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富厚专利>正文

钢筋混凝土剪力墙保温网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547260 阅读:1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7-13 19: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保温墙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钢筋混凝土剪力墙保温网板。其主要技术特征为:包括保温层和位于该保温层外侧的第一保温层网架,所述第一保温网架包括在所述保温层外侧依次平行排列的第一固定网片、第一振动加强网片,所述第一固定网片和第一振动加强网片间隔一定距离,在所述保温层内设置有内端延伸至保温层内侧一定距离、外端与所述第一固定网片和第一振动加强网片固定的第一连接插丝,在所述第一固定网片外侧设置有延伸出第一振动加强网片一定距离的第一垫块。在浇筑混凝土时,第一垫块顶在外侧的模板上,保温网板、模板之间通过点荷载与面荷载相互转换的原理,保温网板起模板的作用,加快了施工速度,保温层与主体结构同时完成,降低了火灾发生的概率,防火效果明显,延长了使用寿命。(*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墙体保温板
,具体的讲涉及钢筋混凝土剪力墙保温网板
技术介绍
目前建筑的工程剪力墙结构中,外墙保温技术,主要采用下述两种技术其一,大多数采用粘贴钉挂的方式与墙体连接,表面做3—6mm厚的砂浆保护层,实践证明,该技术中的保温层及保护层由于风吹日晒、雨淋等自然环境的影响。在使用周期较短时间内普遍出现开裂、脱落现象,影响了保温效果和使用年限。保温层多采用聚苯板属可燃性材料,施工期间外露时间长,保护较薄,易受破坏而长期裸漏,遇明火极易引起火灾,如北京央视新址附属文化中心、上海胶州教师公寓等地建筑大楼着火,都是引燃外墙保温出现的火灾事故,造成重大的人身及财产损失;其二,采用夹芯保温技术,但工艺复杂,施工难度大,工程质量得不到保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提供一种构造简单,保温效果好,使用寿命长,防火性能好,施工方便、简捷的钢筋混凝土剪力墙保温网板。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的技术方案为包括保温层和位于该保温层外侧的第一保温层网架,所述第一保温网架包括在所述保温层外侧依次平行排列的第一固定网片、第一振动加强网片,所述第一固定网片和第一振动加强网片间隔一定距离,在所述保温层内设置有内端延伸至保温层内侧一定距离、外端与所述第一固定网片和第一振动加强网片固定的第一连接插丝,在所述第一固定网片外侧设置有延伸出第一振动加强网片一定距离的第一垫块。其附加技术特征为在所述保温层的内侧设置有第二保温层网架,所述第二保温网架包括在所述保温层侧面依次平行排列的第二固定网片、第二振动加强网片,所述第二固定网片和第二振动加强网片间隔一定距离,所述第一连接插丝与所述第二固定网片和第二振动加强网片固定,在所述保温层内侧设置有延伸出第二振动加强网片一定距离的第二垫块。本技术提供的钢筋混凝土剪力墙保温网板,同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以下优点其一,由于包括保温层和位于该保温层外侧的第一保温层网架,所述第一保温网架包括在所述保温层外侧依次平行排列的第一固定网片、第一振动加强网片,所述第一固定网片和第一振动加强网片间隔一定距离,在所述保温层内设置有内端延伸至保温层内侧一定距离、外端与所述第一固定网片和第一振动加强网片固定的第一连接插丝,在所述第一固定网片外侧设置有延伸出第一振动加强网片一定距离的第一垫块,在保温层外侧设置有第一固定网片,并通过第一连接插丝与承重墙本体连接,提高了保温层的强度,将保温板与钢筋网有机结合做成保温网板,在浇筑混凝土时,第一垫块顶在外侧的模板上,保温网板、模板之间通过点荷载与面荷载相互转换的原理,保温网板起模板的作用,内侧混凝土与保护层各自独立施工,构造、方法简易行,保障了质量,加快了施工速度,保温层与主体结构同时完成,减少了目前通长采用外墙主体结构完成后再粘贴,外挂的工期时间;降低了火灾发生的概率,防火效果明显;而且,该钢筋混凝土剪力墙保温网板可以实现机械化生产,提高了生产效率;其二,由于在所述保温层的内侧设置有第二保温层网架,所述第二保温网架包括在所述保温层侧面依次平行排列的第二固定网片、第二振动加强网片,所述第二固定网片和第二振动加强网片间隔一定距离,所述第一连接插丝与所述第二固定网片和第二振动加强网片固定,在所述保温层内侧设置有延伸出第二振动加强网片一定距离的第二垫块,在浇筑混凝土时,第一垫块和第二垫块同时顶在外侧