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气子午线轮胎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572677 阅读:1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7-15 06:3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充气子午线轮胎,在不增加轮胎的重量的情况下具有改善的耐胎侧拱起变形性。子午线轮胎具有:在胎圈部的与适用轮辋接触的区域配置于胎体帘布层的橡胶胎圈包布(7);配置于胎圈芯的径向外侧的填充胶条(8);在各个胎侧部沿胎体的外表面延伸的胎侧胶(13)。在轮胎安装到适用轮辋(R)并充以预定气压的状态下,胎体的折返部(6)的径向外端(6a)和填充胶条(8)的径向外端(8a)布置于适用轮辋(R)的轮辋凸缘(Rf)的径向外端(r)的径向内侧;橡胶胎圈包布(7)的径向外端(7a)布置于轮辋凸缘(Rf)的径向外端(r)的径向外侧;在位于轮辋凸缘(Rf)的径向外侧的部分,胎侧胶(13)的至少一部分布置于橡胶胎圈包布(7)和胎体之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充气子午线轮胎,特别地,提出了在不增加轮胎的重量的情况下改善这种轮胎的耐胎侧拱起变形性的技术。
技术介绍
近年来,从环境友好和运转成本的观点,对低燃油消耗的充气子午线轮胎的需求日益增大。响应该需求,轮胎的重量被减小,例如通过降低胎体的折返部的径向高度或者填充胶条的径向外端的径向高度来减小。然而,通过如上所述的轮胎轻量化的方法,轮胎的强度在适用轮辋的轮辋凸缘的径向外侧附近劣化。这容易导致在例如图4的轮胎宽度方向截面图所图示出的轮胎驶过路缘石时,胎侧部处的胎体被夹在适用轮辋的轮辋凸缘和路缘石之间。此时发生的局部变形致使胎体的帘线断裂,引起所谓的胎侧拱起变形的问题。作为改善耐胎侧拱起变形性的方法,如专利文献1所述,已知通过增加胎体的帘布层的数目或者增大帘线的直径,或者在胎体的绕胎圈芯折返的折返部的轮胎宽度方向外侧布置填充胶条,使得填充胶条位于适用轮辋的轮辋凸缘的径向外端的外侧,来加强胎体。 然而,通过该方法,胎体中帘线的量和橡胶胎圈包布的橡胶量增加,因此不可能实现期望的重量的减小。因此,通过传统的充气子午线轮胎,难以同时实现轮胎的轻量化和耐胎侧拱起变形性的改善。相关技术文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伊东俊治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