手足ロ病属于中医“温病”、“湿温”、“时疫” 等范畴,是实症、热症,治疗方法有祛风清热、清心泻火、清暑化湿、滋阴降火等。临床上预防和治疗手足ロ病及外感类疾病多采用抗病毒、降温及对症治疗,个别还要用激素,其治疗效果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适用范围小,不能清除体内的湿热及解毒作用,治标不治本,易反复发作,治疗不彻底,西药长期使用后,易损伤肝脏及肾脏,甚至产生一些严重的不良反应,而且治疗缓慢,使临床用药安全存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治疗技术上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手足ロ病及外感类病预防和轻症治疗的中药液体制剂及其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的制剂不但治疗效果好,而且制备エ艺简单,价格低廉。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提供ー种主要用于手足ロ病及外感类病预防和轻症治疗的中药液体制剂及其制法。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提供ー种手足ロ病及外感类病预防和轻症治疗的方法。金银花,有名忍冬,为忍冬科多年生半常绿缠绕木质藤本植物。药材金银花为忍冬科忍冬属植物忍冬及同属植物干燥花蕾或带初开的花。金银花自古被誉为清热解毒的良药。它性甘寒气芳香,甘寒清热而不伤胃,芳香透达又可驱邪。金银花既能宣散风热,还善清解血毒,用于各种热性病,如身热、发疹、发斑、热毒疮痈、咽喉肿痛等症,均效果显著。连翘,是清热解毒的中药,主治热病初起,风热感冒,发热,心烦,咽喉肿痛,急性肾炎等。藿香,为唇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能够祛暑解表,化湿和胃。用于夏令感冒,寒热头痛,胸脘痞闷,呕吐泄泻,妊娠呕吐,鼻渊,手、足癣。艾叶,为菊科植物艾的叶能够散寒止痛,温经止血。用于少腹冷痛,经寒不调,宫冷不孕,吐血,衄血,崩漏经多,妊娠下血;外治皮肤瘙痒,脱皮。醋艾炭温经止血。用于虚寒性出血。薄荷,土名叫“银丹草”,为唇形科植物“薄荷”即同属其他干燥全草。它是辛凉性发汗解热药,治流行性感冒、头疼、目赤、身热、咽喉、牙床肿痛等症。外用可治神经痛、皮肤瘙痒、皮疹和湿疹等。紫草,为紫草科植物紫草、新藏假紫草或滇紫草的根,用于凉血,活血,解毒透疹。 用于血热毒盛、斑疹紫黑、麻疹不透、疮疡、湿疹、水火烫伤。清热凉血,用于麻疹,热病癍疹, 湿疹,尿血,血淋,血痢,疮疡,丹毒,烧伤,热结便秘。生甘草,是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能够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 调和诸药。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 缓解药物毒性、烈性。中医理论认为外感病证的主要证候有邪在肺卫、湿邪困脾、肠道湿热、邪在少阳以及肺热证、胆热证、胃热证、腑实证、膀胱热证等。这些证候的共同特征是具有季节性、发病急、病程短,均不外是由于外邪袭表、外邪人里和外邪留恋引起相应脏腑功能失常所致的证候。主要包括感冒、外感发热、湿阻、痢疾、疟疾等。外感病证是外邪所伤,所以外感病证的治疗要点,首先是及时有效地祛除外邪。随外邪性质和证候特征不同,而分别采用疏风、散寒、清热、化湿、祛暑、通腑、截疟等治法。其次要调理失常的脏腑功能。调理脏腑功能不仅有助于促进失调的脏腑功能早日恢复,也有助于祛除外邪。本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中药液体制剂,主要由基于重量份计的以下原料药制成金银花250-350份、 连翘250-350份、藿香160-240份、艾叶70-130份、薄荷70-130份、紫草160-240份、生甘草 70-130 份。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技术方案,一种中药液体制剂,主要由基于重量份计的以下原料药制成金银花280-320份、连翘280-320份、藿香185-215份、艾叶90-110份、薄荷 90-110份、紫草185-215份、生甘草90-110份。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技术方案,一种中药液体制剂,主要由基于重量份计的以下原料药制成金银花300份、连翘300份、藿香200份、艾叶100份、薄荷100份、紫草200份、 生甘草100份。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技术方案,优选加入药学上可接受的赋形剂制成本专利技术的中药液体制剂。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 ー种中药液体制剂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如下制备步骤(I)按重量组分称取处方中的七味中药,加水煎煮及蒸馏提取三次,同时收集挥发油,备用;(2)煎液合并、过滤,浓缩滤液;(3)加入こ醇,静置,过滤,滤液回收こ醇至无味,得清液备用;(4)向上述清液中加入药学上可接受的赋形剂以及步骤(I)中所得挥发油,分装制成液体制剂。上述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步骤(I)中第一次加水10-12倍量浸泡30-60分钟,煎煮及蒸馏I. 5小时;第二次、第三次分别加8-10倍量各煎煮及蒸馏I小吋。上述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步骤⑵中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约为I. 10 I.12 (600C )。上述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步骤(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爱国曹仕霞曹丽梅
申请(专利权)人:海南美大制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