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丁建华专利>正文

轿车用拉高速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491220 阅读:2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7-10 04: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轿车用拉高速设备,其中,引桥设置在钢架的前端,固定平台设置在钢架的顶部表面,传动机构安装在钢架上,传动机构由第一辊轴组、第二辊轴组与传送带构成,第一辊轴组与第二辊轴组设置在固定平台的底部,传送带套设在第一辊轴组与第二辊轴组的外侧,传送带还包裹在固定平台的外侧,并且通过辊轴固定件固定在钢架上,在第一辊轴组的前端与第二辊轴组的末端还分别设置有翻转辊轴,调距机构固定在钢架内部的辅助钢架上,调距机构的一端与翻转辊轴相连接,外护板安装在钢架的外壁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使用安全、可靠的优点,可避免车辆在高速路上行驶而存在的危险,还可以减少在高速路上行驶需要的费用。(*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轿车用拉高速设备
本技术涉及一种汽车性能检测设备,尤其是一种轿车用拉高速设备。技术背景所谓拉高速,就是在车满载情况下,每个档位在较高转速时保持一定时间,用以检验发动机(进排气汽缸火花塞)车悬架、稳定性、安全性等各个部位的性能。然而,现有的拉高速方式都是将车辆在高速路进行高速的行驶实现的。由于拉高速需要有多年驾驶经验的驾驶员才能进行操作,而现有的驾驶员的驾驶经验都没有那么丰富,而高速路上的车辆都是在高速的行驶,因此,在通过高速路进行高速的行驶进行拉高速方式对车辆进行检测时,就存在着危险系数;另外,由于拉高速时需要车辆行驶很长的时间与距离,因此也会在高速路上花费较多的过路费。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本技术提供一种体积小,使用安全、可靠,可避免车辆在高速路上行驶而存在的危险的轿车用拉高速设备。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轿车用拉高速设备,包括钢架、固定平台、 传动机构、引桥、外护板与调距机构,所述引桥设置在所述钢架的前端,所述固定平台设置在所述钢架的顶部表面,所述传动机构安装在所述钢架上,所述传动机构由第一辊轴组、第二辊轴组与传送带构成,所述第一辊轴组与所述第二辊轴组设置在所述固定平台的底部, 所述传送带套设在所述第一辊轴组与所述第二辊轴组的外侧,所述传送带还包裹在所述固定平台的外侧,所述第一辊轴组与所述第二辊轴组的两端通过辊轴固定件固定在所述钢架上,在所述第一辊轴组的前端与所述第二辊轴组的末端还分别设置有翻转辊轴,所述调距机构固定在所述钢架内部的辅助钢架上,所述调距机构的一端与所述翻转辊轴相连接,所述外护板安装在所述钢架的外壁上。所述固定平台由第一传动区域、第二传动区域与连接板构成,所述连接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传动区域以及所述第二传动区域相连接。在所述钢架的顶角与底角处均安装有地锚。所述引桥的顶部表面为倾斜面,所述引桥的末端与所述钢架的前端相连接,所述引桥的前端为尖端部。在所述外护板的表面分布有多个散热通孔。在所述连接板的底部还安装有第一辅助辊轴组与第二辅助辊轴组,所述第一辅助辊轴组与所述第二辅助辊轴组分别通过所述辊轴固定件固定在所述钢架上,所述第一辅助辊轴组的顶部贯穿于所述连接板表面的矩形通孔中,所述第二辅助辊轴组设置在所述第一辅助辊轴组的下侧。所述第一辅助辊轴组由三个辊轴平行排列构成,所述第一辅助辊轴组的顶部端面高出所述连接板的顶部表面,所述传送带也套设在所述第一辅助辊轴组的外侧表面。所述第二辅助辊轴组由三个辊轴排列构成,所述传送带分别套设在所述第一辅助辊轴与所述第三辅助辊轴的底部端面上,所述传送带套设在的所述第二辅助辊轴的顶部端面上,所述第二辅助辊轴嵌入在所述第一辅助辊轴与所述第三辅助辊轴之间,所述第二辅助辊轴还与调节支架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一辊轴组、所述第二辊轴组、所述第一辅助辊轴组以及所述第二辅助辊轴组中的辊轴表面设有凹槽,在所述凹槽的表面设有由菱形纹路形成的导热槽,在所述导热槽的顶部表面还包裹有耐磨涂层。