的模板上,施工更加方便;用该保温板建造非承重墙重量轻,保温性能好,而且在浇筑两侧的保护层层时,晃动第一振动加强网片和第二振动加强网片,使得保护层更加密实,而且不容易脱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钢筋混凝土剪力墙保温网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钢筋混凝土剪力墙保温网板未浇筑混凝土前支设模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另一种钢筋混凝土剪力墙保温网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钢筋混凝土剪力墙保温网板未浇筑混凝土前支设模板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所提出的钢筋混凝土剪力墙保温网板的结构做进一步说明。如图1和图2所示,为钢筋混凝土剪力墙保温网板的结构示意图。其结构包括保温层1和位于该保温层外侧的第一保温层网架2,第一保温网架2包括在保温层1外侧依次平行排列的第一固定网片21、第一振动加强网片22,第一固定网片21和第一振动加强网片22间隔一定距离,在保温层1内设置有内端延伸至保温层1内侧一定距离、外端与第一固定网片21和第一振动加强网片22固定的第一连接插丝3,在第一固定网片21外侧设置有延伸出第一振动加强网片22 —定距离的第一垫块4,该钢筋混凝土剪力墙保温网板可应用在承重墙上,在保温层1外侧设置有第一固定网片21,并通过第一连接插丝3与承重墙本体连接,提高了保温层1的强度,将保温板与钢筋网有机结合做成保温网板,在浇筑混凝土时,第一垫块4顶在外侧的模板5上,保温网板、模板之间通过点荷载与面荷载相互转换的原理,保温网板起模板的作用,内侧混凝土与保护层各自独立施工,构造、方法简易行,保障了质量,加快了施工速度,保温层1与主体结构同时完成,减少了目前通长采用外墙主体结构完成后再粘贴,外挂的工期时间;降低了火灾发生的概率,防火效果明显。而且,该钢筋混凝土剪力墙保温网板可以实现机械化生产,提高了生产效率。如图3和图4所示,在保温层1的内侧设置有第二保温层网架6,第二保温网架6 包括在保温层1侧面依次平行排列的第二固定网片61、第二振动加强网片62,第二固定网片61和第二振动加强网片62间隔一定距离,第一连接插丝3与第二固定网片61和第二振动加强网片62固定,在保温层1的内侧设置有延伸出第二振动加强网片62 —定距离的第二垫块7,该钢筋混凝土剪力墙保温网板可以建造非承重墙,在浇筑混凝土时,第一垫块4和第二垫块7同时顶在两侧的模板8上,施工更加方便;用该保温板建造非承重墙重量轻, 保温性能好,而且在浇筑两侧的保护层层时,晃动第一振动加强网片22和第二振动加强网片62,使得保护层更加密实,而且不容易脱落。 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仅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只要结构与本技术钢筋混凝土剪力墙保温网板结构相同,就落在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权利要求1.钢筋混凝土剪力墙保温网板,包括保温层和位于该保温层外侧的第一保温层网架, 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保温网架包括在所述保温层外侧依次平行排列的第一固定网片、第一振动加强网片,所述第一固定网片和第一振动加强网片间隔一定距离,在所述保温层内设置有内端延伸至保温层内侧一定距离、外端与所述第一固定网片和第一振动加强网片固定的第一连接插丝,在所述第一固定网片外侧设置有延伸出第一振动加强网片一定距离的第一垫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筋混凝土剪力墙保温网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保温层的内侧设置有第二保温层网架,所述第二保温网架包括在所述保温层侧面依次平行排列的第二固定网片、第二振动加强网片,所述第二固定网片和第二振动加强网片间隔一定距离,所述第一连接插丝与所述第二固定网片和第二振动加强网片固定,在所述保温层内侧设置有延伸出第二振动加强网片一定距离的第二垫块。专利摘要本技术属于保温墙
,公开了一种钢筋混凝土剪力墙保温网板。其主要技术特征为包括保温层和位于该保温层外侧的第一保温层网架,所述第一保温网架包括在所述保温层外侧依次平行排列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富厚李天昊
申请(专利权)人:李富厚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