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操舵仪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7488335 阅读:2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7-09 23: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自动操舵仪控制系统,包括主操纵台、接线箱、启动箱和反馈机构,所述的控制系统为模块结构,包括自动控制模块、随动控制模块、反馈采集模块和驱动模块,所述的模块通过CAN总线连接,所述的自动控制模块和随动控制模块经控制通道转换模块连接功率放大模块。具有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和及时性的特点,且使其简化系统连接,便于故障检测及定位,具有良好的扩展性。(*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自动操舵仪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自动操舵仪技术经过多年的发展,在系统组成和控制方式上已经日趋成熟, 但也存在系统配置缺乏灵活性,几乎每一条船舶都需要单独进行技术配置,因此设计一种配置灵活、便于功能拓展的自动操舵仪对公司开拓市场,降低公司生产管理成本,提高产品售后保障能力有着积极的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其目的就在于提供了一种自动操舵仪控制系统,具有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和及时性的特点,且使其简化系统连接,便于故障检测及定位,具有良好的扩展性。本技术为了实现上述目的而采取的技术方案,包括主操纵台、接线箱、启动箱和反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系统为模块结构,包括自动控制模块、随动控制模块、 反馈采集模块和驱动模块,所述的模块通过CAN总线连接,所述的自动控制模块和随动控制模块经控制通道转换模块连接功率放大模块。所述的自动控制模块、随动控制模块、反馈采集模块可以设有两组为双机组配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由于采用了模块化CAN总线的结构设计,因而具有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和及时性的特点,且使其简化系统连接,便于故障检测及定位,具有良好的扩展性。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述。附图说明图1为自动操舵仪系统组成框图。图2为CAN总线结构的控制框图。图1中粗实线为基本配套仪器,细实线为舵机组成部分,虚线为选配仪器。具体实施方式包括主操纵台、接线箱、启动箱和反馈机构,如图1、2所示,所述的控制系统为模块结构,包括自动控制模块、随动控制模块、反馈采集模块和驱动模块,所述的模块通过CAN 总线连接,所述的自动控制模块和随动控制模块经控制通道转换模块连接功率放大模块。所述的自动控制模块、随动控制模块、反馈采集模块可以设有两组为双机组配置。本装置控制系统为CAN总线电气结构,电气结构为模块化设计,所述的电气结构为双通道冗余。1)功能设计自动操舵仪控制系统是整个自动操舵仪的核心,其需要完成数据采集、综合运算, 控制输出、信息显示以及对外信息交换等工作。2)结构设计在结构上将控制电路组成一个控制盒,将各个功能板件通过电气底板连接,结构设计充分考虑散热,电磁屏蔽等。3)电气设计控制电路包含自动随动控制板,综合信号处理板,舵角采集板,航向转换板,屏显驱动板等电气模块。自动操舵仪的各种工作状态及故障现象都可以通过综合信息显示屏显示。权利要求1.一种自动操舵仪控制系统,包括主操纵台、接线箱、启动箱和反馈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控制系统为模块结构,包括自动控制模块、随动控制模块、反馈采集模块和驱动模块,所述的模块通过CAN总线连接,所述的自动控制模块和随动控制模块经控制通道转换模块连接功率放大模块。2.根椐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操舵仪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自动控制模块、随动控制模块、反馈采集模块可以设有两组为双机组配置。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自动操舵仪控制系统,包括主操纵台、接线箱、启动箱和反馈机构,所述的控制系统为模块结构,包括自动控制模块、随动控制模块、反馈采集模块和驱动模块,所述的模块通过CAN总线连接,所述的自动控制模块和随动控制模块经控制通道转换模块连接功率放大模块。具有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和及时性的特点,且使其简化系统连接,便于故障检测及定位,具有良好的扩展性。文档编号G05D1/02GK202306325SQ201120363139公开日2012年7月4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26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26日专利技术者廖国民, 李阳, 沈红星, 高华明 申请人:九江中船仪表有限责任公司(四四一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华明沈红星廖国民李阳
申请(专利权)人:九江中船仪表有限责任公司四四一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