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塑成型机的压框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488092 阅读:1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7-09 23: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吸塑成型机的压框结构,所述压框包括上压框和下压框,均水平安装在吸塑成型机上,其中,所述的上压框的下表面及下压框的上表面均布满“X”型开槽。优点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压框与板材的咬合面处进行开槽,在上、下压框压合中间的板材时,软化板材的边缘嵌在开槽内,大大增加两者间的接触面积,使在吸塑成型的过程中板材完全不偏移,由此改善了因要合理不够造成滑动致使产品报废的现象,降低板材报废率3~8%。另外,在不改变机械设备,不增加人力、物力的前提下,相比采用增大板材面积来避免板材报废的方法可节约板材5~10%。(*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成型机的结构改进,尤其是一种吸塑成型机的压框结构
技术介绍
吸塑成型为热塑成型中的一种,吸塑成型工艺主要是利用真空泵产生的真空吸力将加热软化后的PVC、PET、PETG、APTT、PP、PE、PS等热塑性塑料板材经过模具吸塑成各种形状。吸塑成型机包括了上、下压框,其主要作用是固定软化后的热塑性塑料板材,使之不易因滑移而偏离设定位置。但是由于热塑性塑料板材和压框本身均为光洁表面,常常出现压框难以夹住热塑性塑料板材的情况,一旦热塑性塑料板材发生偏移,则吸塑成型后的板材可能在一边或两边上形成缺口,导致产品报废。传统的解决方案是制作一张比压框面积更大的热塑性塑料板材,在发生少许偏移的情况下仍能保证热塑性塑料板材的四边均由压框咬合,但如此必将增加板材的用量,提高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吸塑成型机的压框结构,可有效地与软化的热塑性塑料板材进行咬合,保证热塑性塑料板材在吸塑过程中不发生偏移,确保成品的质量。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吸塑成型机的压框结构,所述压框包括上压框和下压框,均水平安装在吸塑成型机上,其中,所述的上压框的下表面及下压框的上表面均布满“X”型开槽。本技术在上、下压框与中间热塑性塑料板材的接触面上开设“X”型开槽,在上下施压对板材进行咬合时,由于热塑性塑料板材事先进行了加热软化,因此板材被软化的边缘会嵌入压框的“X”型开槽中,产生大面积咬合,故在吸塑成型过程中不会发生滑移,保证了成品的质量。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的压框为由四条压边围成的矩形结构,相邻两条压边由从外侧装配的紧固件相互固定。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为了使压框可适用于多种规格产品的制备,所述压框的四条压边上均设有多条调节槽,相邻两条压边自调节槽处由紧固件相互固定,调节压框的大小。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的角形紧固件由角形连接板、紧固螺栓和螺母构成。螺栓的螺栓头卡在压边上调节槽内,螺杆在穿过角形连接板上的通孔后由螺母紧固,从而将角形连接板与压边固定。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在压框与热塑性塑料板材的咬合面处进行开槽,在上、下压框压合设在其之间的热塑性塑料板材时,软化热塑性塑料板材的边缘嵌在开槽内,大大增加热塑性塑料板材与上下压框的接触面积,使在吸塑成型的过程中板材完全不偏移,由此改善了因咬合不够造成滑动致使产品报废的现象,降低了热塑性塑料板材报废率3 8%。另外,在不改变机械设备,不增加人力、物力的前提下,相比采用增大热塑性塑料板材面积来避免吸塑产品报废的方法可节约热塑性塑料板材5 10%。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压框压边的侧视图。图3为本技术压框压边的剖面图。附图中标号说明1 一角形紧固件 11 一角形连接板 12 —紧固螺栓和螺母2—压框21 —压边211 —调节槽3—“X” 型开槽。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所示,一种吸塑成型机的压框结构,所述压框2包括上压框和下压框,均水平安装在吸塑成型机上,其中,所述的上压框的下表面及下压框的上表面均布满“X”型开槽3。所述的压框2为由四条压边21围成的矩形结构,四条压边21上均设有两条调节槽211,相邻两条压边21自调节槽211处由从外侧装配的角形紧固件1相互紧固,调节压框 2的大小。所述的角形紧固件1由角形连接板11、紧固螺栓和螺母12构成。螺栓的螺栓头卡在压边上调节槽211内,螺杆在穿过角形连接板11上的通孔后由螺母紧固,从而将角形连接板1与压边21固定。权利要求1.一种吸塑成型机的压框结构,所述压框包括上压框和下压框,均水平安装在吸塑成型机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压框的下表面及下压框的上表面均布满“X”型开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塑成型机的压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框为由四条压边围成的矩形结构,相邻两条压边由从外侧装配的角形紧固件相互固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塑成型机的压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框的四条压边上均设有多条调节槽,相邻两条压边自调节槽处由紧固件相互固定,调节压框的大小。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吸塑成型机的压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角形紧固件由角形连接板、紧固螺栓和螺母构成。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吸塑成型机的压框结构,所述压框包括上压框和下压框,均水平安装在吸塑成型机上,其中,所述的上压框的下表面及下压框的上表面均布满“X”型开槽。优点是本技术在压框与板材的咬合面处进行开槽,在上、下压框压合中间的板材时,软化板材的边缘嵌在开槽内,大大增加两者间的接触面积,使在吸塑成型的过程中板材完全不偏移,由此改善了因要合理不够造成滑动致使产品报废的现象,降低板材报废率3~8%。另外,在不改变机械设备,不增加人力、物力的前提下,相比采用增大板材面积来避免板材报废的方法可节约板材5~10%。文档编号B29C51/26GK202293316SQ20112011535公开日2012年7月4日 申请日期2011年4月19日 优先权日2010年6月9日专利技术者周在金 申请人:上海澳金玻璃钢制品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在金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澳金玻璃钢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