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徐乾均专利>正文

臭氧水处理高效利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554988 阅读:2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7-14 03:30
一种臭氧水处理高效利用装置,是由臭氧发生器、气水混合器组成,其特征是臭氧发生器输出口由管道与臭氧增压装置的冷却箱内增压筒的臭氧进口连接,增压筒的出口由管道与气水混合器进口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对臭氧增压,进入气水混合器后形成臭氧水气泡,在污水中由于比表面积增大,使臭氧与污物充分接触并起反应,提高了臭氧的利用率,使臭氧的利用率达到50%-70%。(*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利用臭氧进行水处理设施中,提高臭氧利用率的臭氧水处理高效利用装置
技术介绍
臭氧(O3)是目前发现最强的强氧化剂之一,是广谱、高效、快速的杀菌剂,同时还具有催化、脱色、除臭等作用。当前在各行业中的应用主要是消毒、杀菌、净化。近年来,在污水处理和自来水净化等行业中也大力推广应用,尤其是在高浓度难降解的废水处理中大显身手,它是二十一世纪治理环境污染的关键技术之一。但是,由于臭氧存在的强氧化、腐蚀性和遇水极不稳定等特性,致使其利用率极低,目前臭氧的利用率仅为8% -10%,造成使用成本特别高的情况发生,严重制约了臭氧在水处理中的应用及发展。当前常用的方法是臭氧发生器产生的臭氧,通过加压后进入微孔曝气机进行曝气,这种方法可使臭氧的利用率有所提高,最高也达不到15%。因为在加压过程中会使臭氧迅速分解,损耗高达60%以上,再加上目前的曝气机产生的气泡较大,进入水体又要分解挥发大部分臭氧,故需加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污水和自来水净化处理过程中提高臭氧利用率的臭氧水处理高效利用装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臭氧水处理高效利用装置,是由臭氧发生器、气水混合器组成,其特征是臭氧发生器输出口由管道与臭氧增压装置的冷却箱内增压筒的臭氧进口连接,增压筒的出口由管道与气水混合器进口连接。臭氧发生器产生的臭氧,通过臭氧增压装置,进入气水混合器后,输入被处理的水中,使臭氧全部参与反应,从而达到高效进行处理的目的。臭氧增压装置是由安在冷却箱中的增压筒组成,增压筒采用压缩空气为动力,类似民间风箱结构和原理,对臭氧进行增压,当臭氧气体压力增高后进入气水混合器,形成臭氧水气泡,由出口排出进入污水,这时比表面积增大,使臭氧与污染物充分接触并起反应,提高了臭氧的利用率,使臭氧的利用率达到50% -70%。本技术解决了臭氧加压过程中会导致迅速分解造成高损耗的难题,填补了臭氧无法实现高利用率的空白。附图说明图1臭氧水处理高效利用装置结构示意图。其中1、臭氧发生器,2、臭氧增压装置,3、气水混合器,4、冷却箱,5、增压筒,6、压缩空气进气口,7、出口,8、废气出口,9、进水口,10、活塞。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按上述技术方案实施,如图1所示,臭氧发生器1输出口由管道与臭氧增压装置2的冷却箱4内的增压筒5的臭氧进口连接,增压筒5的出口由管道与气水混合器3进口连接,臭氧增压装置2的冷却箱4内增压筒5的一端设有压缩空气进气口 6及带反向阀的废气出口 8,增压筒5内设有活塞10,活塞10在增压筒5内滑动,增压筒5另一端设有带反向阀的臭氧进口及带活动门的出口。当臭氧进入到增压筒5后,经增压后的臭氧进入到气水混合器3后形成臭氧水气泡,由出口 7排出,气水混合器3由进水口 9进水,增压筒5由压缩空气进气口 6进气,当进气时便推动活塞10滑动,达到增压目的,将废气从废气出口 8排出。 由于在增压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热量,使温度迅速增高,而臭氧在高温下会迅速分解,造成大量的损耗高达60%,因此必须冷却,保持臭氧在增压过程中始终处在恒定温度状态下。权利要求1.一种臭氧水处理高效利用装置,是由臭氧发生器、气水混合器组成,其特征是臭氧发生器(1)输出口由管道与臭氧增压装置(2)的冷却箱(4)内增压筒(5)的臭氧进口连接,增压筒(5)的出口由管道与气水混合器(3)进口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臭氧水处理高效利用装置,其特征是臭氧增压装置(2)的冷却箱(4)内增压筒(5) —端设有压缩空气进气口(6)及带反向阀的废气出口(8),增压筒(5) 内设有活塞(10),活塞(10)在增压筒(5)内滑动,增压筒(5)另一端设有带反向阀的臭氧进口及带活动门的出口。专利摘要一种臭氧水处理高效利用装置,是由臭氧发生器、气水混合器组成,其特征是臭氧发生器输出口由管道与臭氧增压装置的冷却箱内增压筒的臭氧进口连接,增压筒的出口由管道与气水混合器进口连接。本技术通过对臭氧增压,进入气水混合器后形成臭氧水气泡,在污水中由于比表面积增大,使臭氧与污物充分接触并起反应,提高了臭氧的利用率,使臭氧的利用率达到50%-70%。文档编号C02F1/78GK202322470SQ20112044302公开日2012年7月11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10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10日专利技术者徐乾均 申请人:徐乾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乾均
申请(专利权)人:徐乾均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