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池及集电体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池及集电体。
技术介绍
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等电池具有用来将发电单元的正极和负极分别与正负的外部端子电连接的正负的集电体,集电体通过使用例如铆钉的铆接等方法固定在电池的盖体上(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212111号公报特别是在用于电动汽车等车辆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中,要求集电体具备长时间的抗振动性及抗冲击性。但是,在现有电池中却没有对集电体的抗振动性、抗冲击性进行充分的考虑及研究。因此,如果在作用有振动或冲击的环境下长时间使用现有的电池,则由于集电体的抗振动性或抗冲击性的不足而使电阻增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课题在于,在电池中通过提高集电体的抗振动性及抗冲击性来防止电阻增大。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电池,该电池具有将配置在外装体的内部的发电单元和至少一部分配置在所述外装体的外部的外部端子电连接的集电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集电体具有:与所述外部端子电连接的基部、从所述基部突出且与所述发电单元电连接的连接部、设置在所述基部的肋部。具体地说,所述肋部沿所述基部的外周边缘的至少一部分设置。所述肋部优选通过对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2010.12.10 JP 2010-276202;2011.11.04 JP 2011-242561.一种电池,具有将配置在外装体的内部的发电单元与至少一部分配置在所述外装体的外部的外部端子电连接的集电体,该电池的特征在于,所述集电体具有:基部,具有贯通孔,所述外部端子通过该贯通孔被铆接固定,从而使所述基部与所述外部端子电连接;连接部,从所述基部突出且与所述发电单元连接;肋部,在所述基部的外周缘中,至少设置在沿着与从所述贯通孔朝向所述连接部的方向相同的方向且位于所述贯通孔与所述外装体之间的部分。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肋部沿所述基部的外周边缘的至少一部分设置。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肋部通过对所述基部进行拉伸加工而形成。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肋部具有从所述基部向与所述连接部相同的方向突出的主部。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肋部还具有从所述主部的前端突出的延长部。6.如权利要求1至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装体具有在内侧面形成有凹部的盖体,将所述集电体的所述基部配置在所述凹部内。7.如权利要求1至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装体具有在内侧面形成有凹部的盖体,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伊藤瞬,胁彰吾,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杰士汤浅国际,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