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新华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铝合金压铸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485479 阅读:2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7-05 23: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铝合金压铸锅,包括锅体、锅柄,所述锅体包括第一锅体、第二锅体,所述第一锅体与第二锅体之间旋转连接,所述第二锅体底面压铸有不锈铁复底片,所述不锈铁复底片上设有若干卡件,不锈铁复底片周边设有包覆第一锅体下部周边的翻边。该新型铝合金压铸锅和不锈铁复底片压铸成一体,连接非常牢固,无需采用较厚的不锈铁复底片,可有效地控制产品的成本,并且压铸锅在冷、热交替作用下也不会受到影响,耐热疲劳稳定性极高。(*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压铸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铝合金压铸锅
技术介绍
目前,可用于电磁炉的复底锅多为采用机械将不锈铁底片和锅体挤压成型的机械铆合式复底锅,由于这种复底锅锅体底部有铆合钉,不锈铁底片上有铆合通孔,其底部产生涡流的金属部分实际有效面积较小,故存在模具及零部件制造复杂,热效率较低,连接强度差等缺陷;而不锈铁底片不平整,不仅影响美观,而且对电磁炉表面也会造成损伤。由此, 有人设计了一种压铸复底锅,它是在不锈铁复底片上开有盲孔,在压铸时将锅体和复底片融合在一起。由于它是依靠填充在盲孔内的铝液形成的凸柱将复底片和锅体连接在一起的,如果复底片较薄,则盲孔的深度较浅,复底片和锅体之间的连接强度就低;如果复底片较厚,则无疑存在生产成本高的缺点。另外,该复底锅的复底片和锅体的连接主要依靠盲孔内形成的凸柱,由于铝合金和不锈铁的热膨胀系数不一,该复底锅在冷、热交替作用下,耐热疲劳性能较低,无疑会影响其使用寿命;而且,其复底片为平板状,复底片放入压铸模后定位可靠性差,其废次品率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连接牢固、热效率高、坚固耐用的新型铝合金压铸锅。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新型铝合金压铸锅,包括锅体、锅柄,所述锅体包括第一锅体、第二锅体,所述第一锅体与第二锅体之间旋转连接,所述第二锅体底面压铸有不锈铁复底片,所述不锈铁复底片上设有若干卡件,不锈铁复底片周边设有包覆第二锅体下部周边的翻边。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卡件呈嵌钉状均勻地设置在不锈铁复底片上。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锅体底面也压铸有不锈铁复底片。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不锈铁复底片厚度为l_5mm。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锅体与第二锅体之间通过螺纹旋转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新型铝合金压铸锅和不锈铁复底片压铸成一体,连接非常牢固,无需采用较厚的不锈铁复底片,可有效地控制产品的成本,并且压铸锅在冷、 热交替作用下也不会受到影响,耐热疲劳稳定性极高。此外,由于不锈铁复底片周边具有包覆锅体下部周边的翻边,使其在压铸时能可靠地定位在压铸模定模上,同时提高压铸模型腔的密封性,可有效防止铝液流到复底片背面,从而提高产品的成品率;而且不锈铁复底片上的翻边还扩大了底部产生涡流的金属部分的有效面积,从而提高了压铸锅的热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新型铝合金压铸锅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如下1、锅柄,2、第一锅体,3、第二锅体,4、不锈铁复底片,5、 卡件。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请参阅图1,本技术实施例包括一种新型铝合金压铸锅,包括锅体、锅柄1,所述锅体包括第一锅体2、第二锅体3, 所述第一锅体2与第二锅体3之间旋转连接,所述第二锅体3底面压铸有不锈铁复底片4, 所述不锈铁复底片4厚度为l-5mm,不锈铁复底片4上设有若干卡件5,不锈铁复底片4周边设有包覆第二锅体3下部周边的翻边。所述卡件5呈嵌钉状均勻地设置在不锈铁复底片4上,使得不锈铁复底片4与锅体形成一个整体,连接非常牢固。根据需要,所述第一锅体2底面也压铸有不锈铁复底片4,锅体两面同时压铸有不锈铁复底片4,两面均可使用,使用范围更广。所述第一锅体2与第二锅体3之间通过螺纹旋转连接,通过向相反方向旋转,可轻易打开锅体,密封效果好,结构更简单。由于该新型铝合金压铸锅和不锈铁复底片4压铸成一体,在压铸时熔融的铝液会填充不锈铁复底片4上的任何空隙形成一个整体,同时也将设在不锈铁复底片4上的卡件 5与锅体下部融合成一体,因此不锈铁复底片4与锅体的连接非常牢固,无需采用较厚的不锈铁复底片4,可有效地控制产品的成本,并且压铸锅在冷、热交替作用下也不会受到影响, 耐热疲劳稳定性极高。此外,由于不锈铁复底片4周边具有包覆第二锅体3下部周边的翻边,使其在压铸时能可靠地定位在压铸模定模上,同时提高压铸模型腔的密封性,可有效防止铝液流到复底片背面,从而提高产品的成品率;而且不锈铁复底片4上的翻边还扩大了底部产生涡流的金属部分的有效面积,从而提高了压铸锅的热效率。另外,该新型铝合金压铸锅中的卡件5结构简单、生产方便,且整个制造工艺也十分简单,可大大降低生产成本,有效地提高产品的竞争力。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铝合金压铸锅,其特征在于包括锅体、锅柄(1),所述锅体包括第一锅体 O)、第二锅体(3),所述第一锅体( 与第二锅体C3)之间旋转连接,所述第二锅体(3)底面压铸有不锈铁复底片,所述不锈铁复底片(4)上设有若干卡件(5),不锈铁复底片(4) 周边设有包覆第二锅体C3)下部周边的翻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铝合金压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卡件( 呈嵌钉状均勻地设置在不锈铁复底片(4)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铝合金压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锅体( 底面也压铸有不锈铁复底片(4)。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铝合金压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不锈铁复底片(4)厚度为l_5m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铝合金压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锅体( 与第二锅体( 之间通过螺纹旋转连接。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铝合金压铸锅,包括锅体、锅柄,所述锅体包括第一锅体、第二锅体,所述第一锅体与第二锅体之间旋转连接,所述第二锅体底面压铸有不锈铁复底片,所述不锈铁复底片上设有若干卡件,不锈铁复底片周边设有包覆第一锅体下部周边的翻边。该新型铝合金压铸锅和不锈铁复底片压铸成一体,连接非常牢固,无需采用较厚的不锈铁复底片,可有效地控制产品的成本,并且压铸锅在冷、热交替作用下也不会受到影响,耐热疲劳稳定性极高。文档编号A47J27/00GK202287733SQ20112036115公开日2012年7月4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26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26日专利技术者陈新华 申请人:陈新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新华
申请(专利权)人:陈新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