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敏性丙烯酸酯压敏胶粘剂、胶粘带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479839 阅读:254 留言:1更新日期:2012-07-05 03: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热敏性丙烯酸酯压敏胶粘剂、胶粘带及其制备方法。该热敏性丙烯酸酯压敏胶粘剂,由如下重量份的组分经自由基聚合而成:30-70份丙烯酸异辛酯、100-200份醋酸乙烯酯、0-15份甲基丙烯酸甲酯、0-30份丙烯酸丁酯、3-10份丙烯酸、5-20份丙烯酸羟乙酯、0.3-3份N-羟甲基丙烯酰胺、0.2-3份偶氮二异丁腈、350-400份乙酸乙酯。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得的压敏胶粘剂加入TDI异氰脲酸酯(甲苯二异氰酸酯的三聚体)和三羟甲基丙烷-三(3-氮丙啶基)丙酸酯,涂布于聚酯薄膜经交联反应制成胶粘带后,其常温下,对钢板粘性≤1N/m,加热到80℃,对钢板粘性≥80N/m,并且在80℃恒温10分钟,撕开胶带时无残胶、溢胶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压敏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电子元器件小型化,对其生产处理及提高生产效率等方面存在较大问题,特别是高效且无破坏地将小型电子元器件剥离回收的方法是很大的问题。因此,对于该类元器件在某一温度范围内进行处理,通过温度变化区间来改变胶粘带的粘性大小变化,能有效的回收小型电子元器件。目前所涉及到的热敏压敏胶粘带主要是利用温度区间变化来使热膨胀性微球膨胀造成胶面变化以降低粘性,改变胶粘带的粘性大小变换主要是添加热膨胀性微球,在低于膨胀剂微球的起始膨胀温度时,具有较好的粘性,高于膨胀剂微球的起始温度,达到膨胀剂的最大膨胀温度时,膨胀剂因受热膨胀最大,造成胶面变化而粘性降低。另外,该压敏胶粘带通过加热到工作温度更高的温度下使膨胀剂膨胀发泡来降低粘性,这样对电子元器件需要更高的耐温性能。专利CN101522846A需要加热到120°C时才可以降低胶面粘性,尽管可以降低热膨胀剂的最大膨胀温度,但相应的也会降低膨胀剂的起始膨胀温度, 这样也不利于电子元器件的切割固定操作。其次,专利JP-A-2002-003800描述热剥离压敏胶粘带有较低的发泡温度,但难以平衡低温下粘接强度与发泡膨胀后的剥离力。专利 JP-A-2002-121505或JP-A-2004-018761同样存在满足低温粘性后加热发泡后部分产品难易剥离;或者满足加热发泡剥离时,低温粘性又难易达到要求。最后,对比热剥离型胶粘带, 其生产工艺流程作业要少一道加热工序,这样有利用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能耗。冷剥离为热敏性胶粘带其中的一种,热剥离表示为低温下有较好的粘性,加热到某一温度(高温)后无粘性,而冷剥离表示为常温下无粘性,加热到高温(60-90度)后有较好的粘性。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和缺点,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低温时不具有粘性,高温时具有粘接性能的热剥离丙烯酸酯压敏胶粘剂、胶粘带及其制备方法。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专利技术是按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专利技术的热敏性丙烯酸酯压敏胶粘剂,由如下重量份的组分经自由基聚合而成丙烯酸异辛酯30-70 份醋酸乙烯酯100-200 份甲基丙烯酸甲酯0-15 份丙烯酸丁酯0-30 份丙烯酸3-10 份丙烯酸羟乙酯5-20 份N-羟甲基丙烯酰胺0.3-3 份偶氮二异丁腈0.2-3 份乙酸乙酯350-400 份本专利技术热敏性丙烯酸酯压敏胶粘剂的制备方法,由以下步骤组成(以下所述份量均为重量份)将0. 3-3份N-羟甲基丙烯酰胺、3-10份丙烯酸、30-70份丙烯酸异辛酯、100-200 份醋酸乙烯酯、5-20份丙烯酸羟乙酯、0. 5-1. 5偶氮二异丁腈及100-200份乙酸乙酯中搅拌混合均勻。将30-50份乙酸乙酯加入反应器中升温至74-78°C时,待回流稳定后开始缓慢滴加1/2的上述混合液,在78-80°C反应1-1. 5小时;滴加溶解有0. 1-0. 5份偶氮二异丁腈的乙酸乙酯10-20份,并保温反应1小时;然后再次缓慢滴加余下1/2单体混合液,滴加时间 2. 5小时,反应温度控制在78-80°C ;接着滴加溶解有0. 