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许晓华专利>正文

内沟槽检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481987 阅读:2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7-05 15: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内沟槽检具,包括依次连接的通规、连接杆、止规,所述通规和止规均为带有两平行切削平面的圆柱状,所述通规直径对应待检内沟槽宽度的标准尺寸,所述止规直径对应待检内沟槽宽度的最大极限尺寸。本发明专利技术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分别对应内沟槽槽宽标准尺寸和最大极限尺寸的通规和止规,便于对内沟槽的检测,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内沟槽检具
技术介绍
由于内沟槽具有内凹的特殊形状,一般检测工具难于检测其槽宽是否符合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内沟槽检具,便于对内沟槽的检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内沟槽检具,包括依次连接的通规、连接杆、止规,所述通规和止规均为带有两平行切削平面的圆柱状,所述通规直径对应待检内沟槽宽度的标准尺寸,所述止规直径对应待检内沟槽宽度的最大极限尺寸。作为优选,所述通规的一端设有螺纹孔,所述连接杆的一端设有螺纹轴,所述通规与所述连接杆通过螺纹连接。作为优选,所述止规的一端设有螺纹孔,所述连接杆的一端设有螺纹轴,所述止规与所述连接杆通过螺纹连接。本专利技术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分别对应内沟槽槽宽标准尺寸和最大极限尺寸的通规和止规,便于对内沟槽的检测,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内沟槽检具的结构示意2为图1的A向视3为待检内沟槽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图1和图2所示为本专利技术内沟槽检具,包括依次连接的通规1、连接杆2、止规3,所述通规1和止规3均为带有两平行切削平面4的圆柱状,所述通规1直径对应待检内沟槽宽度的标准尺寸,所述止规3直径对应待检内沟槽宽度的最大极限尺寸。通规1、连接杆2、止规3可以是一体结构,也可以分别加工后采用螺纹连接的方式组合。检验如图3所示待检内沟槽槽宽是否超差,本专利技术内沟槽检具通规和止规的两平行切削平面用以通过内沟槽的口部,通规和止规的圆弧面用以检验待检内沟槽槽宽是否超差。权利要求1.内沟槽检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通规(1)、连接杆( 、止规(3),所述通规 (1)和止规C3)均为带有两平行切削平面(4)的圆柱状,所述通规(1)直径对应待检内沟槽宽度的标准尺寸,所述止规C3)直径对应待检内沟槽宽度的最大极限尺寸。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内沟槽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规(1)的一端设有螺纹孔,所述连接杆O)的一端设有螺纹轴,所述通规(1)与所述连接杆(2)通过螺纹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内沟槽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止规C3)的一端设有螺纹孔,所述连接杆O)的一端设有螺纹轴,所述止规( 与所述连接杆( 通过螺纹连接。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内沟槽检具,包括依次连接的通规、连接杆、止规,所述通规和止规均为带有两平行切削平面的圆柱状,所述通规直径对应待检内沟槽宽度的标准尺寸,所述止规直径对应待检内沟槽宽度的最大极限尺寸。本专利技术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分别对应内沟槽槽宽标准尺寸和最大极限尺寸的通规和止规,便于对内沟槽的检测,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文档编号G01B5/02GK102519336SQ20111045383公开日2012年6月27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30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30日专利技术者张敬国 申请人:许晓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敬国
申请(专利权)人:许晓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