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短湿蒸反应箱的温度湿度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7579845 阅读:2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7-19 05: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于短湿蒸反应箱的温度湿度控制系统。该系统包括温度控制部分和湿度控制部分。温度控制部分包括:一个蒸汽源,两个控温气动调节阀,一个控温气动压力调节器,一个控温电/气信号转换器,一个热交换器和一个温度传感器。湿度控制部分包括:与温度控制部分相同的蒸汽源;两个控湿气动调节阀,一个控湿气动压力调节器,一个控湿电/气信号转换器,两个循环风机,一个湿度传感器,一个排风机。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温度湿度控制系统通过控制蒸汽的加入量,从而控制短湿蒸反应箱内的温度和相对湿度,具有操作简单、控制精确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ー种温度湿度控制系统,具体涉及ー种用于短湿蒸反应箱的温度湿度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活性染料短流程湿蒸染色エ艺(简称短湿蒸)具有エ艺流程短、节省染料、重现性好、得色率高、经济节能等优点,越来越受到印染行业的青睐。该エ艺的关键在于短湿蒸反应箱内的温度和相対湿度的控制。短湿蒸反应箱内的载热体是干热空气与少量蒸汽的混合气体,目前对温度和相对湿度的控制均是利用干球温度计和湿球温度计监控反应箱内的蒸汽含量,从而调节温度和相対湿度。这种控制方法主要是对温度进行控制,湿度只是进行相应的调节,因此控制精确性不高,容易影响染色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提供ー种操作简单、控制精确的用于短湿蒸反应箱的温度湿度控制系统。实现本专利技术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短湿蒸反应箱的温度湿度控制系统,包括温度控制部分和湿度控制部分。所述温度控制部分包括一个蒸汽源,用于向短湿蒸反应箱内提供蒸汽;两个控温气动调节阀,用于控制蒸汽的加入量;一个控温气动压カ调节器,用于控制其中一个控温气动调节阀的开启度;ー个控温电/气信号转换器,用于控制另ー个控温气动调节阀的开启度;ー个热交換器;ー个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短湿蒸反应箱内的实际温度。所述热交換器和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短湿蒸反应箱内;所述蒸汽源、两个控温气动调节阀、控温气动压カ调节器以及控温电/气信号转换器设置在所述短湿蒸反应箱外,且所述两个控温气动调节阀位于所述蒸汽源与所述热交換器之间的控温蒸汽管道上。所述湿度控制部分包括与温度控制部分相同的蒸汽源;两个控湿气动调节阀, 用于控制蒸汽加入量;一个控湿气动压カ调节器,用于控制其中ー个控湿气动调节阀的开启度;ー个控湿电/气信号转换器,用于控制另ー个控湿气动调节阀的开启度;两个循环风机;ー个湿度传感器,用于检测短湿蒸反应箱内的实际湿度;一个排风机。所述两个循环风机和所述湿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短湿蒸反应箱内;所述排风机固定在所述短湿蒸反应箱上方;所述两个控湿气动调节阀、控湿气动压カ调节器以及控湿电/气信号转换器设置在所述短湿蒸反应箱外,且所述两个控湿气动调节阀位于所述蒸汽源与所述循环风机之间的控湿蒸汽管道上。所述两个控温气动调节阀之间的控温蒸汽管道上还设有ー个控温压カ容器,所述控温气动压カ调节器与所述控温压カ容器连接,且连接的管道上还设有ー个控温压カ缓冲气包;所述两个控湿气动调节阀之间的控湿蒸汽管道上还设有ー个控湿压カ容器,所述控湿气动压力调节器与所述控湿压カ容器连接,且连接的管道上还设有ー个控湿压カ缓冲气包。所述温度传感器和所述湿度传感器均设置在所述循环风机的出风ロ处。所述蒸汽源中的蒸汽为饱和蒸汽。本专利技术具有的积极效果(1)本专利技术的温度湿度控制系统通过控制蒸汽的加入量,从而控制短湿蒸反应箱内的温度和相対湿度,具有操作简单、控制精确的优点。