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选矿用的微泡浮选机。现有的浮选机由于没有成功地解决控制气泡大小的问题而存在着回收率低,体积大,能耗高等问题,而气泡的大小则是影响气泡与矿物颗粒与气泡碰撞概率的关键因素。研究表明,碰撞概率和矿物颗粒直径与气泡直径之比的平方成正比。《国内外选矿快报》1991年第六期上的文章″詹姆森浮选槽″介绍了澳大利亚纽卡塞尔大学的詹姆森教授专利技术的詹氏浮选槽。该设备主要由槽子,下导管,冲洗水分配器,精矿槽和尾矿排出装置等构成。矿浆在压力作用下给入该设备的下导管,与自动吸入的空气混合形成气-液混合流,高速进入槽子底部的分离室的槽中。可浮的目的矿物颗粒泡沫沿槽上升形成泡沫层,进入精矿槽,尾矿从底部排出。混合流在下导管的下移过程中,目的矿物即与气泡发生碰撞,粘附而被捕收。据介绍,该设备较好地解决了气泡的控制问题。由于该设备在结构上尚不完善,特别是在泡沫层的那一部分没有加强手段,泡沫层厚度大,精选作用不足,富集比低,同时也使得设备的体积增大,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其在向工业化推广的进程中受到很大阻碍。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精选作用强,富集比高,体积小,能耗低的射流给矿式微泡浮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微泡浮选机,由下导管,泡沫冲洗水管,浮选槽,精矿泡沫槽及支架构成,其特征在于下导管竖置于浮选槽中,上端开有进气孔,并与射流给矿管相接,浮选槽是一个上部有瓶颈口的槽子,底部有尾矿排放阀,周围有精矿泡沫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和镛,李家林,
申请(专利权)人:潘和镛,李家林,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53[中国|云南]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