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D模具、具有这种IMD模具的注塑装置以及用于制造膜装饰的塑料部件的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572195 阅读:1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7-15 05:37
一种用于制造膜装饰的塑料部件的IMD模具(2)包括:面向膜的半型模(6)以及背向膜的半型模(8),其中,所述两个半型模能够以相对应的模具分离面(14a,14b)彼此以如下方式贴靠,即:所述两个半型模在其之间形成了基本上对外封闭的型腔(10)。在此情况下,至少面向膜的半型模(6)的模具分离面(14a)由包围型腔(10)的内部区域(12a)和又包围内部区域(12a)的外部区域(13a)来形成,其中,外部区域(13a)内的模具分离面(14a)处在至少基本上平坦的或一维弯曲的模具分离平面(F)中,并且其中,内部区域(12a)的模具分离面(14a)相对于模具分离平面(F)回缩或能够回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制造膜装饰的塑料部件的IMD (模内装饰)模具,其包括面向膜的半型模以及背向膜的半型模,其中,这两个半型模能以相对应的模具分离面彼此贴靠,使得在这两个半型模之间形成对外封闭的型腔。这种IMD模具例如在DE 10 2007 007 409A1中公开。此外,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这样的IMD模具的注塑装置,以及涉及一种用于借助这种注塑装置来制造膜装饰的塑料部件的方法。
技术介绍
膜装饰的塑料部件通常制造为注塑部件,其设有装饰漆层,其中,后者可以具有浮雕状的表面结构。漆层的涂覆例如通过所谓的模内装饰αη-Mold-Decoration,IMD)技术来进行。在IMD技术中,漆层首先被涂覆到可揭起的平坦的载体膜上。带有漆层的载体膜以下简称为膜。该膜被置入打开的IMD模具中,使得漆层向内朝向背向膜的半型模。在IMD 模具闭合时,膜在彼此贴合的模具分离面的区域中夹持在IMD模具的两个半型模之间。在这时,膜被从后方注射塑料,其中,膜在由塑料熔液施加的注射压力下被压向面向膜的半型模。在此情况下,膜发生延展(伸展)。在注塑过程中,漆层与冷却的塑料物质相连。在打开IMD模具(脱模)时或其之后,将载体膜从漆层上揭起,在这时,该漆层形成注塑制品的可见面。对于IMD技术可替选地,存在所谓的嵌件模铸。在嵌件模铸中,将漆层涂覆到与 IMD膜相比明显更厚的而且因此有限地形状稳定的嵌入膜上。设有漆层的嵌入膜发生热变形,被切割并且被以塑料从后方注射。在此,嵌入膜在制成的注塑部件中呈夹层状地处于漆层与塑料本体之间。传统的IMD技术的缺点在于,IMD膜仅能在比较小的范围内伸展,典型地可伸展达到大约30%。对可见面进行很强的3D结构化的塑料膜因此不能以IMD技术来装饰,尤其是膜在这种情况下易于形成折痕或甚至撕裂。借助嵌件模铸尽管基本上也可以装饰比较强轮廓构型的制品。但是,该技术明显比IMD方法更昂贵。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基于如下任务,即借助IMD技术实现了制备具有程度很大地轮廓构型的表面的膜装饰的塑料部件的改进的方案。该任务根据本专利技术通过用于制造膜装饰的塑料部件的IMD模具来解决。IMD模具包括面向膜的半型模以及背向膜的半型模。在此情况下,这两个半型模能够以相对应的模具分离面以如下方式彼此贴靠,使得在这两个半型模之间形成基本上对外封闭的型腔。在此情况下,至少在面向膜的半型模上由包围型腔的内部区域和又包围内部区域的外部区域来形成模具分离面。在外部区域中,模具分离面处在平坦的或一维弯曲的模具分离平面中。 而在内部区域中,面向膜的半型模的模具分离面相对于模具分离平面回缩或可回缩。在此情况下,IMD膜按规定在注入过程之前或期间安置于其上的半型模称作是“面向膜”的。IMD模具的与该“面向膜”的半型模相配属的侧以下也称作“脱模侧”。与之相对照地,那个从其出发从后方注射IMD膜的半型模称作是“背向膜”的。因此,IMD模具的与该 “背向膜”的半型模相配属的侧也称作“注入侧”。尤其是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IMD模具的基于其简洁性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模具分离面在内部区域中“回缩”,其中,面向膜的半型模至少在模具分离面的区域中形成刚性单元。