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张力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533455 阅读:1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7-12 22: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张力控制装置,所述张力控制装置包括:控制装置,放卷辊,收卷辊,卡槽,张力辊,卷径检测装置;所述放卷辊及收卷辊由分别电机驱动,所述张力辊两端位于卡槽内并可上下浮动;其中,所述控制装置包括:信息输入单元;数据计算单元,用于综合输入的放卷辊和收卷辊卷径信息对放卷辊和收卷辊带卷缠绕L距离电机所旋转的位置进行插补运算并保证缠绕的线速度一致;信息输出单元;所述控制装置分别与放卷辊电机和收卷辊电机电连接,所述卷径检测装置与控制装置电连接,放卷辊上缠绕的卷带通过张力辊缠绕于收卷辊上。该装置的有益效果为:控制方式简单,实现容易,控制精度高,系统运行稳定性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控制
,特别是涉及一种张力的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张力控制被广泛的应用于各行各业的生产实际中,现有技术中普遍采用1、直流控制(直流调速,直流制动),特点是通过调节放卷电机的制动量来调节张力输出。缺点是直流机械传动同步性能不理想,无法实现恒线速、恒张力,对大卷装情况尤其突出。2、液压控制(液压站,流量比例阀),特点是通过调节放卷电机的流量比例阀来调节张力输出。存在问题一是国产液压件密封性能、可靠性差。二是进口的虽然质量可靠,但价格高、备件困难。3、变频控制,使用精度较高,但其为速度控制,考虑的变量因素较多,尤其是在加减速运行过程中由于增加了角加速度、惯量等物理量,且呈非线性变化,增大了系统的控制难度,需要对系统加速和减速过程实时监测,修正理论参数,经过多次试验才可以实现在误差范围内的恒张力。4、目前各张力控制多为放卷辊和收卷辊同为圆柱形,实际应用中不能应对多种情况,有一定的局限性。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以上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张力控制装置,所述张力控制装置包括控制装置,放卷辊,收卷辊,卡槽,张力辊,卷径检测装置;所述卷径检测装置用于对放卷辊和/或收卷辊卷径的检测;所述放卷辊及收卷辊由分别电机驱动,所述张力辊两端位于卡槽内并可上下浮动;所述控制装置包括信息输入单元,用于输入所需计算信息;数据计算单元,用于综合输入的放卷辊和收卷辊卷径信息对放卷辊和收卷辊带卷缠绕L距离电机所旋转的位置及卷带缠绕线速度进行插补运算,缠绕过程中放卷和收卷线速度一致;信息输出单元,用于对数据计算单元进行插补运算所得电机旋转的位置信息分别输出给放卷辊电机和收卷辊电机;所述控制装置分别与放卷辊电机和收卷辊电机电连接,所述卷径检测装置与控制装置电连接,放卷辊上缠绕的卷带通过张力辊缠绕于收卷辊上。进一步的所述电机为伺服电机或步进电机。进一步的所述数据计算单元可为运动控制卡或运动控制器或插补器或总线控制器。进一步的所述张力控制装置还包括位置检测装置,用于对张力辊的上下浮动位置检测;并与控制装置电连接,用于将位置变化信息反馈给控制装置;其中所述位置检测装置连接报警装置,用于对异常张力信息进行报警输出。进一步的所述L值可通过信息输入单元设置。进一步的所述放卷辊为圆柱形,收卷辊为椭圆柱形或圆柱形。进一步的所述放卷辊和收卷辊电机还带有编码器,并与控制装置电连接,用于即时检测电机旋转位置,并即时反馈给控制装置,与所述数据计算单元通过插补运算发送位置信息后电机旋转应达到位置进行比较分析,从而进一步调整电机旋转位置信息。进一步的所述张力控制装置可为一体式结构或分体式结构。所述张力控制装置的控制方法为放卷辊上缠绕的卷带经过张力辊缠绕在收卷辊上,张力辊位于带状物之上,信息输入单元接收到放卷辊和/或收卷辊的卷径数据,发送给数据计算单元,数据计算单元通过插补运算得出缠绕固定带长L电机所需旋转的位置并通过信息输出单元分别发送给放卷辊及收卷辊电机,控制两电机运行。其中放卷辊与收卷辊的卷径可通过测量及计算的方式得出,从而实现张力精确控制。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张力控制方法。