所述调距机构由调距轮与调距钢管构成,所述调距轮固定在翻转辊轴上,所述调距钢管的一端与所述调距轮相连接,所述调距钢管由第一钢管与第二钢管构成,所述第一钢管的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二钢管的内部,在所述第二钢管的内部还设有弹簧,所述弹簧设置在所述第一钢管的前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具有体积小,使用安全、可靠的优点,可避免车辆在高速路上行驶而存在的危险,并且还可减少在高速路上行驶而需要的费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结构图;图2为图1中外护板的结构图;图3为图1中辊轴与钢架相连接的结构图图4为图1与3中辊轴的立体图;图5为图4的主视图;图6为图1中调距机构的结构图;图7为本技术的第二实施例结构图;图8为本技术的第三实施例结构图。主要符号说明如下1-钢架2-引桥3-固定平台4-外护板5-调距机构6-传送带7-第—混轴组8-第二辊轴组9-辊轴10--辊轴固定件11--地锚12--第一传动I13--第二传动区域14--连接板15--散热通孔16-_凹#S17--导热槽18--调距轮19--第—-钢管20--第二钢管21--弹簧22--第—-辅助辊轴组23--第二辅助辊轴组24--调节支架25--车轮26--辅助钢架27--翻转辊轴28--第—-锟轴29--第二锟轴30--第三锟轴31--传送带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用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将有助于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的优点,效果有更进一步的了解。如图1至图6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轿车用拉高速设备,由钢架1、固定平台 3、传动机构、引桥2、外护板4与调距机构5构成,其中,在钢架1的顶角与底角处均安装有地锚11,该地锚11用于固定车轮,可将绳索的一端固定在地锚中,而绳索的另一端则固定在车轮上,从而将车辆固定在固定平台上。外护板4安装在钢架1的外壁上,在外护板的表面分布有多个散热通孔15。引桥2的末端与钢架的前端相连接,其的顶部表面为倾斜面,引桥2远离钢架的一端为尖端部。固定平台3设置在钢架1的顶部表面,该固定平台3由第一传动区域12、第二传动区域13与连接板14构成,连接板14的两端分别与第一传动区域 12以及第二传动区域13相连接。传动机构安装在钢架1上,传动机构由第一辊轴组7、第二辊轴组8与传送带6构成,第一辊轴组7与第二辊轴组8设置第一传动区域12与第二传动区域13的底部,传送带6套设在第一辊轴组12与第二辊轴组13的外侧,传送带6还包裹在第一传动区域12、第二传动区域13与连接板14的外侧。第一辊轴组7与第二辊轴组 8中的辊轴9的两端通过辊轴固定件10固定在钢架1上,外护板4设置在第一辊轴组7与第二辊轴组8的外侧,由于其表面分布有多个散热通孔15,因此辊轴与传送带工作时产生的热量会由散热通孔中导出。其中,第一辊轴组与第二辊轴组由多个平行排列的辊轴构成,在辊轴9表面设有凹槽16,在凹槽16的表面设有由菱形纹路形成的导热槽17,在导热槽的顶部表面还包裹有耐磨涂层,该耐磨涂层为碳素橡胶或尼龙层。另外,在第一辊轴组的前端与第二辊轴组的末端还分别设置有翻转辊轴27,两个翻转辊轴27用于带动传送带进行翻转。该翻转辊轴27的与调距机构5的一端相连接,调距机构5的一端固定在钢架1内部的辅助钢架沈上,该辅助钢架沈固定在钢架1的内部。 调距机构5由调距轮18与调距钢管构成,调距轮18固定在翻转辊轴27上,调距钢管的一端与调距轮18相连接。调距钢管由第一钢管19与第二钢管20构成,第一钢管19的一端设置在第二钢管20的内部,在第二钢管20的内部还设有弹簧21,该弹簧21设置在第一钢管19的前端。如图7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轿车用拉高速设备,由钢架1、固定平台3、传动机构、引桥2、外护板与调距机构5构成,其中,在钢架1的顶角与底角处均安装有地锚11, 该地锚11用于固定车轮,可将绳索的一端固定在地锚中,而绳索的另一端则固定在车轮上,从而将车辆固定在固定平台上。外护板安装在钢架的外壁上,在外护板的表面分布有多个散热通孔。引桥2的末端与钢架的前端相连接,其的顶部表面为倾斜面,引桥2远离钢架的一端为尖端部。固定平台3设置在钢架1的顶部表面,该固定平台3由第一传动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建华聂云龙刘渊
申请(专利权)人:丁建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