在该情况下,背向膜的半型模具有互补构造的模具分离面,其具有外部区域和突出于外部区域的内部区域。对此可替选地,但在本专利技术的范围中也可以考虑如下IMD模具,其中,面向膜的半型模多件式地构造,使得模具分离面的内部区域和外部区域(或至少模具分离面的至少一部分)构造在半型模的不同部件上。在此情况下,这两个部件能以如下方式彼此相对运动, 即模具分离面的内部区域相对于外部区域能以可逆的方式“回缩”。此外,该任务根据本专利技术通过具有这种IMD模具的注塑装置来解决,该注塑装置具有用于在闭合姿态与打开姿态之间在移动方向上移动该模具的机构以及用于将IMD膜置入半型模之间的机构。此外,该任务通过用于制造膜装饰的塑料部件的方法来解决,其中,根据本专利技术采用这种注塑装置。通过两个上面所描述的IMD模具的构造变形方案实现的是,IMD膜在置入IMD模具中时首先仅安置于面向膜的半型模的模具分离面的外部区域上,而IMD膜自由地在模具分离面的内部区域上方铺展(Ubersparmen)。因此,该膜能在整个被外部区域围绕的面的上方自由地延展,进而还在超出型腔横截面的面的上方自由地延展,由此,有效地避免了局部发生过度延展而形成裂纹或形成折痕。这在注塑方法的变形方案中是特别有利的,其中,膜在闭合模具之前被加热和/或(尤其通过负压)被拉到面向膜的半型模中。相应地,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注塑装置的范围中优选设置有加热装置,尤其是红外线 (IR)辐射器或呈热空气鼓风机形式的加热装置,其在模具的打开姿态中可以移动到半型模之间,用以加热膜。对此附加地或替选地,模具和/或注塑装置具有用于在面向膜的半型模与IMD膜之间产生负压的机构。在模具侧,所述机构尤其通过真空通道来形成,真空通道通入型腔壁或型腔壁的周围中,并且在该情况下尤其是通入模具分离面的内部区域中。在此情况下,一般而言在脱模侧的膜侧与注入侧的膜侧之间负的压力差称作“负压”。优选地,该负压通过产生真空,即产生相对于大气压降低的压力来产生。而可替选地或附加地,负压也可以通过将相对于大气压提高的空气压力施加到注入侧的膜侧上来产生。尤其是在程度很大地轮廓构型的型腔表面的情况下,从注入侧施加这样的过压对于将膜精确地贴靠于脱模侧的型腔表面上是有利的,尤其是通过过压施加(不同于在单纯地制造真空)可以产生明显超过大气压的压力差。在与对膜加热相结合下,IMD模具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构造方案尤其具有如下优点 不仅自由地在型腔上方铺展而且自由地在加热模具分离面的内部区域上方铺展的膜在其整个面区域中被加热到如下温度,所述温度明显超过模具温度(通常大约70°C)。也就是说,置入模具中的膜首先仅与膜分离面的外部区域相触碰,从而从膜向模具中的热量散发也仅在该外部区域中进入到模具中。在被模具分离面的外部区域围绕的面内,膜由于缺少与模具的热量关联而使提高的温度保持特别长时间,尤其是直至膜发生伸展。膜由温度引起的提高的可塑性在此进一步减小了形成折痕或形成裂纹的危险。在对膜进行拉深时,膜在脱模侧的半型模的整个被颈缘(Kragen)的外边缘围绕的壁区域之上被特别均勻的伸展。因此,与膜基本上仅在型腔的区域中得到伸展的传统IMD 模具相比,在型腔表面的给定的轮廓构型的情况下,明显地减小了膜的单位面积的局部伸展。由此,同样进一步减小了膜形成折痕或形成裂纹的危险。在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案中,面向膜的半型模的模具分离面在内部区域中形成颈缘,该颈缘斜向于模具分离平面安设。颈缘优选形成了在横截面中平直的斜面,该斜面具有沿着倾斜度恒定的安设角(Anstellwinkel)。但为此可替选地,颈缘也可以在横截面上(凹地或凸地)弯拱。附加地或可替选地,在颈缘的区域中可以设置有一个或多个梯级或平台。 尤其是在本专利技术的范围中,这种平台可以设置在颈缘与型腔之间。通过倾斜的壁走向,面向膜的半型模的颈缘形成了漏斗状的结构,该漏斗状的结构朝向脱模侧逐渐变细。在脱模侧,模具分离面在颈缘的区域中因此形成凹的形状。注入侧的模具分离面优选与脱模侧的模具分离面互补地构造。因此,背向膜的半型模的模具分离面在颈缘的区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克·赖夏特韦尔纳·古贝施
申请(专利权)人:HBWGUBESCH塑胶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