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合铆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528565 阅读:1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7-12 08:47
一种组合铆钉,涉及包装及家具技术领域。包括一带头的杆件及一带坐板的筒体件,所述带坐板的筒体件的筒状部的内径与所述带头的杆件的杆状部的外径形成配合致使杆状部能从筒状部的一端插入筒状部内,并且所述卡槽与所述卡凸形成配合,致使所述卡凸卡于所述卡槽而定位;所述杆状部顺着其杆长呈空心管式结构,所述杆状部上开制起调整形变作用的缝槽。有益效果在于:连接十分牢固,不受外部环境的影响,长期稳定;操作简便,不需借助工具;带头的杆件与带坐板的筒体件之间配合性能好;用途广,能紧固连接包括纸板在内的多种板材,特别是将两层或三层板体叠置组合,紧固成力学强度更大的板体,以满足市场多方面的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包装及家具
,尤指一种组合铆钉,用于板体特别是纸板的组合连接。
技术介绍
纸板在家具、包装箱柜及日用品等制造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用纸板制造的桌椅、 衣柜、书架、货架、包装箱柜、卡板及包装盒等到处可见。用纸板加工物件时,或为了增墙纸板的力学强度将单层板组合成为多层组合板时,需要连接。现有技术中,用于纸板加工品的连接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其一,铜钉连接,需要专用的钉箱机,成本高。其二,卡接,主要用于薄纸板或纸片的加工品,如纸盒等,抗脱离的机械强度低。其三,粘接,涂胶费工费时,成本高,容易受潮致使脱粘,易老化粘接性能降低。其四,用螺钉或类似于螺钉的连接件连接,需要借助工具操作,操作繁琐,外表也不美观。对于为了增墙纸板的力学强度将单层板组合成为多层组合板的连接方式,市场需要一种比采用粘接或螺钉之类连接更好的方式,以实现不因受潮而脱粘,性能稳定,连接牢固;或不需借助操作工具,操作便捷,节省工时,外表美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组合铆钉。特别适合于将多层纸板组合连接在一起,连接时不需借助操作工具,操作便捷,节省工时;性能稳定,连接牢固; 外表美观。为此,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本专利技术一种组合铆钉,包括一带头的杆件及一带坐板的筒体件,所述带头的杆件包括成型为一体的杆状部及头部,该头部位于杆状部的一端且呈板状,该头部的外径大于杆状部的外径,在杆状部的另一端制有卡凸;所述带坐板的筒体件包括成型为一体的筒状部及坐板,该坐板位于筒状部的一端,该坐板呈板状且筒状部穿过该坐板,致使所述带坐板的筒体件呈两端无底的筒状体,在筒状部的内壁上制有卡槽;所述带坐板的筒体件的筒状部的内径与所述带头的杆件的杆状部的外径形成配合致使杆状部能从筒状部的另一端插入筒状部内,筒状部的所述另一端称为插入端,并且所述卡槽与所述卡凸形成配合,致使所述卡凸卡于所述卡槽而定位;所述杆状部顺着其杆长呈空心管式结构,所述杆状部上开制起调整形变作用的缝槽。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进一步阐述在筒状部的内壁上的两个位置制有卡槽,其中一卡槽位于筒状部之带有坐板一端之内壁,另一卡槽位于筒状部的内壁之中段。所述卡凸呈楔状,其尖端指向杆状部插入筒状部的方向;与所述卡凸的形状相对应,所述卡槽呈楔状槽。所述卡凸在杆状部的两侧对称设置;所述卡槽在筒状部内壁两侧对称设置。所述杆状部上与所述筒状部上制有起控制插入方位作用的导引凸条及导引槽沟。所述缝槽顺着所述杆状部的长度方向开制并位于所述杆状部制有卡凸的一端,在各卡凸的两侧皆分别开制所述缝槽。所述带坐板的筒体件的筒状部的所述插入端倒圆角,以便于所述带头的杆件插入所述带坐板的筒体件。本专利技术连接固定包括纸板在内的板体、将单层板紧固为多层组合板的机理及操作是,如将待紧固的两块板重叠紧固为两层的组合板,只需在板体的适当位置打好孔,孔径与所述带坐板的筒体件的筒状部的外径匹配,将所述带坐板的筒体件插入待紧固的两块板的孔内,然后将所述带头的杆件插入所述带坐板的筒体件内,使卡凸卡落于卡槽中锁定,由于卡槽在筒状部内壁上的具体位置是依据待紧固板体的厚度设计的,待紧固板体一方面被夹固于带头的杆件的头部与带坐板的筒体件的坐板之间,另方面所述带坐板的筒体件与待紧固的板体上的孔的定位作用,从纵向及横向上双管齐下,致使两块板牢牢固定。