1-0. 5份偶氮二异丁腈的乙酸乙酯 10-20份,保温反应1小时;再次滴加溶有0. 1-0. 5份偶氮二异丁腈的乙酸乙酯20份,滴完后在80°C反应2小时,得到热敏性丙烯酸酯压敏胶粘剂。优选地,反应单体还包括5-15重量份甲基丙烯酸甲酯。优选地,反应单体还包括10-30份丙烯酸丁酯。一种热敏性丙烯酸酯压敏胶粘带的制备方法,由以下步骤组成取100重量份权利要求2-4任一权利要求制得的压敏胶粘剂,加入1-3重量份固化剂,高速分散搅拌均勻后涂布于聚酯薄膜(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上,干胶厚度25-30um,在130-150°C下烘烤固化,制得热敏性丙烯酸酯压敏胶粘带。优选地,所述的固化剂为TDI异氰脲酸酯(甲苯二异氰酸酯的三聚体)和三羟甲基丙烷-三(3-氮丙啶基)丙酸酯的混合物。优选地,所述TDI异氰脲酸酯(甲苯二异氰酸酯的三聚体)和所述三羟甲基丙烷-三(3-氮丙啶基)丙酸酯的比例为20 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制得的压敏胶加入TDI异氰脲酸酯(甲苯二异氰酸酯的三聚体)和三羟甲基丙烷-三(3-氮丙啶基)丙酸酯,涂布于聚酯薄膜经交联反应制成胶粘带后,其常温下, 对钢板粘性彡lN/m,加热到80°C,对钢板粘性彡80N/m,并且在80°C恒温10分钟,撕开胶带时无残胶、溢胶现象。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一种热敏性丙烯酸酯压敏胶粘剂,其由下列重量份的组分经过自由基聚合而成丙烯酸异辛酯醋酸乙烯酯丙烯酸丙烯酸羟乙酯 N-羟甲基丙烯酰胺偶氮二异丁腈乙酸乙酉I 匕60份 200份 5份 7份 0.5份1.5份 350份首先将N-羟甲基丙烯酰胺溶解于丙烯酸中,充分搅拌使其溶解均勻,并将0. 9份的偶氮二异丁腈溶解于120份乙酸乙酯中,待溶解完毕后将这两种溶液混合。再加入上述丙烯酸异辛酯、醋酸乙烯酯、丙烯酸羟乙酯搅拌混合均勻。将40份乙酸乙酯加入反应器中升温至75°C时,待回流稳定后开始缓慢滴加1/2的上述混合液,1小时滴加完,并将反应温度控制在78-80V ;再滴加溶解有0. 2份偶氮二异丁腈的乙酸乙酯20份,10分钟内滴加完,并保温反应1小时;然后再次缓慢滴加余下1/2单体混合液,滴加时间2. 5小时,反应温度控制在78-80°C ;接着滴加溶解有0. 2份偶氮二异丁腈的乙酸乙酯20份,10分钟内滴加完,保温反应1小时;再次滴加溶有0. 2份偶氮二异丁腈的乙酸乙酯20份,10分钟内滴加完,滴完后在80 V反应2小时,得到热敏性丙烯酸酯压敏胶粘剂。取100重量份上述制得的压敏胶粘剂,加入1重量份拜耳TDI异氰脲酸酯(甲苯二异氰酸酯的三聚体)和0.2重量份三羟甲基丙烷-三(3-氮丙啶基)丙酸酯固化剂(三官能团氮丙啶交联剂)(C-113,上海泽龙化工),高速分散搅拌均勻后涂布于聚酯薄膜(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上,干胶厚度25-30um,在130°C固化6分钟至10分钟,制得热敏性丙烯酸酯压敏胶粘带。胶带性能常温下对钢板粘性彡lN/m,加热到80°C时对钢板粘性为100N/m。实施例2—种热敏性丙烯酸酯压敏胶粘剂,其由下列重量份的组分经过自由基聚合而成丙烯酸异辛酯70份醋酸乙烯酯160份甲基丙烯酸甲酯12份丙烯酸5份丙烯酸羟乙酯7份N-羟甲基丙烯酰胺0.5份偶氮ニ异丁腈1.5份乙酸乙酯400份首先将N-羟甲基丙烯酰胺溶解于丙烯酸中,充分搅拌使其溶解均勻,并将0. 9份 的偶氮ニ异丁腈溶解于120份乙酸乙酯中,待溶解完毕后将这两种溶液混合。再加入上述 丙烯酸异辛酷、醋酸乙烯酯、甲基丙烯酸甲酷、丙烯酸羟乙酯搅拌混合均勻。将40份乙酸乙酯加入反应器中升温至75°C吋,待回流稳定后开始缓慢滴加1/2的 上述混合液,1小时滴加完,并将反应温度控制在78-80°C ;再滴加溶解有0. 2份偶氮ニ异丁 腈的乙酸乙酯20份,10分钟内滴加完,并保温反应1小时;然后再次缓慢滴加余下1/2单 体混合液,滴加时间2. 5小吋,反应温度控制在78-80°C ;接着滴加溶解有0. 2份偶氮ニ异 丁腈的乙酸乙酯20份,10分钟内滴加完,保温反应1小时;再次滴加溶有0. 2份偶氮ニ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俊
申请(专利权)人:新丰杰力电工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1条评论
  • 来自[未知地区] 2012年09月19日 16:21
    我希望购买这个专利产品或加盟,我的电话是:13336127018
    0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