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木生专利>正文

一种山腊梅清感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531402 阅读:3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7-12 19: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山腊梅清感茶,采用中草药为原料,经过超微粉碎、造粒过程制成药剂,或经过粉碎、杀菌过程制成袋泡茶,由下列原料组成:山腊梅叶、甜菊素等组成;与现有各种市售治疗感冒等药剂相比,具有成本低、加工简单、疗效显著,使用安全,治愈率高、不复发、不反弹等效果,同时还对预防感冒、缓解咽喉痛等有一定作用,容易被患者接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中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山腊梅清感茶
技术介绍
山腊梅是一种常绿的灌木,树高1 :3m。山腊梅叶子气清香,性味归经,味微苦而辛凉。山腊梅叶的主要成分是黄酮、生物硷、肌醇和挥发油,所以它具有抗菌消炎、抗病毒功效。山腊梅叶子可入药,全年可以采摘,尤其以夏秋采收为佳。山腊梅的主要功效是治疗感冒、助消化、止泻、减肥、消脂降压、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作用。而药理研究表明,山腊梅可以抗菌消炎、抗病毒效果也很显著。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山腊梅清感茶,具有祛风解表、清热解毒。用于风热感冒引起的头痛发热、咽喉疼痛、鼻塞、流涕等症。本专利技术的药剂由以下成分组成主料山腊梅叶3000g。本专利技术的药剂加工方法按如下步骤进行(1)将山腊梅叶洗净、风干适当切段;(2)将挑选好的原料在60°C-80°C环境下烘干;(3)用超微粉碎设备将药材粉碎成极微细粉末;(4)制粒、分装、质检、包装,得到成品1000袋。用法口服,每次1到2袋,沸水冲泡后送服,每天3次,7天为一疗程,通常疗程为1-3个可见效果。治愈标准无任何头痛发热、咽喉疼痛、鼻塞、流涕等症。好转标准头痛发热、咽喉疼痛、鼻塞、流涕等减轻。无效服用3个疗程以上未见任何效果。本专利技术的药剂7天为一疗程,每次两袋,每天3次,以沸水泡饮,能够显著的治疗头痛发热、咽喉疼痛、鼻塞、流涕等症状,与现有各种市感冒药剂相比,具有成本低、加工简单、疗效显著,使用安全,治愈率高、不复发、不反弹等效果,容易被患者接受。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按如下配比称取主料和辅料主料山腊梅叶3000g;辅料甜菊素60g ;由下述方法制造(1)将山腊梅叶洗净、风干,适当切段;(2)低温在60-80°C干燥,粗粉碎后均勻拌入甜菊素40g,制粒、干燥,分装;(3)质检、包装,得到成品1000袋。实施例2按如下配比称取主料和辅料主料山腊梅叶3000g;辅料甜菊素50g ;由下述方法制造(1)将山腊梅叶洗净、风干,适当切段;(2)低温在60-80°C干燥,中粉碎后均勻拌入甜菊素50g,制粒、干燥,分装;(3)质检、包装,得到成品1000袋。实施例3按如下配比称取主料和辅料主料山腊梅叶3000g;辅料甜菊素40g ;由下述方法制造(1)将山腊梅叶洗净、风干,适当切段;(2)低温在60-80°C干燥,超微粉碎后均勻拌入甜菊素60g,制粒、干燥,分装;(3)质检、包装,得到成品1000袋。典型病例(1)李某,男,30岁,2008年1月5日开始头痛发热、咽喉疼痛、鼻塞、流涕等现象严重。曾尝试布地奈德鼻喷剂等多种药剂进行滴鼻处理以及采用药物熏蒸鼻腔未见效果,2010年施用本专利技术药剂进行医治。