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体外诱导胰岛样结构形成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484955 阅读:2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7-05 22: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体外诱导胰岛样结构形成的方法。该方法是将成体干细胞或诱导性多能干细胞(iPS细胞)通过定向诱导分化所制备的胰岛内分泌细胞,或者胰岛来源的胰岛内分泌细胞系在添加了与天然胰岛细胞外基质类似成分的培养基中,采用在50%O2的高氧培养环境下悬浮培养方式,快速、高效诱导胰岛样结构的形成。该方法的优点是快速(4-24小时),高效(胰岛样结构形成率>90%),形成的胰岛样结构大小均一(类似于天然胰岛),功能良好(其胰岛素分泌功能明显优于非胰岛样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提供了干细胞技术制备胰岛的一种关键技术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尤其是涉及一种体外诱导成体干细胞或诱导性多能干细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iPS)通过定向诱导分化技术制备的胰岛内分泌细胞,以及胰岛来源的胰岛内分泌细胞系诱导胰岛样结构形成的方法。
技术介绍
糖尿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上升,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目前使用胰岛素治疗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改善病人的糖代谢紊乱,但并不能有效地防止或逆转糖尿病引起的微血管病变及其并发症。胰岛移植是治疗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的有效方法,并且有实验资料显示,胰岛移植不仅能够纠正糖代谢的紊乱,而且能够防止或逆转糖尿病的微血管病变。但是,由于目前可以提供用于胰岛移植的胰腺供体极度缺乏,限制了胰岛移植在临床的广泛应用。因此,应用干细胞技术通过定向诱导分化制备胰岛是解决胰岛移植细胞来源的一种可行的技术方法,具有重大临床应用价值。最近已经有许多研究报道将多种来源的干细胞诱导分化成为胰岛内分泌细胞,将这些细胞移植到糖尿病的动物体内可以明显改善糖代谢紊乱。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开的申请人为“北京大学”的专利技术申请200510064431. 5,;申请人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娄晋宁蔡寒青许世清张文健
申请(专利权)人:中日友好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