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箍无料头胶管硫化加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530794 阅读:2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7-12 18:3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金属箍无料头胶管硫化加工装置。主要由芯棒、上箍、下箍组成;芯棒的一端设有沟槽,上端沟槽与上箍的挡片装配;上箍上设置有与胶管外径相等的端面;下箍由下箍里套与下箍外套组成,下箍里与稳定体连接,固定在芯棒的下端,下箍里套上设有沟槽,与下箍外套上的挡片装配;在下箍里套上设有滑轨,下箍外套可沿滑轨上下滑动,当下箍外套的挡片滑动到下箍里套的沟槽处,沿沟槽转动,挡片就会起到定位作用;下箍外套设置有与胶管外径相等的端面;下箍里套的上端面和上箍上设置的端面之间的距离为胶管的长度,在上箍和下箍外套上设置有气孔。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不需要对胶管进行切割,有效提高产品的合格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发动机用橡胶软管的工装,特别涉及一种金属箍无料头胶管硫化加工直。
技术介绍
普通的胶管生产过程中,在胶管硫化后需要进行切割,这样会产生切割后的料头, 而料头却没有任何使用和再生价值,这对生产厂家是一种严重的浪费。随着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这种浪费原料扩大成本的生产工艺已经不适合高端的生产厂家,并且在料头切割的时候容易产生误差,切割端口的平齐度也很难保证。因为生产后的胶管需要切割,因此浪费了人工工时,人工成本较高。我们需要一种能够有效控制胶管长度并且降低成本、减少工序的工装来增加生产厂家的有效竞争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用胶管硫化端口定位加工装置,以弥补传统工艺中的不足之处。使用方便,减少浪费,缩短工序,提高精度,能有效提高劳动率。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的金属箍无料头胶管硫化加工装置,主要由芯棒1、上箍2、下箍5组成;芯棒的一端设有沟槽7,上端沟槽7与上箍2的挡片9装配;上箍2上设置有与胶管外径相等的端面12 ;下箍5由下箍里套3与下箍外套4组成,下箍里套3与稳定体6连接,固定在芯棒1的下端,下箍里套3上设有沟槽7,与下箍外套4上的挡片9装配;在下箍里套3上设有滑轨10,下箍外套可沿滑轨上下滑动,当下箍外套的挡片滑动到下箍里套的沟槽处,沿沟槽7转动,挡片9就会起到定位作用;下箍外套4设置有与胶管外径相等的端面12 ;下箍里套3的上端面11和上箍2上设置的端面11之间的距离为胶管的长度,在上箍2和下箍外套4上设置有气孔8。本专利技术的特点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易于维修,使用本专利技术后生产的胶管不产生料头,可以节约原材料;不需要对胶管进行切割,可以减少工序,节约人工;能够对胶管的外径或者壁厚进行精确控制,可以有效提高产品的合格率。所以使用此加工装置生产胶管的厂家可以提升胶管的精度,提高产品的合格率,大大降低成产成本。附图说明图1 本专利技术设备结构原理剖面示意图。图2 本专利技术设备使用原理剖面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图例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的金属箍无料头胶管硫化加工装置,主要由芯棒1、上箍2、下箍5组成;芯棒的一端设有沟槽7,上端沟槽7与上箍2的挡片9装配;上箍2上设置有与胶管外径相等的端面12 ;下箍5由下箍里套3与下箍外套4组成,下箍里套3与稳定体6连接,固定在芯棒1的下端,下箍里套3上设有沟槽7,与下箍外套4上的挡片9装配;在下箍里套3上设有滑轨10,下箍外套可沿滑轨上下滑动,当下箍外套的挡片滑动到下箍里套的沟槽处,沿沟槽7转动,挡片9就会起到定位作用;下箍外套4设置有与胶管外径相等的端面12 ;下箍里套3的上端面11和上箍2上设置的端面11之间的距离为胶管的长度,在上箍2和下箍外套4上设置有气孔8。下箍5与芯棒1是定位焊接在一起的,下箍5的下方与芯棒1焊接在一起的是稳定体6。硫化胶管的时候,先将上箍取下,并确认下箍外套已沿滑轨落到底端,避免套芯时胶管与下箍外套产生摩擦力,然后套芯,把胶管13从芯棒上端套入芯棒,沿芯棒向下,直至胶管一端顶到下箍里套端面11的位置,将下箍外套滑到沿沟槽处并沿沟槽旋转固定,最后将上箍沿沟槽固定,这样上箍的端面11就会顶在胶管的另一端,与下箍里套的端面11可以有效控制胶管的长度。接下来将设备放入硫化罐中硫化,芯棒在硫化过程中起定型作用,并且用来控制胶管的内径尺寸,上箍与下箍可以通过端面12控制胶管的外径尺寸,稳定体是在产品硫化的时候对此设备起到固定的作用,硫化过程中胶管内壁与芯棒结合处会产生气体,可沿气孔排出,避免因加热产生气体膨胀造成的胶管变型或者破裂现象。硫化时间结束后,将上箍取下,并把下箍外套沿滑轨滑落到底端,然后将胶管取下,就可以得到合格的产PΡΠ O权利要求1. 一种金属箍无料头胶管硫化加工装置,主要由芯棒(1)、上箍O)、下箍( 组成;其特征是芯棒的一端设有沟槽(7),上端沟槽(7)与上箍O)的挡片(9)装配;上箍( 上设置有与胶管外径相等的端面(1 ;下箍(5)由下箍里套C3)与下箍外套(4)组成,下箍里套C3)与稳定体(6)连接,固定在芯棒(1)的下端,下箍里套C3)上设有沟槽(7),与下箍外套(4)上的挡片(9)装配;在下箍里套C3)上设有滑轨(10),下箍外套可沿滑轨上下滑动,当下箍外套的挡片滑动到下箍里套的沟槽处,沿沟槽(7)转动,挡片(9)就会起到定位作用;下箍外套(4)设置有与胶管外径相等的端面(1 ;下箍里套(3)的上端面(11)和上箍(2)上设置的端面(11)之间的距离为胶管的长度,在上箍( 和下箍外套(4)上设置有气孔⑶。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金属箍无料头胶管硫化加工装置。主要由芯棒、上箍、下箍组成;芯棒的一端设有沟槽,上端沟槽与上箍的挡片装配;上箍上设置有与胶管外径相等的端面;下箍由下箍里套与下箍外套组成,下箍里与稳定体连接,固定在芯棒的下端,下箍里套上设有沟槽,与下箍外套上的挡片装配;在下箍里套上设有滑轨,下箍外套可沿滑轨上下滑动,当下箍外套的挡片滑动到下箍里套的沟槽处,沿沟槽转动,挡片就会起到定位作用;下箍外套设置有与胶管外径相等的端面;下箍里套的上端面和上箍上设置的端面之间的距离为胶管的长度,在上箍和下箍外套上设置有气孔。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不需要对胶管进行切割,有效提高产品的合格率。文档编号B29C35/02GK102555121SQ20111033465公开日2012年7月11日 申请日期2011年10月28日 优先权日2011年10月28日专利技术者张洪起, 石志远 申请人:天津鹏翎胶管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洪起石志远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鹏翎胶管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