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续化制造废旧纤维纺织品蜂窝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527234 阅读:2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7-12 07: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连续化制造废旧纤维纺织品蜂窝设备,包括依次设置的开松装置、梳理装置和蜂窝制备装置,于该梳理装置和蜂窝制备装置之间安装有气流成网和针刺组合装置,该气流成网和针刺组合装置的输入端连接前述梳理装置的输出端,该气流成网和针刺组合装置的输出端连接在蜂窝制备装置上;利用废旧纤维纺织品经开松装置开松后得到小块状或束状的纤维物,该纤维物被喂入到梳理装置中进行梳理、除杂、混合,然后气流成网和针刺组合装置使纤维物凝聚成纤网,并进行压实针刺,成型出无纺布,无纺布经蜂窝制备装置加工后成型出蜂窝芯子成品。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实现废旧纤维纺织品的回收利用及蜂窝的连续化生产,其生产周期短、简单易行、成本低廉、使用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蜂窝设备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连续化制造废旧纤维纺织品蜂窝设备
技术介绍
金属板材的资源已经越来越稀缺,出于环保节能的考虑,采用蜂窝芯子结构可以节省材料,而且重量轻,强刚度大,热工好,已经越来越广泛的使用于汽车、高速火车、飞机、 潜艇等,更被建筑师用来表现建筑的外观。目前,制作蜂窝芯子的方法,一般都是直接采用纸、玻璃布或者棉布等为原料,配以黏结剂的方法。这种生产工艺生产自动化程度低,人工操作比例高,而且生产缺乏连续性、呈间歇状态,生产用的材料不是废旧纤维,浪费原材料,使生产成本居高不下。众所周知,资源的匮乏和被污染是当今全球面临的问题,而我国又是人口大国,随着人口的日渐增多,废旧衣服、布料等大量纺织废料的数量也逐年增加,但是这些纺织废料可重复利用的范围却是十分有限的,因此,既浪费了资源又造成污染。所以,为了满足工业生产所需原料,同时减少环境污染,利用废旧纺织原料开发新的能源原料势在必行。废旧纺织品的来源主要有两个,一是来自纺纱、织造和成品生产加工的各道工序, 例如纺纱清、混、梳工序以前的落物(回花、地弄花、盖板花等),成品加工过程中的下脚料、 废纱、废布等。另一个来源是废弃的纺织品,如穿旧的服装、旧地毯等,且目前来看,该来源有不断增长的趋势。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纺织废料可以直接作为纺织原料,大多被工厂内部回用,且有很高的回用价值。据统计,到2010年,我国人均纤维消费量已达到18kg,按纺织品的使用周期按2年计,废弃量按70%计,则我国每年将产生近千万吨的废旧纺织品。若能有效地将这些废旧纺织品回收再利用,则可以节约大量的纺织原料,创造出很高的经济价值。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连续化制造废旧纤维纺织品蜂窝设备,其采用废旧纤维纺织品作为原料纤维,实现废旧纤维纺织品的回收利用及蜂窝的连续化生产,具有生产周期短、简单易行、成本低廉、使用可靠的优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一种连续化制造废旧纤维纺织品蜂窝设备,包括依次设置的开松装置、梳理装置和蜂窝制备装置,于该梳理装置和蜂窝制备装置之间安装有气流成网和针刺组合装置,该气流成网和针刺组合装置的输入端连接前述梳理装置的输出端,该气流成网和针刺组合装置的输出端连接在蜂窝制备装置上;利用废旧纤维纺织品经开松装置开松后得到小块状或束状的纤维物,该纤维物被喂入到梳理装置中进行梳理、除杂、混合,然后气流成网和针刺组合装置使纤维物凝聚成纤网,并进行压实针刺,成型出无纺布,无纺布经蜂窝制备装置加工后成型出蜂窝芯子成品。优选的,所述气流成网和针刺组合装置包括有气流成网机构和针刺机构,一送往机构连接于气流成网机构与针刺机构之间,该送往机构将纤网输送至针刺机构。优选的,所述送往机构为一用于将蓬松纤网压实的压网帘式送往机构。优选的,所述送往机构包括输送帘和喂入辊,喂入辊设置在针刺机构的前侧,输入帘设置在成网帘和喂入辊之间。优选的,所述气流成网机构包括吹风机、补风口、梳棉风道、成网帘和吸风机,该补风口开设在锡林的下方,成网帘拦设在梳棉风道中,吹风机设置在梳棉风道的进入口上,吸风机设置在梳棉风道的出口处、位于成网帘的后方。