每天两剂,每剂一包,服用两周后,流涕、打喷嚏现象有所减轻,四周后已无明显流涕、打喷嚏症状,八周后过敏性鼻炎症状基本消失。遂减少用量,每天一剂加以巩固,4个月后复查时已无相关症状。典型病例O)夏某,女,50岁,全天流涕不止,稍遇寒冷或其他刺激症状会出现强烈打喷嚏症状,肺部、咽部均伴有相应的疼痛。10年内尝试多种药剂治疗,均无明显改善,已经考虑放弃相应治疗。2009年开始采用本专利技术药剂进行尝试治疗,每天三剂,每剂一包,服用三周后,流涕现象逐渐减轻;继续服用四周后,鼻痒、鼻塞等现象减少;3个月后症状基本消退。半年内两次复查,均未再发现相关症状。典型病例(3)刘某,女,37岁,2006年开始出现过慢性咽炎症状,除流涕、打喷嚏、鼻痒等症状外,极易出汗,肺、肾较虚弱。尝试采用本专利技术药剂进行治疗两周后,鼻痒症状逐渐消失,身体出汗减少;服用四周后,时常打喷嚏症状消失,鼻塞症状消失。2个月内复查未出现相关症状。典型病例⑷方某,男,42岁,患过慢性咽炎5年,全天咽痛、鼻塞等症状,影响日常工作,尝试各种西药未见疗效。2010年服用本专利技术药剂尝试治疗,每天两剂,每剂一包,服用三周后,流涕、打喷嚏现象有所减轻,六周后已无明显流涕、打喷嚏症状,八周后过敏性鼻炎症状基本消失。半年和1年内复查两次,已无相关症状。疗效统计本专利技术药剂共尝试治疗病人74例,用药一般在2-3个疗程内会见到好转效果,6-8个疗程可基本上达到治愈效果,8个疗程内达到痊愈的人数在59人,8个疗程内有明显好转,需要继续服药以治愈的人数在U人,仅有4例病人在6-8个疗程后仍物任何明显改变。采用本专利技术的药剂可以从肺、肾、脾脏方面对病人进行调理,加强上述脏器的功能,从身体内部增强对过敏源的抵抗力,减轻、消除相应症状。权利要求1.一种山腊梅清感茶,其特征在于,由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组成 主料山腊梅叶3000g;辅料甜菊素60g ; 由下述方法制造(1)将山腊梅叶洗净、风干,适当切段;(2)低温在60-80°C干燥,粗粉碎后均勻拌入甜菊素40g,制粒、干燥,分装;(3)质检、包装,得到成品1000袋。2.如权利要求1所述山腊梅清感茶,其特征在于,由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组成 主料山腊梅叶3000g;辅料甜菊素50g ; 由下述方法制造(1)将山腊梅叶洗净、风干,适当切段;(2)低温在60-80°C干燥,中粉碎后均勻拌入甜菊素50g,制粒、干燥,分装;(3)质检、包装,得到成品1000袋。3.如权利要求1所述山腊梅清感茶,其特征在于,由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组成 主料山腊梅叶3000g;辅料甜菊素40g ; 由下述方法制造(1)将山腊梅叶洗净、风干,适当切段;(2)低温在60-80°C干燥,超微粉碎后均勻拌入甜菊素60g,制粒、干燥,分装;(3)质检、包装,得到成品1000袋。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山腊梅清感茶,采用中草药为原料,经过超微粉碎、造粒过程制成药剂,或经过粉碎、杀菌过程制成袋泡茶,由下列原料组成山腊梅叶、甜菊素等组成;与现有各种市售治疗感冒等药剂相比,具有成本低、加工简单、疗效显著,使用安全,治愈率高、不复发、不反弹等效果,同时还对预防感冒、缓解咽喉痛等有一定作用,容易被患者接受。文档编号A61K127/00GK102552346SQ20121001373公开日2012年7月11日 申请日期2012年1月17日 优先权日2012年1月17日专利技术者刘木生, 周建华, 宋细忠, 邹添国, 陈卫平, 黄国林, 黄样华 申请人:刘木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细忠黄样华陈卫平刘木生邹添国黄国林周建华
申请(专利权)人:刘木生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