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高温狭缝共振吸声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511761 阅读:2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7-11 18: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耐高温狭缝共振吸声砖,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带有底面的外壁[1]、共振吸声腔[2]、纵向隔层[3]、共振吸声孔槽[4],在所述的外壁[1]内设有若干个共振吸声腔[2],并在共振吸声腔[2]之间设有纵向隔层[3],在每个共振吸声腔[2]开设有共振吸声孔槽[4],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是具有耐高温和低频共振吸声特性,且结构简单,造价低廉,施工方便,可操作性强。可以广泛适用于冶炼车间、天然气工业厂房和有吸声、耐高温要求的场所。(*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吸声砖,特别是关于一种具有耐高温。低频共振吸声特性的耐高温狭缝共振吸声砖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常用的吸声材料和制品,有玻璃棉、岩棉、矿渣棉等,以及用胶结料做成的板材,但这些材料均属多孔吸收的范畴,其吸声特性是中、高频效能显著,低频声吸收很低。但无论在噪声控制或厅堂音质设计中,都需对低频声能进行控制,但目前国内常用的吸声材料和制品无法满足防火和防潮的性能要求,或是在同时满足各项性能要求后造价较高,因此急需一种低频声吸收性能好,同时满足防火、防潮、耐高温等性能要求的吸声材料用于工程实践之中。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低频声吸收性能好,同时满足防火、 防潮、耐高温等性能要求的吸声材料用于工程实践之中。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它包括带有底面的外壁,在所述的外壁内设有若干个共振吸声腔,在共振吸声腔之间设有纵向隔层,在外壁的前侧面相对于每个共振吸声腔开设有共振吸声孔槽。本技术的吸声功能通过在吸声砖内设置若干共振吸声腔以及与共振吸声腔相通的共振吸声孔槽。当从噪声源传来的噪声撞击到吸声砖的前侧面时,一部分噪声被反射,一部分噪声通过共振吸声孔槽进入到共振吸声腔内,并在共振吸声腔内逐渐被消减。共振吸声腔的几何尺寸、数量和共振吸声孔槽的形状、尺寸、 布置形式主要取决于噪声频率的大小。标准的耐高温狭缝共振吸声砖,其外壁的长、宽、高分别为245mm 495mm、185mm 205mm、185mm 205mm,外壁和纵向隔层的厚度为20 30mm,共振吸声孔槽的长、宽分别为60 160mm、16 24mm,且均勻分布在外壁的前侧面上。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显著优点是在能够吸收低频声,主要共振频率在 125 250范围内,同时设有耐高温层,使其具有耐高温的性能。本技术可以广泛适用于冶炼车间、天然气工业厂房和有吸声、耐高温要求的场所。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的描述。如图1所示,本技术包括包括带有底面的外壁、共振吸声腔、纵向隔层、共振吸声孔槽W],在所述的外壁内设有若干个共振吸声腔,并在共振吸声腔之间设有纵向隔层,在每个共振吸声腔开设有共振吸声孔槽W]。外壁 的长、宽、高分别为390mm、190mm、190mm,外壁的厚度为30mm,共振吸声腔由两个组成,其长度分别为90mm、210mm,宽、深分别为共振吸声孔槽的长、宽分别为130mm、 160mm,并由一个厚度为30mm的纵向隔层相隔,两个共振吸声孔槽W]的长度分别为 150mm、80mm,宽度均为 20mm,且相距 180mm。权利要求1.一种耐高温狭缝共振吸声砖,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带有底面的外壁,在所述的外壁内设有若干个共振吸声腔,在共振吸声腔之间设有纵向隔层,在外壁 的前侧面相对于每个共振吸声腔开设有共振吸声孔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高温狭缝共振吸声砖,其特征在于它的主要共振频率在125Hz 250Hz范围内。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耐高温狭缝共振吸声砖,其特征在于在外壁的外表面上设有耐高温层。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耐高温狭缝共振吸声砖,其特征在于在共振吸声腔 的内表面上设有耐高温层。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耐高温狭缝共振吸声砖,其特征在于外壁的长、 宽、高分别为245mm 495mm、185 205mm、185 205mm,外壁和纵向隔层的厚度为20 30mm,共振吸声孔槽的长、宽分别为60 160mm、16 24mm,且均勻分布在外壁的前侧面上。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耐高温狭缝共振吸声砖,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带有底面的外壁、共振吸声腔、纵向隔层、共振吸声孔槽,在所述的外壁内设有若干个共振吸声腔,并在共振吸声腔之间设有纵向隔层,在每个共振吸声腔开设有共振吸声孔槽,本技术的优点是具有耐高温和低频共振吸声特性,且结构简单,造价低廉,施工方便,可操作性强。可以广泛适用于冶炼车间、天然气工业厂房和有吸声、耐高温要求的场所。文档编号E04B1/84GK202324235SQ201120057309公开日2012年7月11日 申请日期2011年3月7日 优先权日2011年3月7日专利技术者王熙伟, 罗小强 申请人:北京中亚康源环保工程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小强王熙伟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中亚康源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