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明霞专利>正文

一种煎药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498019 阅读:1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7-10 22: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机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煎药机,包括锅体、嵌套于锅体中的可旋转式内桶、内桶中设有的可旋转式的搅拌叶片,锅体顶端配有锅盖,锅体底端设有储液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煎药机解决了目前煎药机中药物静止不动、混合不均匀、煎煮不充分、药汁分离不彻底等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中草药装入煎药机的内桶中,煎煮过程中可以通过第一驱动电机控制搅拌叶片对内桶中的中药进行定时搅拌,使中药受到充分的混合和煎煮。待药物煎好后,第二驱动电机控制内桶进行高速旋转,利用旋转时的离心力将药汁通过内桶上的出液孔甩入锅体中,药渣可充分甩干,同时开启出液控制阀,使药汁储存在储液罐中,取用方便。(*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机械领域,尤其涉及煎药机领域。
技术介绍
中草药汤剂是中国传统的药物,临床需求很大。中草药的煎煮通常程序繁琐,传统的煎药机大部分中草药在锅体中静止不动,从而导致药物混合不均勻、煎煮不透,而在过滤药汁的过程中多采用过滤孔进行液渣分离,效率不高,造成药物的有效成分浪费,往往只有 50% -60%的药物有效成分能被分离出来。现有技术中存在一种在高温下用电机带动锅体翻搅药物的煎药机,这种煎药机能够将药物煎煮彻底,但是过滤汤汁仍采用人工压榨方法,效率不高且操作复杂,操作人员工作量大,不利于药汁的提取质量。因此,如何使中草药混合和煎煮并且充分脱汁储汁成为现有技术中煎药机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煎药机,能够解决目前煎药机对中草药煎煮不充分、药汁浪费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煎药机,包括锅体、锅盖、内桶、搅拌装置和出液控制阀;所述锅盖和出液控制阀分别设置于锅体的顶部和底部,所述内桶嵌套于锅体内,内桶表面设有出液孔,所述搅拌装置设置于内桶中并与锅盖连接,所述内桶与搅拌装置均能够旋转。较佳的,所述搅拌装置包括拉杆和设置在拉杆底部的叶片。较佳的,所述锅盖中设有第一驱动电机,所述拉杆与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相连。较佳的,所述锅盖与拉杆连接处设有凹槽。较佳的,所述拉杆上设有多个与凹槽相匹配的卡齿。较佳的,所述锅体底部设有第二驱动电机以驱动所述内桶旋转。较佳的,所述内桶通过一传动轴与第二驱动电机相连。较佳的,所述锅盖与锅体的连接处采用密封圈密封。较佳的,其特征在于,所述锅体底部与出液控制阀位置相对应处设有储液罐。较佳的,所述煎药机内部还设有蜂鸣器和定时器。本技术煎药机中设有可旋转的叶片,能够搅拌药物,克服了煎煮过程中药物静止不动、混合不均勻、浸润不充分的缺点;此外,在药物煎煮完毕后,由驱动电机带动内桶进行旋转,利用离心力进行脱汁,使药渣充分干燥,收集的药汁通过出液控制阀储存在储液罐中,取用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请参照图1,本技术煎药机包括锅体6,锅盖5,内桶4,搅拌装置,出液控制阀 7,第一驱动电机1,第二驱动电机9,储液罐8。本技术煎药机锅体6上方设有锅盖5,内桶4嵌套于锅体6内部,搅拌装置包括拉杆2和设置在拉杆2底部的叶片10,叶片10与锅盖5之间通过拉杆2连接伸入到内桶4之中,并且拉杆2和设置在锅盖5中的第一驱动电机1相连。叶片10为可旋转式叶片 10,在第一驱动电机1控制下旋转,从而搅拌内桶中的药物,使药物均勻受热煎煮。内桶4 壁上设有多个出液孔3,锅体6底部设有第二驱动电机9,内桶4通过传动轴12与第二驱动电机9连接,第二驱动电机9用于控制内桶4的旋转,利用离心力进行脱汁,使药渣充分干燥。出液控制阀7设置在锅体的底部,且锅体底部与出液控制阀7位置相对应处还设有储液罐8。脱汁后锅体6中的药汁通过出液控制阀7储存在储液罐8中。锅盖5与拉杆2连接处设有凹槽,拉杆上设有多段与凹槽相匹配的卡齿(图中未示),可根据中草药的量的多少进行上下定位调节,使拉杆2和叶片10固定在合适的位置。具体使用时,首先将中草药和水按照相应比例放入内桶4中,盖上锅盖5,根据药量上下调节拉杆2使叶片10处于适合的高度并固定拉杆2位置。接通电源,煎药机开始对药物进行加热;当锅内药物温度达到100°C时,转为微火,即进入保温煎煮状态,同时启动第一驱动电机1,旋转叶片2对内桶4中的中草药进行搅拌,从而使药物均勻煎煮。保温煎煮时间可根据具体情况用定时器进行定时;例如,可以将定时器定为30分钟,当煎煮结束时,煎药机内部的蜂鸣器响。开启出液控制阀7,同时第二驱动电机9带动内桶4进行高速旋转,旋转时的离心力迫使药汁通过内桶的出液孔3甩入锅体6中;同时通过出液控制阀7 流入储液罐8中,脱汁时间也可以通过定时器设定,可设定为5分钟。