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集成的深放电装置的电储能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574102 阅读:1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7-15 09:34
提出一种电储能器(1),其具有外壳(2)、正极(3)和负极(4)以及集成在外壳(2)中的深放电装置(6),所述深放电装置具有放电负载(7)并且被构造为使得两个极(3,4)能够经由放电负载(7)电连接。由此,将能够实现储能器的有针对性的和受控制的深放电并且改善运行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具有集成的深放电装置的电储能器
技术介绍
例如在混合动力车辆和/或电动车辆中使用的储能器是电化学或静电性质。该储能器可以在最短时间内并且无明显延迟地释放所存储的能量。因此在电化学储能器情况下,仅仅通过电内阻、电池组电池内的离子扩散和电容来限制能量输出。在不受控制的能量放出情况下、例如在短路时可能出现非常高的电压和电流强度。在短路情况下,这样的储能器对于人类健康可能是危险源。例如在这样的储能器的再循环期间可能出现由储能器的不受控制的能量输出对人类健康的危及。储能器的再循环经常要求打开储能器外壳并且将储能器拆开成单个部分。这些工作大多手动地进行,其中在拆卸时可能发生非故意的短路并且从而危及受托于此的人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任务是提供一种电储能器,该电储能器的特点在于在停止运转或拆卸时较高的安全性。该任务通过根据独立权利要求1的储能器来解决。本专利技术的有利的构型是从属权利要求的主题。根据权利要求1的电储能器包括外壳、正极、负极和集成在外壳中的深放电装置。 所述深放电装置包括放电负载并且被构造为使得两个极能够经由放电负载电连接。本专利技术的核心思想是,将深放电装置集成到电储能器中,借助于所述深放电装置, 储能器的有针对性的、受控制的和简单的深放电是可能的。在此,可以将完全放电、但是至少将储能器在通常预先给定的运行极限(例如放电截止电压)下的放电理解为深放电。放电过程的持续时间通过放电负载的设计来确定。在此可以将每种电/电子部件理解为放电负载,借助于所述部件,在储能器中所存储的能量的耗散、也即转换成热是可能的。放电负载的可能的例子是电阻、线圈、晶体管等。在放电过程结束之后,在电储能器中所存储的能量减少到如此程度,使得可以无危险地手动拆卸该电储能器。在放出高能量情况下和在形成电弧情况下非故意的自发放电由此被安全地避免。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提高在停止运转或拆卸电储能器时的安全性。在根据权利要求2的电储能器的构型中,该电储能器具有冷却设备,其中放电负载与该冷却装置热耦合。在经由放电负载对电储能器放电时,放出大量的热能。为了使所述热能从放电负载排出,该放电负载与储能器的冷却装置热耦合。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有效地抵抗过热和可能的火灾危险。在根据权利要求3的电储能器的构型中,所述电储能器具有控制显示器,所述控制显示被构造为使得其显示储能器的充电状态。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以简单的方式控制放电过程的进展并且快速地识别放电过程的结束。在根据权利要求4的电储能器的构型中,深放电装置具有开关,所述开关可以在无源开关位置和放电开关位置之间转换,其中在所述无源开关位置中,所述极电分开,在所述放电开关位置中,所述极经由放电负载电连接。通过开关(还有保护器或继电器)可以以简单的方式激活深放电装置并且开始放电过程。在根据权利要求5的电储能器的构型中,开关被构造为要手动操作的开关、无线电控制的开关或软件控制的开关。在要手动操作的开关情况下,实施人员可以手动地直接在电储能器处开始放电过程。要手动操作的开关在此可以对于执行人员而言可达地设置在储能器的外壳处或外壳中。在无线电控制的开关情况下,可以在每个任意的时间或在特定的安全空间中自动地执行放电过程。在软件控制的开关情况下,功能可以经由计算机接口触发。