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铆钉关节链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511897 阅读:1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7-11 18: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无铆钉关节链,可有效解决现有关节链生产工艺复杂,生产周期长,废品率极高,并且铆钉容易脱落卡死等问题,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包括管体和钢丝,管体由上端管、中管、下端管三部分组成,由钢丝绳把上端管、中管、下端管串连起来,处于上端管一段的钢丝绳与上端管焊接固定,下端管上有均布的四个台阶孔,中管和上端管上有和台阶孔相对应的中管孔、上端管孔,台阶孔内插入弹簧管,钢丝绳穿入弹簧管及中管孔、上端管孔内,弹簧管与下端管粘接固定,构成一体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新颖独特,生产工艺简单,易操作,装配简单,生产效率高,应用面广。(*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机械关节运动机构,特别一种无铆钉关节链
技术介绍
关节链是一种实现机械关节勾头运动的关键器件,主要是使动力源的力通过钢丝作用在关节链上,关节链在力的作用下变形弯曲,从而实现机械关节的勾头动作。但由于现有关节链都是由铆钉把各个关节铆接在一起,这种铆钉铆接关节链生产工艺复杂,生产周期长,废品率极高,并且铆钉容易脱落卡死,转动不灵活,使其受到很大的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技术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无铆钉关节链,可有效解决现有关节链生产工艺复杂,生产周期长,废品率极高,并且铆钉容易脱落卡死等问题。本技术解决的技术方案是包括管体和钢丝,管体由上端管、中管、下端管三部分组成,由钢丝绳把上端管、中管、下端管串连起来,处于上端管一段的钢丝绳与上端管焊接固定,下端管上有均布的四个台阶孔,中管和上端管上有和台阶孔相对应的中管孔、上端管孔,台阶孔内插入弹簧管,钢丝绳穿入弹簧管及中管孔、上端管孔内,弹簧管与下端管粘接固定,构成一体结构。本技术结构简单,新颖独特,生产工艺简单,易操作,装配简单,生产效率高,应用面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剖面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上端管结构主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上端管截面主视图。图4为本技术的中管结构主视图。图5为本技术中管的第一部分结构主视图。图6为本技术中管的第二部分截面主视图。图7为本技术的下端管结构主视图。图8为本技术的下端管截面主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由图1所示,本技术包括管体和钢丝,管体由上端管1、中管2、下端管4三部分组成,由钢丝绳3把上端管、中管、下端管串连起来,处于上端管一段的钢丝绳与上端管焊接固定,下端管上有均布的四个台阶孔12,中管和上端管上有和台阶孔12相对应的中管孔8、上端管孔6,台阶孔内插入弹簧管5,钢丝绳3穿入弹簧管及中管孔8、上端管孔6内,弹簧管与下端管粘接固定,构成一体结构。为了保证使用效果,所述的中管有多组组成,每组由第一部分10和第二部分11呈90°交叉组合为一组,共14组观节;所述的上端管外径为Φ 5. 0mm,钢丝绳焊接在上端管中心的孔壁上,上端管的一端呈底部圆弧过渡的174°角的凹槽;所述的中管外径Φ5. Omm,中管的一端呈底部圆弧过渡的174°角的凹槽,另一端呈顶部圆弧过渡的148°角的凸起;所述的下端管外径Φ5. 0mm,钢丝绳焊接在下端管中心的孔壁上,下端管一端呈148°角的凸起,凸起顶部呈圆弧形。在上述部件中,上端管主要是用来固定钢丝,辅助运动;14组中管作勾头动作;下端管主要是固定弹簧管,辅助运动。本技术在具体装配时,由钢丝绳通过上端管、中管、下端管部件上的4ΧΦ0. 5mm孔把上端管,中管,下端管串连起来。处于上端管一段的钢丝绳于上端管焊接固定,靠近上端管的第一节中管148°凸起一端,插入上端管174°凹槽中,第二节中管旋转90°后把148°凸起一端插入第一节中管的174°凹槽中,形成一组。依此类推,共14组观节。最后下端管的148°凸起一端插入最后一节中管的174°凹槽中。四个Φ0. 9mm台阶孔插入弹簧管,钢丝绳进入弹簧管中。弹簧管与下端管粘接,同时把关节链各部分固定。当本技术使用时,欲使关节链运动,对关节链尾部其中一根钢丝绳施加一个向后的拉力,关节链随拉力进行弯曲,实现勾头动作,勾头最大角度195°。四个方向可交替进行勾头动作,且四个方向实现勾头动作方式一致。本技术可有效用于机械关节运动机构,有效的增加机械关节运动机构运动时的灵活性和可靠性。大大降低了关节链的生产难度,提高了成品率。是机械关节运动机构的一次创新,经济和社会效益巨大。权利要求1.一种无铆钉关节链,包括管体和钢丝,其特征在于,管体由上端管(1)、中管(2)、下端管(4)三部分组成,由钢丝绳(3)把上端管、中管、下端管串连起来,处于上端管一段的钢丝绳与上端管焊接固定,下端管上有均布的四个台阶孔(12),中管和上端管上有和台阶孔(12)相对应的中管孔(8)、上端管孔(6),台阶孔内插入弹簧管(5),钢丝绳(3)穿入弹簧管及中管孔(8)、上端管孔(6)内,弹簧管与下端管粘接固定,构成一体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铆钉关节链,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管有多组组成,每组由第一部分(10)和第二部分(11)呈90°交叉组合为一组,共14组观节。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铆钉关节链,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端管外径为Φ5.0πιπι,钢丝绳焊接在上端管中心的孔壁上,上端管的一端呈底部圆弧过渡的174°角的凹槽。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铆钉关节链,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管外径Φ5.Omm,中管的一端呈底部圆弧过渡的174°角的凹槽,另一端呈顶部圆弧过渡的148°角的凸起。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铆钉关节链,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端管外径Φ5. 0mm,钢丝绳焊接在下端管中心的孔壁上,下端管一端呈148°角的凸起,凸起顶部呈圆弧形。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无铆钉关节链,可有效解决现有关节链生产工艺复杂,生产周期长,废品率极高,并且铆钉容易脱落卡死等问题,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包括管体和钢丝,管体由上端管、中管、下端管三部分组成,由钢丝绳把上端管、中管、下端管串连起来,处于上端管一段的钢丝绳与上端管焊接固定,下端管上有均布的四个台阶孔,中管和上端管上有和台阶孔相对应的中管孔、上端管孔,台阶孔内插入弹簧管,钢丝绳穿入弹簧管及中管孔、上端管孔内,弹簧管与下端管粘接固定,构成一体结构,本技术结构简单,新颖独特,生产工艺简单,易操作,装配简单,生产效率高,应用面广。文档编号F16G13/18GK202326911SQ20112045175公开日2012年7月11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15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15日专利技术者孙景照, 张军, 王林春, 王进刚 申请人:郑州新力光电技术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景照张军王进刚王林春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新力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