脱汁完成时关闭出液控制阀7,取下储液罐8,药物煎煮结束。锅盖5与锅体6接触的连接处还可以采用密封圈11进行密封,以保证在煎煮搅拌的过程中药汁不会撒出锅体6 ;密封圈可由橡胶材料制成,最好采用医用硅橡胶型密封圈, 以保证其密封效果。出液控制阀7可采用电磁阀、液压阀等自动卸压阀,药物煎煮完毕后准备脱汁前开启出液控制阀7,药汁便会自动储存在储液罐8中。本技术结构新颖、简单、使用方便,通过在煎煮过程中对中草药进行定时搅拌,使药物混合均勻,保持一定的相对运动,可以进一步提高该过程中中草药的有效成分的析出率。煎煮完成时,本技术所使用的脱汁方式不仅可以将中草药中的有效成分完全收集起来,而且取用药液方便,操作简单,效果明显。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技术权利要求范例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于本技术权利要求涵盖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煎药机,其特征在于,包括锅体、锅盖、内桶、搅拌装置和出液控制阀;所述锅盖和出液控制阀分别设置于锅体的顶部和底部,所述内桶嵌套于锅体内,内桶表面设有出液孔,所述搅拌装置设置于内桶中并与锅盖连接,所述内桶与搅拌装置均能够旋转。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煎药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装置包括拉杆和设置在拉杆底部的叶片。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煎药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盖中设有第一驱动电机,所述拉杆与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相连。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煎药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盖与拉杆连接处设有凹槽。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煎药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上设有多个与凹槽相匹配的卡齿。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煎药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锅体底部设有第二驱动电机以驱动所述内桶旋转。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煎药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桶通过一传动轴与第二驱动电机相连。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煎药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盖与锅体的连接处采用密封圈密封。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煎药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锅体底部与出液控制阀位置相对应处设有储液罐。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煎药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煎药机内部还设有蜂鸣器和定时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机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煎药机,包括锅体、嵌套于锅体中的可旋转式内桶、内桶中设有的可旋转式的搅拌叶片,锅体顶端配有锅盖,锅体底端设有储液罐。本技术煎药机解决了目前煎药机中药物静止不动、混合不均匀、煎煮不充分、药汁分离不彻底等问题。本技术将中草药装入煎药机的内桶中,煎煮过程中可以通过第一驱动电机控制搅拌叶片对内桶中的中药进行定时搅拌,使中药受到充分的混合和煎煮。待药物煎好后,第二驱动电机控制内桶进行高速旋转,利用旋转时的离心力将药汁通过内桶上的出液孔甩入锅体中,药渣可充分甩干,同时开启出液控制阀,使药汁储存在储液罐中,取用方便。文档编号A61J3/00GK202288866SQ20112042082公开日2012年7月4日 申请日期2011年10月28日 优先权日2011年10月28日专利技术者吴建霞, 吴明霞, 宋洪伟, 张开羽, 郭秀君 申请人:吴建霞, 吴明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建霞张开羽郭秀君宋洪伟吴明霞
申请(专利权)人:吴明霞吴建霞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