(2)本专利技术的温度湿度控制系统在温度控制部分和湿度控制部分均设有两个气动调节阀,这样可以更好的控制蒸汽的加入量,进ー步提高控制精度。(3)本专利技术的温度湿度控制系统还设有压力容器和压カ缓冲气包,并且设置在两个气动调节阀之间,这样可以防止压カ的波动而导致气动调节阀产生振荡。因为如果发生振荡,那么排气机在湿度高时就会自动高速运行排出湿气,造成浪费蒸汽。(4)本专利技术的温度湿度控制系统将温度传感器和湿度变送器设置在循环风机的出风ロ处,这样可以快速反应短湿蒸反应箱内的温度变化和相対湿度变化。(5 ) 本专利技术的温度湿度控制系统采用的蒸汽为饱和蒸汽,这样在较高的温度下也可以达到较高的湿度,克服了过热蒸汽在较高温度下湿度只能控制在15%以下的局限,大大提高了使用范围。附图说明图I为本专利技术的用于短湿蒸反应箱的温度湿度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见图1,本实施例的用于短湿蒸反应箱的温度湿度控制系统包括温度控制部分和湿度控制部分。温度控制部分包括一个蒸汽源11、两个控温气动调节阀12、ー个控温气动压カ调节器13、ー个控温电/气信号转换器14、ー个热交換器15、ー个温度传感器16、ー个控温压力容器17、一个控温蒸汽过滤器18和ー个控温减压调节阀19。热交換器15和温度传感器16设置在短湿蒸反应箱3内。热交換器15用于将蒸汽转换成热量,从而提高短湿蒸反应箱3内的温度,转换后产生的冷凝水则经疏水器15-1 排出。温度传感器16用于检测短湿蒸反应箱3内的实际温度,并将温度信号传递给控温电 /气信号转换器14。本实施例的温度传感器16采用的是PT100温度传感器,其温度检测范围为-70°C 180°C。蒸汽源11、两个控温气动调节阀12、控温气动压カ调节器13、控温电/气信号转换器14、控温压力容器17、控温蒸汽过滤器18以及控温减压调节阀19均设置在短湿蒸反应箱3タト,且两个控温气动调节阀12、控温压力容器17、控温蒸汽过滤器18以及控温减压调节阀19均设置在蒸汽源11与热交換器15之间的控温蒸汽管道上。其中控温压力容器 17位于两个控温气动调节阀12之间,控温蒸汽过滤器18和控温减压调节阀19位于蒸汽源11和靠近该蒸汽源11的ー个控温气动调节阀12之间,且控温减压调节阀19更靠近蒸汽源11。蒸汽源11用于向短湿蒸反应箱3内提供蒸汽,且该蒸汽为饱和蒸汽。两个控温气动调节阀12用于控制蒸汽的加入量。控温气动压カ调节器13用于控制靠近蒸汽源11的 ー个控温气动调节阀12的开启度。控温气动压カ调节器13与控温压力容器17连接,且连接的管道上还设有一个控温压カ缓冲气包17-1。控温电/气信号转换器14用于控制另ー 个控温气动调节阀12的开启度。控温电/气信号转换器14用于将4mA 20mA的电信号相应地转换成20kPa IOOkPa的气信号。湿度控制部分包括ー个与温度控制部分相同的蒸汽源11、两个控湿气动调节阀 22、一个控湿气动压力调节器23、ー个控湿电/气信号转换器24、两个循环风机25、ー个湿度传感器26、ー个控湿压カ容器27、一个控湿蒸汽过滤器28、ー个控湿减压调节阀29以及一个排风机4。两个循环风机25和湿度传感器26设置在短湿蒸反应箱3内。湿度传感器器26 用于检测短湿蒸反应箱3内的实际湿度,并将湿度信号传递给控湿电/气信号转换器24。 本实施例的湿度传感器26采用的是芬兰VAISALA公司生产的HMT335温度传感器,其湿度检测范围为0 100%。温度传感器16和湿度传感器器26均设置在循环风机25的出风ロ 25-1处。排风机4固定在短湿蒸反应箱3上方,。两个控湿气动调节阀22、控湿气动压カ调节器23、控湿电/气信号转换器24、控湿压カ容器27、控湿蒸汽过滤器28以及控湿减压调节阀29均设置在短湿蒸反应箱3外,且两个控湿气动调节阀22、控湿压力容器27、控湿蒸汽过滤器28以及控湿减压调节阀29均设置在蒸汽源11与循环风机25之间的控湿蒸汽管道上。其中控湿压力容器27位于两个控湿气动调节阀22之间,控湿蒸汽过滤器28和控湿减压调节阀29位于蒸汽源11和靠近该蒸汽源11的ー个控湿气动调节阀22之间,且控湿减压调节阀29更靠近蒸汽源11。两个控湿气动调节阀22用于控制蒸汽加入量。控湿气动压カ调节器23用于控制靠近蒸汽源11的ー个控湿气动调节阀22的开启度。控湿气动压カ调节器23与控湿压力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建军姜勇强潘建初许一辉贝嘉林仇振华王克林姚红华
申请(专利权)人:黑牡丹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