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敏其专利>正文

一种无缝不勾丝的经编连裤袜的织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478374 阅读:6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7-05 01:30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一种无缝不勾丝的经编连裤袜的织造方法,连裤抹包括裤腰、裤身、裤裆、袜筒、前后片接缝、袜尖、袜头和分割区,连裤抹由弹性纱材料织成,裤腰、裤身、袜筒、袜尖、袜头各部分利用经编织特有的编织规律由袜头织到裤腰,再由裤腰织到袜头的循环织造,所述裤裆及袜头处的前后片缝合组织为两个纵行八个横列,所述分割区采用前后片相互抱合的编链编织而成,连裤袜织物下机后剪断分割区,即为一条完整的连裤袜。连裤抹在双针床上利用经编织特有的编织规律织造而成。本发明专利技术无需附加的缝制,仅在一道加工工序中完成,不再有易擦伤或擦痛皮肤的接缝,弹性纱的应用使连裤袜具有理想的合身性,而网眼结构让连裤袜拥有良好的透气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经编连裤袜的织造方法,尤其涉及,属于纺织领域。
技术介绍
传统的连裤袜包括纬编的连裤袜,一般袜头和裤裆包括裤身均要经过缝制而成, 工艺过程繁琐,而且具有很明显的缝合线,易擦伤或擦痛皮肤,该连裤袜还存在比较严重的缺陷,即只要其中一根丝断裂,整个袜身就会开出一个很大的破洞,易造成穿着人员在公共场合的尴尬,在编织过程中袜筒也很难编织形成花纹。为此急需提供一种新型的经编无逢成型方法去解决传统工艺中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该方法中袜尖、袜筒、裤裆、裤腰一次成型,只需简单的裁剪即可;具有不勾丝的特性;在编制袜筒的同时具有提花的效果;花型的生产和控制同步;并且花纹具有立体浮雕的效应;连裤袜在编制中可改变尺寸大小,以适应不同的人体体型。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所述连裤袜由裤腰、裤身、裤裆、袜筒、前后片接缝、袜尖、袜头和分割区八个部分组成,所述连裤袜由弹性纱材料织成,连裤袜在上机织造时,所述裤腰、裤身、袜筒、袜尖、袜头各部分利用经编织特有的编织规律由袜头织到裤腰,再由裤腰织到袜头的循环织造,一次成型,所述裤腰、裤身、袜筒、袜尖、袜头各部分在织造过程中皆形成薄组织、网孔组织、厚组织;所述连裤袜前后片接缝包括右侧前后的薄组织之间的连接、左侧前后的薄组织之间的连接、右侧前后的厚组织之间的连接、左侧前后的厚组织之间的连接、前后片网孔组织之间的侧边连接;所述右侧前后的薄组织之间的连接通过前针床的贾卡针到后针床的舌针前时发生偏移去后针床成圈形成;所述左侧前后的薄组织之间的连接是通过针床的垫纱位置是编织左侧边前后的连接组织的最高编号形成;所述右侧前后的厚组织之间的连接是通过右侧前后的厚组织之间的两条连接线作用于两枚织针上形成,一根纱线穿在前织梳右侧最后一枚织针上,另一根纱线穿在后织梳右侧最后一枚织针上,一根用来连接前片,一根用来连接后片;所述左侧前后的厚组织之间的连接是通过左侧前后的厚组织之间的两条连接线作用于两枚织针上形成,一根纱线穿在后贾卡梳左侧的最后一枚织针上,另一根纱线穿在前贾卡梳左侧最后一枚织针上,一根用来连接后片, 另一根用来连接前片;所述前后片网孔组织之间的侧边连接,由于网孔无须到对面针上勾线,其连接与网孔组织本身的信号相同,即只须在各自的针床上成圈连接。所述裤裆及袜头处的前后片缝合组织为两个纵行八个横列。所述分割区采用前后片相互抱合的编链编织而成,连裤袜织物下机后剪断分割区,即为一条完整的连裤袜。所述连裤抹在双针床上利用经编织特有的编织规律织造而成,所述双针床贾卡系统中每个提花单元具有四个横列,每个横列的贾卡梳的偏移通过两个控制信号来控制,并保持到下个横列,即每个横列通过两个控制信号来控制贾卡花型,同时控制针前垫纱的偏移和针背垫纱的偏移;当贾卡梳栉导纱针作基本垫纱运动时,织物效应为薄组织,在奇数横列发生偏移时为网孔组织,在偶数横列发生偏移时为厚组织。本专利技术采用双针床经编,贾卡提花,贾卡梳使用弹性纱线可以产生立体花纹效应, 使用不同类型的纱线也可以产生富有表现力的彩色花纹,可以产生具有立体效应的高品位的效果。采用不同的线圈长度和送经量进行织造,由此生产出的连裤袜可以具有不同的密度和网孔尺寸。