在根据权利要求6的电储能器的构型中,开关被构造为使得所述开关在从无源开关位置到有源开关位置的转换过程中是不可逆的。通过这种方式确保了,放电过程不被非故意地中断,而是被执行直至完全放电为止。在根据权利要求7的电储能器的构型中,电储能器为了避免两个极通过深放电装置的非故意连接而具有下面的保护装置-联锁装置,其在联锁状态下阻止开关的操作并且仅在去联锁状态下能够实现开关的操作;-保护盖板,其覆盖开关并且被构造为使得所述保护盖板为了开关的操作而必须被去除或破坏;-电子编码装置,其被构造为使得开关的操作仅在正确地输入预先给定的编码之后是可能的;-电子编码装置,其被构造为使得开关的操作通过经由定义的接口发送编码才变得可能。通过上述保护装置,借助于深放电装置安全地避免了储能器的非故意放电。 附图说明下面,根据实施例参考附图重新阐述本专利技术。在图中图IA和IB是具有集成的深放电装置的电储能器的示意图,其中在图IA中放电过程还未开始,而在图IB中储能器的放电过程开始。具体实施例方式在图IA和IB中示意性示出电储能器1的实施例。该储能器具有外壳2、正极3和负极4。经由正极3和负极4,能量可以从储能器1被抽出或被输送给储能器1。储能器1 可以是电化学或静电储能器。对于电化学储能器,示例性地列出铅电池组、镍金属混合储能器、镍锌储能器或锂离子储能器。作为静电储能器的例子可以列举双层电容器。由多个电池类型和/或双层电容器组成的组合也是可能的。储能器1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电化学和 /或静电存储单元5,这些存储单元彼此电连接(串联和/或并联)并且其能量可以从极3、4 的外部被截取。在该实施例中涉及电化学储能器1。在此通过大量串联的电池组电池5实现电能的存储、产生和提供。这些电池组电池与储能器1的正极3和负极4这样接线,使得可以经由正极和负极4从外部对电池组电池5输送或者抽出电能。类似的情况适用于静电储能器,其中这里代替电池组电池,一个或多个双层电容器串联并且与负极4和正极3接线。在储能器中电化学电池和静电电池的组合也是可设想的。另外,可以设想,至少部分并联地对电池组电池5或静电电池接线。储能器1具有集成在外壳2中的深放电装置6,该深放电装置包括电阻、线圈、晶体管7等形式的放电负载7,并且该深放电装置这样被构造,使得两个极3、4可以经由放电负载7电连接。对于该放电负载可以考虑每种能够实现存储在储能器1中的能量的受控制的耗散的电部件。放电负载7对地接地,并且尺寸被确定为使得可以进行储能器1的受控制的、但是同时顺利的放电过程(在小时或天范围中)。在图IA和IB的实施例中,深放电装置6具有开关8,该开关可以在无源开关位置 (图1A)和放电开关位置(图1B)之间转换,其中在该无源开关位置中,极3、4电分开,在该放电开关位置中,极经由放电负载7电连接。在此可以涉及要手动操作的开关或无线电控制的开关8。在要手动操作的开关8的情况下,该开关以有利的方式从外部可达地安置在外壳2处。在无线电控制的开关8的情况下,该开关也可以从外部不可达地布置在外壳2内部。由此确保了,该开关仅能由专业人员利用相应的无线电控制装置来操作。开关8可以被构造为,使得从无源开关位置到放电开关位置的切换过程是不可逆的。在要手动操作的开关8的情况下,这例如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即在将开关8从无源开关位置操作到放电开关位置时,该开关可以通过适当的机制被锁定并且不能再从该锁定的放电开关位置被松开。在无线电控制的开关8情况下,这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即不设置适当的无线电信号来从放电开关位置转换到无源开关位置。为了避免两个极通过深放电装置6而非故意连接,该深放电装置具有保护装置9。 该保护装置6例如可以被构造为机械联锁装置,该联锁装置仅在去联锁的状态下能够实现开关8的操作或两个极3、4的连接。作为具体例子,开关8为此可以被构造为钥匙开关,其中为了将开关8从无源开关位置转换到放电开关位置,必须将钥匙(未示出)插入到集成在开关8中的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P比尔克L埃尔斯霍尔茨M席曼HG施魏格
申请(专利权)人:欧陆汽车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