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紧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496585 阅读:1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7-10 21: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张紧轮,包括芯轴、轴承,所述轴承包括轴承内圈、轴承外圈、以及位于所述轴承内圈外表面和所述轴承外圈内表面之间的滚珠,所述芯轴位于所述轴承内圈内、且所述芯轴与所述轴承内圈固定相连;所述芯轴端面开有调节槽,所述芯轴一端面设有定位销,所述芯轴另一端面设有固定所述芯轴的锁紧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张紧轮通过芯轴与轴承的配合实现了张紧皮带的作用,结构简单,成本低。(*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张紧装置,尤其涉及张紧轮
技术介绍
目前,汽车的发动机的体积不断缩小,这导致张紧轮的张紧空间不断的被压缩;为了在有限的空间完成张紧作用,张紧轮的结构越来越复杂;导致成本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张紧轮。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张紧轮,包括芯轴、轴承,所述轴承包括轴承内圈、轴承外圈、以及位于所述轴承内圈外表面和所述轴承外圈内表面之间的滚珠,所述芯轴位于所述轴承内圈内、且所述芯轴与所述轴承内圈固定相连;所述芯轴端面开有调节槽,所述芯轴一端面设有定位销,所述芯轴另一端面设有固定所述芯轴的锁紧机构。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调节槽呈弧形。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该张紧轮还包括防尘盖,所述防尘盖安装于所述芯轴外表面与所述轴承外圈内表面之间。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防尘盖与所述轴承外圈内表面之间间隙为 0.2毫米至0.3毫米之间。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锁紧机构为螺丝孔、以及与所述螺丝孔相配合的螺栓。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张紧轮通过芯轴与轴承的配合实现了张紧皮带的作用,结构简单,成本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图。图2是本技术的主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后视图。图4是本技术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张紧轮,包括芯轴2、轴承,所述轴承包括轴承内圈6、轴承外圈5、以及位于所述轴承内圈6外表面和所述轴承外圈5内表面之间的滚珠,所述芯轴2位于所述轴承内圈6内、且所述芯轴2与所述轴承内圈6固定相连;所述芯轴2端面开有调节槽4,所述芯轴2 —端面设有定位销1,所述芯轴2另一端面设有固定所述芯轴2的锁紧机构。所述调节槽4呈弧形。因为发动机张紧轮轴承极易受到泥水侵入,导致张紧轮损坏,所以该张紧轮还包括防尘盖7,所述防尘盖7安装于所述芯轴2外表面与所述轴承外圈5内表面之间。所述防尘盖7与所述轴承外圈5内表面之间间隙为0. 2毫米至0. 3毫米之间。所述锁紧机构为螺丝孔3、以及与所述螺丝孔3相配合的螺栓。该轴承外圈5做为张紧轮的带轮表面,轴承外圈5与皮带接触。为了调节皮带的松紧,那么张紧轮必须要移动位置来调节皮带的松紧,该张紧轮正是通过调节槽4进行移动,定位杆或者插销插入调节槽4内,该张紧轮以定位杆或者插销为中心进行位移,因为调节槽4呈弧形,所以该张紧轮的位移便会改变皮带的松紧;当张紧轮移动到位后通过锁紧机构将张紧轮进行固定,例如通过螺丝孔3和螺栓的配合将张紧轮固定在某一位置。该张紧轮的结构简单、成本低、安装和调节方便,而且具有防尘和防水性能,提升了张紧轮的品质。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技术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技术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技术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张紧轮,其特征在于包括芯轴、轴承,所述轴承包括轴承内圈、轴承外圈、以及位于所述轴承内圈外表面和所述轴承外圈内表面之间的滚珠,所述芯轴位于所述轴承内圈内、且所述芯轴与所述轴承内圈固定相连;所述芯轴端面开有调节槽,所述芯轴一端面设有定位销,所述芯轴另一端面设有固定所述芯轴的锁紧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张紧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槽呈弧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张紧轮,其特征在于该张紧轮还包括防尘盖,所述防尘盖安装于所述芯轴外表面与所述轴承外圈内表面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张紧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尘盖与所述轴承外圈内表面之间间隙为0. 2毫米至0. 3毫米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张紧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机构为螺丝孔、以及与所述螺丝孔相配合的螺栓。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张紧轮,包括芯轴、轴承,所述轴承包括轴承内圈、轴承外圈、以及位于所述轴承内圈外表面和所述轴承外圈内表面之间的滚珠,所述芯轴位于所述轴承内圈内、且所述芯轴与所述轴承内圈固定相连;所述芯轴端面开有调节槽,所述芯轴一端面设有定位销,所述芯轴另一端面设有固定所述芯轴的锁紧机构。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张紧轮通过芯轴与轴承的配合实现了张紧皮带的作用,结构简单,成本低。文档编号F16H7/08GK202301790SQ201120373710公开日2012年7月4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30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30日专利技术者周斟, 李坚, 黄蔚 申请人: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蔚周斟李坚
申请(专利权)人: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