贾卡提花可以生产毫无限制的各种各样的花型;(EBC)电子送经和电子牵拉系统(EAC)的组合,可以毫无问题的变换线圈的密度和送经量,实现三维立体浮雕效果的无缝连接,这包括改变尺寸的大小以适应不同的人体体型。连裤袜符合人体解剖学构造,编制出窄小的足部,稍宽的大腿部位,另外膝盖部位需要能保证整个腿部的运动自如,由于能设置为多种纱线的张力值,再结合相应的垫纱方式,所以可以满足以上要求。花型的生产和控制同步,可以织造出不同截面形状的网状和管状连裤袜。本专利技术将功能性元件和无缝的连裤袜一体化,无需附加的缝制,仅在一道加工工序中完成,不再有易擦伤或擦痛皮肤的接缝,弹性纱的应用使连裤袜具有理想的合身性,而网眼结构让连裤袜拥有良好的透气性。根据所用纱线类型、克重可以在很大范围内变化,不再需要去面对通常缝制工序中各项严格的要求,就能生产出非常轻而精致的产品。织物洗涤程序也极其简单,只需要快速的清洗,而且易干,在短时间内就能又穿上,具有卓越的弹性和抗衣褶皱性,不需要熨烫。附图说明图1为连裤袜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第一把贾卡梳栉导纱针的偏移所对应的织物效应结构示意图;其中(a)为薄组织对应的示意图,(b)为网孔组织对应的示意图,(C)为厚组织对应的示意图;图3为第二把贾卡梳栉导纱针的偏移所对应的织物效应结构示意图;其中(a)为薄组织对应的示意图,(b)为网孔组织对应的示意图,(C)为厚组织对应的示意图; 图4为右侧前后的薄组织之间的连接的组织结构示意图; 图5为左侧前后的薄组织之间的连接的组织结构示意图; 图6为右侧前后的厚组织之间的连接的组织结构示意图; 图7为左侧前后的厚组织之间的连接的组织结构示意图; 图8为裤裆及袜头处的前后片缝合组织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分割区组织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加深对本专利技术的理解,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对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构成限定。如图1-9所示,,连裤抹由裤腰1、裤身42、裤裆3、袜筒4、前后片接缝5、袜尖6、袜头7和分割区8八个部分组成,本实施例,连裤袜采用多孔细旦的聚酰胺纤维长丝材料制成,该材料造就了连裤袜织物柔软的手感。1.提花单元各组织连裤袜在双针床上利用经编织特有的编织规律织造而成,双针床贾卡系统中每个提花单元具有四个横列,每个提花单元使用八个控制信号来控制贾卡梳的偏移,即每个横列的贾卡梳的偏移通过两个控制信号来控制,并保持到下个横列;当两把贾卡梳栉导纱针作基本垫纱运动时,织物效应为薄组织,在奇数横列发生偏移时为网孔组织,在偶数横列发生偏移时为厚组织。2.连接组织(1)右侧前后的薄组织之间的连接右侧连接线的意匠信息在前片意匠图的最右侧一纵行的偏移信息是0-0-0-1/0-1-0-0//,形成前针床的贾卡针到后针床的舍针前时发生偏移去后针床成圈。(2)左侧前后的薄组织之间的连接针床的垫纱位置是编织左侧边前后的连接组织的“最高编号”,织针针床连接的垫纱数码为1-0-1-1/1-1-1-0/7。(3)右侧前后的厚组织之间的连接右侧前后的厚组织之间的连接线有两条,即作用于两枚织针上。一根纱线穿在前织梳右侧最后一枚织针上,另一根纱线穿在后织梳右侧最后一枚织针上。一根用来连接前片,一根用来连接后片。连接前片的垫纱数码为0-0-0-1/1-2-0-0//,连接后片的垫纱数码是1-1-1-2/0-1-0-0"。(4)左侧前后的厚组织之间的连接左侧前后的厚组织之间的连接线有两条,即作用于两枚织针上。一根纱线穿在后贾卡梳左侧的最后一枚织针上,另一根纱线穿在前贾卡梳左侧最后一枚织针上。一根用来连接后片,其垫纱数码是2-1-2-2/2-2-1-0//,另一根用来连接前片,其垫纱数码是 1-0-1-1/2-2-2-1"。(5)裤裆及袜头处的前后片缝合组织裤裆处的缝合为两个纵行八个横列,前面的垫纱组织为1-0-1-2//,后面的垫纱组织是 1-2-1-2"。(6)分割区组织分割区采用前后片相互抱合的编链编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敏其
申请(专利权)人:王敏其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