所述张力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卷带经放卷辊放卷,通过张力辊,后缠绕于收卷辊上;步骤2、获取放卷辊和收卷辊原始卷径;步骤3、获取放卷辊和/或收卷辊卷带缠绕过程中随时间变化的即时卷径;步骤4、综合步骤2和步骤3中的输入信息进行插补运算,分别计算出卷带每缠绕 L距离时放卷辊和收卷辊电机的旋转位置及使缠绕过程中放卷和收卷的线速度保持一致; 然后通过信息输出单元分别输出给放卷辊电机和收卷辊电机;步骤5、放卷辊电机和收卷辊电机按照步骤4中所输出的信息进行运转。进一步的步骤5中所述放卷辊电机和收卷辊电机为步进电机和伺服电机。进一步的步骤2中所述的放卷辊为圆柱形,收卷辊为椭圆柱形。进一步的步骤2中所述的放卷辊和收卷辊都为圆柱形。进一步的步骤3中所述的放卷辊和收卷辊卷带缠绕过程中随时间变化的即时卷径可通过位置检测装置分别测量得到。进一步的步骤4中所述插补运算为插补器进行电机旋转所需脉冲计算或总线控制器进行电机旋转周期位置计算。进一步的步骤3中所述的放卷辊和收卷辊卷带缠绕过程中随时间变化的即时卷径可通过已知放卷辊和收卷辊开始缠绕前的原始卷径及卷带厚度计算得知。进一步的步骤4中所述的插补运算还包括对位置检测装置反馈的张力辊位置变化信息的综合分析及偏差计算;其中位置检测装置与报警装置电连接,可输出张力异常时的报警信息。进一步的所述步骤4中的L值可设置。进一步的步骤4中所述的插补运算还包括通过编码器对放卷辊和收卷辊电机的位置检测数据与原插补运算发送位置信息后电机应到的位置进行比较。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控制方式简单,实现容易,控制精度高;2、系统运行稳定性好。附图说明图1为张力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卡槽结构示意图。图中的1、未缠绕卷带的放卷辊2、缠有卷带的放卷辊3、未缠有卷带的收卷辊4、缠有卷带的收卷辊5、张力辊6、卡槽7、位置传感器 8、卷径测量装置具体实施例方式张力控制装置及张力控制方法的控制原理如下ω工表示放卷辊某时刻放卷L长度电机转过的弧度;ω 2表示收卷辊某时刻收卷L长度电机转过的弧度;P1表示放卷辊电机旋转一周所需发出的脉冲总数,P/表示放卷辊放卷L距离电机所需给定的脉冲数;P2表示收卷辊电机旋转一周所需发出的脉冲总数,《表示收卷辊收卷L距离所需给定的脉冲数;L表示设定的放卷距离;r n CO1ρ{_L. — —L_2π P1ω7 Pi_= ~—2π P2由上式可知,只要得出放卷辊和收卷辊在缠绕过程中缠绕L距离各自随时间变化的弧度,即可得出放卷辊和收卷辊缠绕L距离电机旋转的所需脉冲数。而对于圆和椭圆已知L弧长,所对应的角度关系为以下对于圆有L= ω R,R为圆半径,ω为弧度对于椭圆有设椭圆上两点P(Xl,yi)和Q(x2,y2)对应的离心角分别为α、β,长轴为a,短轴为 b,(X — Cl COS CC1 L. yl = o sin a故P点的离心角为= accCOS^-同理可求出Q点的离心角-.β = arccos ^根据椭圆的性质a2_b2 = C2,及椭圆离心率的定义< =f (0 < β < 1),e为离心率可得权利要求1.一种张力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张力控制装置包括所述张力控制装置包括控制装置,放卷辊,收卷辊,卡槽,张力辊,卷径检测装置;所述卷径检测装置用于对放卷辊和收卷辊卷径的检测;所述放卷辊及收卷辊由分别电机驱动,所述张力辊两端位于卡槽内并可上下浮动;所述控制装置包括信息输入单元,用于输入所需计算信息;数据计算单元,用于综合输入的放卷辊和收卷辊卷径信息对放卷辊和收卷辊卷带每缠绕固定L距离电机所旋转的位置及卷带缠绕线速度进行插补运算,缠绕过程中放卷和收卷线速度一致;信息输出单元,用于对数据计算单元进行插补运算所得电机旋转信息分别输出给放卷辊电机和收卷辊电机;所述控制装置分别与放卷辊电机和收卷辊电机电连接,所述卷径检测装置与控制装置电连接,放卷辊上缠绕的卷带通过张力辊缠绕于收卷辊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张力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为伺服电机或步进电机。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张力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计算单元为运动控制卡或运动控制器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逸王晓刚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众为兴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