优选的,所述针刺机构包括剥网板、托网板和针刺机,该针刺机位于剥网板的上方,托网板设置在剥网板的下方。优选的,所述蜂窝制备装置包括依次设置于气流成网和针刺组合装置后方的蜂窝涂胶机构、加热机构、剪切机构、拉伸机构和浸胶机构;前述气流成网和针刺组合装置成型出的无纺布经蜂窝涂胶机构上胶,用加热机构加热固化,然后放入剪切机构中剪切成蜂窝芯子条,将该蜂窝芯子条放入到拉伸机构中进行拉伸,然后放入浸胶机构中浸胶,而后固化成蜂窝芯子成品。优选的,所述蜂窝涂胶机构包括有一装有胶水的胶槽和用于完成无纺布涂胶作业的带胶辊、递胶辊和印胶辊,该带胶辊可调节深度地浸于胶槽中,该印胶辊贴于无纺布的表面进行涂胶,该递胶辊转动连接在带胶辊和印胶辊之间。优选的,所述印胶辊的后方安装有可控制胶条厚度、保证胶条厚度均勻的刮胶板, 该刮胶板位涂胶无纺布传输路径的侧旁、与涂胶无纺布垂直的位置。优选的,所述梳理装置包括喂毛辊、开毛辊、胸锡林、运输辊、剥毛辊、工作辊和锡林,该运输辊贴在锡林与胸锡林之间,开毛辊贴在胸锡林的侧旁,剥毛辊和工作辊均贴在锡林的表面。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其主要是通过在蜂窝制备装置的前方依次设置有开松装置、梳理装置和气流成网和针刺组合装置,实现旧纤维纺织品的开松一梳理、除杂、混合一凝聚成杂乱排列的蓬松纤网后压实、针刺形成非织造无纺布,籍此,一方面实现了有原料纤维到制品的连续化生产,利用这种连续化生产,不但生产周期短,而且简单易行、成本低廉、实用可靠;另一方面,使废旧纤维纺织品变为蜂窝产品的原料纤维,这样做不仅减少了废旧纺织品对环境的污染,而且还节约了能源。另外,本专利技术的开松装置、梳理装置、气流成网和针刺组合装置和蜂窝制备装置布局高效合理,自动化程度大幅度提高,大大提高综合效率。为更清楚地阐述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之较佳实施例的原理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之较佳实施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识说明1、喂毛帘2、开毛辊3、胸锡林4、运输辊5、剥毛辊6、工作辊7、锡林8、吹风机9、补风口10、梳棉风道11、成网帘12、吸风机13、输送帘14、喂入辊15、剥网板16、托网板17、针刺机18、传递辊19、张紧辊20、胶槽21、带胶辊22、递胶辊23、印胶辊M、调压辊%、刮胶板沈、导向辊27、加热器28、收布卷筒29、开松装置30、梳理装置31、气流成网机构32、送往机构33、针刺机构34、蜂窝涂胶机构35、加热机构36、剪切机构37、拉伸机构38、浸胶机构。具体实施例方式请参照图1所示,其显示出了本专利技术之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包括有依次设置的开松装置四、梳理装置30、气流成网和针刺组合装置、蜂窝制备装置。其中该气流成网和针刺组合装置包括气流成网机构31、送往机构32和针刺机构33 ;该蜂窝制备装置包括蜂窝涂胶机构34、加热机构35、剪切机构36、拉伸机构37和浸胶机构38,该多种装置配合,以实现废旧纤维纺织品的回收、连续化加工,最终产出蜂窝结构制品。具体而言,所述开松装置四为开棉机的角钉或打手,其适用于各种等级的原棉及混合纤维的开松、除杂,由于开松装置四的结构为习知技术,在此不再细述。工作时,废旧纤维纺织品靠气流输送,沿打手的切向进入打手室,并沿导流板围绕角钉打手的表面螺旋前进,在打手、尘格、导流板、气流及其他辅助元件的共同作用下,得到充分开松并除去部分杂质,变成小块状甚至是束状的纤维。结合图2来看,所述梳理装置30为用于毛纺、麻纺、绢纺等条纤维加工系统中的梳理机,开松工序后纤维多呈束、块状,且有不少杂质,需进行细致的梳理加工,将束、块状纤维进一步分解成单纤维状态,清除杂质和疵点,并按需要制成一定规格的卷装。该梳理装置 30包括喂毛辊、开毛辊2、胸锡林73、运输辊4、剥毛辊5、工作辊6和锡林7。该运输辊4贴在锡林7与胸锡林73之间,开毛辊2的贴在胸锡林73的另一侧上,剥毛辊5和工作辊6均贴在锡林7的表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粘伟诚魏俊富吴晓青王山英田雨胜徐兰涛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鑫华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