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图像处理装置以及X射线计算机断层摄影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512710 阅读:1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7-11 19:01
目的在于减轻由于呼吸运动或心跳的影响致使关心部位偏离图像的情况。医用图像处理装置根据与被检体的三维区域有关的一连串的体数据文件使用图像生成部(115)生成一连串的断面图像,根据多个体数据文件中包含的同一部位的位置使用断面决定部(125)分别决定与断面图像分别对应的多个断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涉及医用图像处理装置以及X射线计算机断层摄影装置
技术介绍
近年来,超声波诊断装置、X射线计算机断层摄影装置(CT)以及磁共振成像装置(MRI)可以以高时间分辨率反复收集成为三维图像的基础的数据。在此,对X射线计算机断层摄影装置进行说明。根据反复收集到的投影数据,使用锥束重建法等重建在时间上为一连串的多个体数据文件。根据一连串的体数据文件,通过MPR(断面转换)处理等生成一连串的断面图像。一连串的断面图像作为动态图像再生。但是,由于呼吸运动或心跳等,可能发生关心区域偏离断面图像的情况。有时会在动态图像再生中产生由于例如呼吸运动产生的肿瘤以及大动脉的三维性的移动而使与大动脉以及肿瘤的愈合部位不能映照在断面图像上的期间。先前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2007-282945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目的在于避免由于呼吸运动或心跳的影响而使关心部位偏离断面图像的情况。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医用图像处理装置根据与被检体的三维区域有关的一连串的体数据文件使用图像生成部生成一连串的断面图像,并根据多个体数据文件中包含的同一部位的位置使用断面决定部分别决定与断面图像分别对应的多个断面。附图说明图1为表示包含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医用图像处理装置的X射线计算机断层摄影装置的结构的图。图2为表示由图1的锥束重建处理部生成的一连串的体数据文件的图。图3为基于由图1的断面图像生成部生成的一连串的MPR图像的图。图4为基于图1的再生控制器的交替再生的说明图。图5为基于图1的断面位置决定部的断面手动设定模式的说明图。图6为基于图1的断面位置决定部的断面位置插补处理的说明图。图7为基于图1的断面位置决定部的第1断面自动设定模式的说明图。图8为基于图1的断面位置决定部的第2断面自动设定模式的说明图。图9为基于图8的第2断面自动设定模式的补充说明图。图10为基于图1的断面位置决定部的第3断面自动设定模式的说明图。图11为图10的第3断面自动设定模式的补充说明图。图12为表示对在图3的第3断面自动设定模式下生成的断面图像的第1图像处理的图。图13为表示对在图3的第3断面自动设定模式下生成的断面图像的第2图像处理的图。图14为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效果的图。图15为将本实施方式的效果与现有技术对比示出的图。图16为表示通过图7的第1断面自动设定模式设定的断面例子的图。图17为表示通过图7的第1断面自动设定模式设定的断面例子的图。图18为表示通过图7的第1断面自动设定模式设定的断面例子的图。图19为通过图7的第1断面自动设定模式设定的断面例子的图。图20为表示通过图8的第2断面自动设定模式设定的断面例子的图。图21为表示通过图8的第2断面自动设定模式设定的断面例子的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医用图像处理装置进行说明。医用图像处理装置根据与被检体的三维区域有关的一连串的体数据文件用图像生成部生成一连串的断面图像,并根据多个体数据文件中包含的同一部位的位置用断面决定部分别决定与断面图像分别对应的多个断面。另外,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医用图像处理装置将通过X射线计算机断层摄影装置、磁共振成像装置(MRI)、超声波诊断装置、X射线诊断装置等医用图像生成装置反复生成的、与被检体的三维区域有关的一连串的体数据文件作为处理对象。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医用图像处理装置被组合到这些医用图像生成装置中,或单独设置。单独设置时,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医用图像处理装置连接于LAN等电气通信线路,经由电气通信线路从医院内或外部的医用图像插补通信系统(PACS)接收一连串的体数据文件。在此,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医用图像处理装置作为组合到X射线计算机断层摄影装置中的装置来说明。图1通过框图示出了安装有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医用图像处理装置的X射线计算机断层摄影装置的结构。架台部100具有自由旋转地支撑的旋转架102。将旋转架102的旋转中心轴规定为Z轴。Y轴规定为与通过X射线焦点和后述的检测器103的中心的Z轴正交。X轴规定为与Y轴以及Z轴正交。架台驱动部107在主控制器110的控制下生成用于旋转驱动旋转架102的驱动信号。在旋转架102上隔着以Z轴为中心的圆柱形的摄影区域S相对地搭载有锥束形X射线管101与二维检测器(也称为区域检测器)103。摄影区域S中配置有未图示的载置在床的床板上的被检体。被检体以其体轴与Z轴大致一致的方式载置。高电压发生器109在主控制器110的控制下向X射线管101供给管电流,并施加高电压。由此,从X射线管101的焦点F产生X射线。X射线光阑111将在X射线管101中产生的X射线整形为四角锥形。整形为四角锥形的X射线照射至被检体。二维检测器103具有多个X射线检测元件列。多个X射线检测元件列在Z轴方向排列。各X射线检测元件列以X射线焦点F为中心排列成圆弧状。二维检测器103连接有一般称为DAS (data acquisition system)的数据收集装置104。数据收集装置104针对每一信道设有将二维检测器103的各信道的电流信号转换为电压的I-V转换器、将该电压信号与X射线的照射周期同步地周期性积分的积分器、将该积分器的输出信号放大的放大器、将该前置放大器的输出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的模拟/数字转换器。数据收集装置104的输出经由以光学或磁性要素为媒介的非接触数据传输装置105与前处理装置106连接。前处理装置106对于由数据收集装置104检测出的数据,执行校正信道间的灵敏度不均、并校正由X射线强吸收体主要由金属部引起的极端的信号强度的下降或信号脱落等的前处理。在前处理装置106中将接受了前处理的数据(投影数据)存储至投影数据存储部112。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主控制器110的控制下,执行所谓四维动态扫描。在四维动态扫描中,在预先指定的摄影期间中旋转架102与X射线管101以及二维检测器103 —起在被检体周围连续地旋转。摄影期间中,从X射线管101连续地或脉冲地产生X射线,在二维检测器103中反复检测X射线。另外,将X射线管101旋转360°或(180° +扇角)的周期称为扫描周期(第1周期)。根据该360°或(180° +扇角)的角度范围大小的投影数据重建单个体数据文件。扇角是以X射线焦点为中心的XY平面内的X射线的扩展角。锥束重建处理部116在主控制器110的控制下根据投影数据存储部112中存储的投影数据,通过例如锥束重建法重建用三维坐标系表现CT值分布而形成的多个体数据文件。如上所述,各体数据文件根据360°或(180° +扇角)的角度范围大小的投影数据重建。多个体数据文件中,各重建用投影数据的角度范围例如按每30°移位(shift)。由此,多个体数据文件各自的摄影时刻按每旋转30度所需的时间移位。摄影时刻典型地定义为收集到重建所用的投影数据的角度范围中与大致中心角度对应的投影数据的时刻。当将扫描周期作为重建用投影数据的角度范围的旋转所需要的时间范围(第1周期)时,体数据文件以比第1周期短的第2周期生成。一连串的体数据文件存储至体数据文件存储部113。断面图像生成部115如图3所示通过适合于在显示部(显示器)17上的显示的所谓Mra处理(断面转换处理)或CPR处理(曲断面转换处理),根据构成一连串的多个体数据文件生成分别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塚越伸介荒木田和正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东芝东芝医疗系统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