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床的直线进给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503974 阅读:1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7-11 03: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机床的直线进给机构,其使得承载力大、运动平稳,且响应速度快。其包括上部滑板、下部底座,上部滑板底部紧固连接导轨,导轨嵌于下部底座的导轨槽内,上部滑板的底部支承于下部底座,其特征在于:上部滑板、下部底座之间的空腔内安装有直线电机,直线电机的初级紧固连接上部滑板的底部,直线电机的次级紧固连接下部底座的上端面,直线电机位于其两侧的上导轨所形成的槽体内,上导轨紧固连接下部底座,直线电机的初级支承于直线电机的次级,上部滑板内部设置有节流器,上部滑板、导轨内部设置有油道,导轨、下部底座、上部滑板、上导轨相互之间的摩擦面间设置有油腔,节流器通过油道分别连通油腔。(*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机床结构的
,具体为一种机床的直线进给机构
技术介绍
随着工业的发展,非圆孔类零件越来越多,要求进给机构具有响应快速与高刚性的特点。现有的通过滚珠丝杆来实现直线进给的结构其承载力小、定位不精准,且运动不平稳,响应速度慢。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机床的直线进给机构,其使得承载力大、运动平稳,且响应速度快。一种机床的直线进给机构,其技术方案是这样的其包括上部滑板、下部底座,所述上部滑板底部紧固连接导轨,所述导轨嵌于所述下部底座的导轨槽内,所述上部滑板的底部支承于所述下部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滑板、下部底座之间的空腔内安装有直线电机,所述直线电机的初级紧固连接所述上部滑板的底部,所述直线电机的次级紧固连接所述下部底座的上端面,所述直线电机位于其两侧的上导轨所形成的槽体内,所述上导轨紧固连接所述下部底座,所述直线电机的初级支承于所述直线电机的次级,所述上部滑板内部设置有节流器,所述上部滑板、导轨内部设置有油道,所述导轨、下部底座、上部滑板、 上导轨相互之间的摩擦面间设置有油腔,所述节流器通过所述油道分别连通所述油腔。其进一步特征在于所述导轨、下部底座的导轨槽的摩擦面间设置有立面油腔;所述上部滑板、下部底座的摩擦面间设置有水平油腔;所述上部滑板、上导轨的摩擦面间设置有水平油腔;所述上导轨、导轨的摩擦面间设置有水平油腔。采用本技术的结构后,由于直线电机通过初级和次级产生的磁力使上部滑板在下部底座上作直线运动,其结构简单,传动效率高,响应速度快,定位精准,此外,所述滑板内部设置有节流器,所述滑板、导轨内部设置有油道,所述导轨、下部底座、上部滑板、上导轨相互之间的摩擦面间设置有油腔,所述节流器通过所述油道分别连通所述油腔,使得该结构内的导轨则采用静压导轨,并通过调节节流器使上部滑板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都达到平衡,静压导轨使得整个结构具有摩擦系数小、使用寿命长、不易爬行、运动精度高、承载能力大、吸振性好、运动平稳。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图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见图1,其包括上部滑板1、下部底座2,上部滑板1底部紧固连接导轨3,导轨3嵌于下部底座2的导轨槽4内,上部滑板1的底部支承于下部底座2,上部滑板1、下部底座2 之间的空腔内安装有直线电机,直线电机的初级5紧固连接上部滑板1的底部,直线电机的次级6紧固连接下部底座2的上端面,直线电机的位于其两侧的上导轨7所形成的槽体内, 上导轨7紧固连接下部底座2,直线电机的初级5支承于直线电机的次级6,上部滑板1内部设置有节流器9,上部滑板1、导轨3内部设置有油道8,导轨3、下部底座2、上部滑板1、 上导轨7相互之间的摩擦面间设置有油腔,节流器9通过油道8分别连通油腔。 导轨3、下部底座2的导轨槽4的摩擦面间设置有立面油腔10 ;上部滑板1、下部底座2的摩擦面间设置有水平油腔11 ;上部滑板1、上导轨7的摩擦面间设置有水平油腔12 ; 上导轨7、导轨3的摩擦面间设置有水平油腔13。权利要求1.一种机床的直线进给机构,其包括上部滑板、下部底座,所述上部滑板底部紧固连接导轨,所述导轨嵌于所述下部底座的导轨槽内,所述上部滑板的底部支承于所述下部底座, 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滑板、下部底座之间的空腔内安装有直线电机,所述直线电机的初级紧固连接所述上部滑板的底部,所述直线电机的次级紧固连接所述下部底座的上端面,所述直线电机位于其两侧的上导轨所形成的槽体内,所述上导轨紧固连接所述下部底座,所述直线电机的初级支承于所述直线电机的次级,所述上部滑板内部设置有节流器,所述上部滑板、导轨内部设置有油道,所述导轨、下部底座、上部滑板、上导轨相互之间的摩擦面间设置有油腔,所述节流器通过所述油道分别连通所述油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床的直线进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下部底座的导轨槽的摩擦面间设置有立面油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床的直线进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滑板、下部底座的摩擦面间设置有水平油腔。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床的直线进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滑板、上导轨的摩擦面间设置有水平油腔。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床的直线进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导轨、导轨的摩擦面间设置有水平油腔。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机床的直线进给机构,其使得承载力大、运动平稳,且响应速度快。其包括上部滑板、下部底座,上部滑板底部紧固连接导轨,导轨嵌于下部底座的导轨槽内,上部滑板的底部支承于下部底座,其特征在于上部滑板、下部底座之间的空腔内安装有直线电机,直线电机的初级紧固连接上部滑板的底部,直线电机的次级紧固连接下部底座的上端面,直线电机位于其两侧的上导轨所形成的槽体内,上导轨紧固连接下部底座,直线电机的初级支承于直线电机的次级,上部滑板内部设置有节流器,上部滑板、导轨内部设置有油道,导轨、下部底座、上部滑板、上导轨相互之间的摩擦面间设置有油腔,节流器通过油道分别连通油腔。文档编号B23Q5/34GK202292237SQ20112034288公开日2012年7月4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14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14日专利技术者吴智跃, 张超, 王奋, 田军, 蔡英, 邹根根, 鲍立宇, 黄巍 申请人:无锡机床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军蔡英吴智跃王奋邹根根鲍立宇张超黄巍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机床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