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其一,连接十分牢固,如上所述,本专利技术从纵向及横向上将待紧固的板体定位,不受外部环境的影响,长期稳定。其二,操作简便,不需借助工具,只需将所述带坐板的筒体件插入待紧固的板体的孔内,然后将所述带头的杆件插入所述带坐板的筒体件内,使卡凸卡落于卡槽中锁定即可,不需借助扳手、钳子等之类的工具。另外,所述带坐板的筒体件的筒状部之插入端倒圆角,便于所述带头的杆件插入所述带坐板的筒体件;所述杆状部上与所述筒状部上制有起插入方位控制作用的导引凸条及导引槽沟,便于准确控制所述带头的杆件上的卡凸插入时的具体方位不致错位,使卡凸准确对着卡槽的方位插入与卡槽相卡。其三,带头的杆件与带坐板的筒体件之间配合性能好,所述杆状部顺着其杆长呈空心管状,利于所述杆状部插进筒体部后在形变上进行调整;所述杆状部上开制缝槽,一方面利于所述杆状部插进筒体部后卡凸部位作收拢形变致使轻松插入,另方面利于卡凸卡落于卡槽后使卡凸尽量向卡槽壁张弛与卡槽卡牢。其四,用途广,能紧固连接包括纸板在内的多种板材,特别是将两层或三层板体叠置组合,紧固成力学强度更大的板体,以满足市场多方面的需求。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示意图之一; 图2为本专利技术示意图之二;图3为带头的杆件主视图; 图4为带头的杆件剖视图; 图5为带头的杆件A-A剖视图; 图6为带坐板的筒体件剖视图; 图7为图6的仰视图。图中1、带头的杆件;11、杆状部;12、头部;13、卡凸;14、导引凸条;15、缝槽;2、 带坐板的筒体件;21、筒状部;22、坐板;23、卡槽;24、导引槽沟;25、插入端;26、倒圆角。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介绍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7所示,本专利技术一种组合铆钉,包括一带头的杆件1及一带坐板的筒体件2,所述带头的杆件1包括成型为一体的杆状部11及头部12,该头部12位于杆状部11 的一端且呈板状,该头部12的外径大于杆状部11的外径,在杆状部11的另一端制有卡凸 13 ;所述带坐板的筒体件2包括成型为一体的筒状部21及坐板22,该坐板22位于筒状部 21的一端,该坐板22呈板状且筒状部21穿过该坐板22,致使所述带坐板的筒体件2呈两端无底的筒状体,在筒状部21的内壁上制有卡槽23 ;所述带坐板的筒体件2的筒状部21的内径与所述带头的杆件1的杆状部11的外径形成配合致使杆状部11能从筒状部21的另一端插入筒状部21内,筒状部21的所述另一端称为插入端25,并且所述卡槽23与所述卡凸13形成配合,致使所述卡凸13卡于所述卡槽23而定位;所述杆状部11顺着其杆长呈空心管式结构,所述杆状部11上开制起调整形变作用的缝槽15。在筒状部2的内壁上的两个位置制有卡槽23,其中一卡槽23其中一卡槽23位于筒状部21之带有坐板22 —端之内壁,另一卡槽23位于筒状部22的内壁之中段,该中段指顺着筒状部21的长度方向而言,即筒状部22的插入端25与带有坐板22的一端之间的某处内壁。所述卡凸13呈楔状,其尖端指向杆状部11插入筒状部21的方向;与所述卡凸13 的形状相对应,所述卡槽23呈楔状槽。这样,卡凸13在卡槽23中形成一种倒刺式的咬合, 只能往前插入,不能倒退。所述卡凸13在杆状部11的两侧对称设置;所述卡槽23在筒状部21内壁两侧对称设置。所述杆状部11上与所述筒状部21上制有起控制插入方位作用的导引凸条14及导引槽沟对。一般情况下,导引凸条14位于所述杆状部11上,导引槽沟M位于所述筒状部21上。所述缝槽15顺着所述杆状部11的长度方向开制并位于所述杆状部11制有卡凸 13的一端,在各卡凸13的两侧皆分别开制所述缝槽15,在本实施例中,开制4条所述缝槽 15。所述缝槽15起调整形变的作用。所述带坐板的筒体件2的筒状部21的所述插入端25倒圆角26,以便于所述带头的杆件1插入所述带坐板的筒体件2。本实施方式所述的仅是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专利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华堂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华恒盛重包装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